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威少和倫納德的煩惱在哪

威少和倫納德的煩惱在哪

昨天說要寫威少、倫納德、約基奇,其實還想加個哈登,但時間有限,今天就先寫威少和倫納德了。

1.威少降權保效的意義

威少和倫納德的煩惱在哪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開賽到現在,誰是雷霆第一球星是個有爭議的話題。威少毫無疑問是俄克拉荷馬的寵兒,但毫無疑問,本賽季到目前為止,保羅喬治的發揮更佳,是雷霆取得不錯開局的首要功臣,威少雖然也有亮點,但相較之下光芒要暗淡許多,甚至球迷們有些擔心,威少的下滑會不會是永久性的——縱然擁有NBA歷史上一號位球員首屈一指的變態運動能力,wuli大威少也30歲了,爆發力下滑對於球迷們來說,是個有點禁忌但不可迴避的話題。

所以威少的運動能力到底有沒有下滑?我聽到過各種不同的聲音,有人說肉眼可見的降檔,有人說危言聳聽根本沒有的事,就我自己的觀察,這事可能不是重點,後文我會說原因。

休假期,我在控衛盛世之戰系列裡,對威少新賽季提出了兩個設想:

設想1:威少能不能在降球權的情況下,不降帶動隊友的貢獻。

提出這個設想的原因是,威少上賽季整體效率下滑後,已經做不到MVP賽季高產中效的得分貢獻,他17-18賽季52.4%真實命中率還沒有雷霆球隊平均高,但威少高達46.4%的助攻率有非常重要的帶動隊友意義,這是為什麼即使威少打鐵不斷,我們依然認為威少是頂級後衛,在進攻端巨大的破壞力為隊友創造機會才是威少延續不變的價值。

但這種設想要面臨兩個問題:

一是威少降下來的球權誰來吃?這個問題現在看有比較明確的答案,喬治的持球比上個賽季厲害多了,亞當斯現在是雷霆一個重要的低位解法,也能幫忙消化更多球權,而亞當斯有足夠高的得分效率揮霍,施羅德則是一個效率與威少半斤八兩的後場,本賽季真實命中率還要超過威少。16-17賽季那種,必須要威少大量出手把球權用掉的情況,現在沒那麼嚴重了(不算銜接段的話),允許威少降一點球權。

二是威少降球權是不是真的能保證帶動隊友的貢獻不降。並不是說持球人更願意傳球了,就一定能做到出手減少,助攻增加。像威少這種依靠衝擊力改變防守帶動隊友的持球人,他要維持改變防守能力,就需要足夠的出手支持,出手權降低往往會帶來助攻同步降低的結果。但考慮到威少一直以來有不做選擇就沒理由的干拔強投的習慣,減少這部分出手按理說不會影響傳控。

實際情況是什麼樣的呢?因為威少的情況比較特殊,我們把數據拆的更細一點:

17-18賽季每36分鐘出手20.8次,罰球7.0次,失誤4.7次,助攻10.1次;

18-19賽季每36分鐘出手19.7次,罰球5.9次,失誤4.7次,助攻10.6次;

可以看到,威少的確用掉更少的球權換來更多的助攻了,但考慮到助攻本身就是個水分很大的數據,在數量相差如此小的情況下,能說明的東西其實有限。

但如果我們把目光更集中在最近的比賽,會更加準確的反映威少的狀況——威少最近的確非常壓抑個人攻擊慾望(你也不知道是教練安排,威少個人意願,或者純粹是對出手沒信心),更喜歡幫助傳控,給亞當斯上球,在戰術中找到喬治,這個真是肉眼可見。有位威少球迷跟我說,他覺得威少最近兩眼不冒火光了,也不知道該高興還是擔心——這很形象的反映出威少的現狀,事實上,進入12月份後,威少的每36分鐘出手進一步降到17.9次,罰球4.3次,失誤增加到5.1次,而助攻增加到10.7次——這個降權幫傳控的趨勢是很明顯的。

這是好事么?

我認為是好事,理由也很簡單,威少真實命中率只有49.3%,雷霆的核心輪轉效率都比他高,威少少投幾個,讓隊友多投點,對球隊沒壞處——前提是,在雷霆不缺進攻解法的情況下。

如今雷霆的情況,相比過去兩個賽季,在大部分比賽里,的確更加接近不缺解法這個評價了。過去的雷霆,離開威少開發進攻完全不能看,進攻會立竿見影的陷入便秘,而現在呢?亞當斯不但可以順下吃餅,還能自己落低位烙餅了;喬治的持球效率回暖,擋拆持球投精準,完全是雷霆的王牌解法之一;施羅德能擋拆會單打,一樣可以幫助主攻——今天的雷霆,已經不是那個與其讓角色球員強投,還不如威少自己強投的狀態了,他們當然需要威少——事實上,當威少不在場時,即使喬治、亞當斯、施羅德都在場,雷霆百回合也只能得105.5分——但不需要威少消化過多的進攻了。

所以,理論上,威少減產是好事。

設想2:威少需要改變投籃分布,減少在低效的長兩分區域出手,把這部分出手放在三分線外。

這點一定是球迷們質疑的——以過去的經驗看,威少三分投得多的比賽,往往輸的多。

是的,但那種比賽,威少三分投得多往往是因為籃下殺不進去,不得不在三分線消化球權,與其說是投輸的,還不如說攻筐這條路被堵死才輸球。

我並不是要強推魔球理論——我對魔球理論的態度可以看這篇文章:魔球是一種能力(各種真香的一篇文章)——但威少投大量長兩分一定是傷害效率的,他上個賽季在16英尺外三分線內的命中率是39.4%,這顯然是不高的準星,但更嚴重的是他每36分鐘要投4.35次,是除了籃下之外,威少最喜歡的高頻出手區域,跟本賽季德羅贊投的幾乎一樣多。

本賽季,威少的投籃分布優化相當明顯:

威少和倫納德的煩惱在哪

威少各個區域每36分鐘出手變化

可以看到,威少在16英尺外與三分線之間的長兩分區域,出手少了一半,而三分球則每36分鐘多出手了1.3次。

我們先解釋一個很重要的數據,就是威少在0-3英尺籃下出手並沒有減少,再結合他這個區域從61.1%提升至64.7%的命中率,其實顯示了威少攻筐威力不減(當然,罰球變少往往是侵略性下滑的表現,但以synergy結合籃下出手和罰球表現的攻筐數據來看,威少的攻筐產量不減,攻筐綜合效率則是提升的)。所以不管你說威少運動能力大幅下滑,還是威少勁爆不減,至少更受運動能力影響的攻筐表現,威少交出的答卷是合格的,並不是威少問題的核心。

威少和倫納德的煩惱在哪

我們繼續說投籃分布優化的事。威少優化投籃分布的方式是這樣——由於沒有哈登那樣的後撤步三分技術,所以威少想把持球中距離往持球三分上加是很難的,他減少中距離的方式,其實是不管擋拆還是單打,把突破攻筐的比重略調高,跳投比重略調低(雖然他依然會投不準的快攻急停長兩分)。而增加三分出手的方式,則是因為威少這賽季減少了一點持球,略微多打了一點無球,增加的也是理論上更高效的接球投三分。

OK,到目前為止,可以說,我們講的內容里,威少做的改變都是有利於幫助球隊並提升個人效率的選擇,但為什麼結果則是,威少的進攻真實正負值降到只有1.59,排到控衛第19——威少過去這項數據常年是控衛頂級——真實命中率則跌到了49.3%,比上個賽季還低。

說白了,威少鐵啊...

威少優化了投籃分布,架不住他三分命中率掉到24.8%了,罰球命中率掉到62.1%。我們且不談MVP賽季那個無敵的威少,就是生涯平均水平,威少這兩項數據也有30.8%和80.9%,甚至上個賽季被開會成那樣,這兩個數據也有29.8%,73.7%——威少從上個賽季開始的三分和罰球準星下滑,到了這個賽季竟然變本加厲,完全令人大跌眼鏡。

換句話說——因為鐵,威少把他的一些轉型紅利給吃掉了。

這種情況的確很尷尬,但如果要選擇,永久性的因為運動能力下滑導致籃下數據縮水,與還有希望改善的失準的跳投,哪個更容易接受?

我想不難選擇,現在的情況,起碼還讓人覺得,威少調整一下,還有回暖的空間——也許是增肌帶來的影響,需要一定的時間適應投籃感覺。

從威少身上能看出,三分球不夠好的持球手,面臨轉型時,的確存在局限性。即使威少三分手感回暖,他在無球端的牽制力也遠不如持球威脅大,提供不了拉開空間的價值,這點其實限制了威少降球權的幅度——某種意義上,威少的打法的確決定了他必須大包大攬,有球在手來保證自身價值最大化,用大量的個人進攻保證改變陣型價值,這是威少的核心競爭力,不能丟。但在此基礎上做些微調是能做到的,威少也這麼做了,現在就是等待手感回暖了——毫無疑問,威少比誰都想幫助球隊,當他在進攻端做的變少時,他在另一端交出了生涯最佳的搶斷率,這可能是威少作為領袖做出表率的方式吧。

2.到底是誰在演倫納德

威少和倫納德的煩惱在哪

倫納德休戰7勝1負,倫納德復出就玩連敗,猛龍這是演倫納德么?

這事挺有意思的,我之所以把威少和倫納德放在一塊寫,是因為某種意義上,他們面臨的情況是一樣的——當你在消化球權作用上減弱時,要怎樣做才能最大化的幫助球隊。

威少好像在試圖把多吃的那部分球權吐出來,更多發揮自己的帶動作用,只是到目前為止,這些被糟糕的得分效率掩蓋了。而倫納德的狀態就更加奇葩——一名真實命中率60%,回合佔有率29.4%,攻防俱佳的超級小前鋒,當他不在場時,洛瑞、西亞卡姆、丹尼格林三人組在199分鐘里,百回合贏了對手20分,而當倫納德跟他們三個同時在場的446分鐘里,百回合只能贏對手14.2分了,攻防都不如他不在場時...

這很尷尬吧,真實正負值更是顯示,倫納德只是本賽季對猛龍貢獻第4的球員。

其他29支球隊,是不是有一種不要給我的想法:

威少和倫納德的煩惱在哪

尼瑪,倫納德毒瘤屬性坐實了?

那顯然不是,倫納德就是光TM當個空間點,也是聯盟首席3D,他的價值是毫無疑問的。

但尷尬的就是,他的隊友好給力——恩...倫納德是猛龍首發真實命中率排第4的球員:

西亞卡姆67.1%;伊巴卡61.3%;丹尼格林60.4%;洛瑞57%;可以再加一個有時候會打首發的瓦蘭丘納斯63.9%...

猛龍就是這麼猛——當你看完追夢格林47.5%的真實命中率時,不禁想喊出猛龍總冠軍——他們幾個首發球員,個個效率高的嚇人,倫納德就沒啥效率優勢可言。

這時候我知道你們要說什麼——產量呢?效率要結合產量看啊。

是的,效率要結合產量看這話不假,但猛龍的情況是,他們現在解法太豐富了,產量並不愁人——不談替補,咱們就說這幾個首發,除了倫納德,猛龍的解法有:

洛瑞和西亞卡姆為首的快攻;

洛瑞與伊巴卡或者瓦蘭的擋拆;

瓦蘭、伊巴卡、西亞卡姆的低位;

洛瑞的錯位單打;

西亞卡姆的錯位單打。

甚至鐵林也可以送出低位狂掄庫里兄弟的表演...

這種情況下,猛龍就不一定總需要倫納德的無差別單打來消化球權了——以倫納德的球權來講,他13.7%的助攻率又是偏低的,帶動其他點的價值就遠不如效率雖低一點,但助攻率有36.1%的洛瑞了。

是的,當開發進攻已經退到次要矛盾時,追求高效才是第一位的。相比猛龍其他首發,倫納德這點反而不佔優勢了。

至於防守端,倫納德為什麼影響力也偏低——防守真實正負值小前鋒第34——這個可能就真的有對手演他的成分了,他不在場時,對手非常倒霉的投出了30.7%的三分命中率,這是猛龍球員不在場時,對手最不準的時候。而他在場時,對手突然暴走,投出了35.6%的三分命中率,又是猛龍首發里在場時對手最準的...光是這個人品差距,也夠倫納德喝一壺了,他的防守小數據也不如防守最高光的那幾年,在猛龍環境下,也可以理解。

當然了,以上說這些,其實沒什麼意義——倫納德依然是猛龍最強球員,而且猛龍要指望他在季後賽大殺四方,這點我想大家都不會否認。事實上,輸給掘金這場就能看出倫納德的作用——當你缺進攻解法時,倫納德就是最管用的那張牌。沒有洛瑞、沒有西亞卡姆、沒有瓦蘭丘納斯、沒有范弗利特,CJ邁爾斯完全爛成一坨,猛龍沒有解法過剩的優勢時,倫納德一下場,球隊就得不了分了。

有人會說了——這種情況是暫時的,洛瑞們會回來的。是滴,但洛瑞、范弗利特、西亞卡姆、伊巴卡、瓦蘭丘納斯們,他們解法的優勢終歸是建立在錯位或戰術基礎上的,也會有凱爾特人這種換防彈性好,可以拆解各種戰術的防守變態隊伍予以針對,這時候沒人比倫納德管用。

而且,我估計西亞卡姆、伊巴卡、丹尼格林這些球員的效率未必能維持到賽季末。

所以,倫納德根本不需要為一時的尷尬煩惱——他這種球員在貧攻球隊可能會立竿見影,但對於猛龍這種武器庫,他是隱藏大殺器。而隱藏大殺器的作用就是我可以平時根本用不著,用了都是多餘,但需要的時候,我不能沒有。某種意義上,倫納德跟杜蘭特乾的是同樣的事,只不過杜蘭特比倫納德有更好的傳球,在體系內也能如魚得水,影響力也會更好看,但當庫里準的時候,杜蘭特也得熱手硬傳——

玩錯位優勢的,上限就是高;玩無視環境的,要的是下限。

倫納德乾的就是這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