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上一次在我寫的幾句幼升小大實話里,我說過了:每個自媒體就是blog,都有自己的偏好。請大家抱著獲取信息的心態去閱讀我們的探校報告。

那麼今天,我就要很主觀地來先開宗明義地說我對這間幼兒園的喜愛:最近採訪到一些新開的幼兒園,真的是好喜歡這一家啊!在童稻,看到匠人像在做農業一樣做教育,真是小孩子的福氣。

幾個喜歡的理由,都來源於非常小的點,卻能看出這間幼兒園的風範:

  • 三十年幼教經驗,曾經在上海中福會託兒所任職14年所長的陳磊老師,2017年被美國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邀請參加教育論壇並發表演講。她永遠都在快步走;我跟著她在童稻校區里也就走了兩小時不到,刷了7000多步。那種老幼教教育者的拳拳熱忱,根本藏不住。每一個細節都花了她和老師們無數的心思,每一個點都滔滔不絕,她是幼教界的前輩,她對每一個老師都盡善盡美要求很多。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 去採訪的時候是12月初。老師正在把進門牆壁的大日曆換成12月的。就這麼一個簡單的日曆,藏著多少心思?

日曆是一塊磁力板,「12月幾號」這種日期,都是孩子自己來移的,因為移動的過程里就學會看日曆了;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12月過的是聖誕節,洋節在這裡不是點亮聖誕樹換禮物那麼簡單,而是把整個日曆做成了advent(就是每一天翻開來都有內容,直到聖誕節)。翻開來是什麼呢?是每一天都要做一件對家人、朋友表達關愛的事,這是他們幼兒園的中西融合過洋節。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 採訪的那天空氣不好,不適合戶外活動。而室內正好有小班和中班分別在上體育課。
  • 這是小班的布置: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這是中班的布置: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看出區別了嘛?中班的孩子,要從高出一段的墊子上跨越跳過去。就是這小小的高出一段,卻需要孩子挑戰自己、克服心理障礙。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童稻為什麼叫童稻?因為在這裡,孩子被看作是稻米一樣,需要經過自然生長的過程,需要陽光雨露慢慢長,而這過程里,需要教育者的滋滋耐心,很細緻的關注。

童稻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同道中人,到目前為止,進童稻讀書的每一個孩子家長,都是陳磊園長親自面試。她要和家長聊過,確認過家庭的教育理念和童稻高度一致,覺得這才是能找到適合幼兒園的孩子、適合孩子的幼兒園。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繞園細細看一圈,戶外活動空間都是好細節

童稻在淮海西路虹橋路,安靜的一個街角。採訪那天,這一段的淮海西路上全是大片的落葉,而童稻校園裡一地金黃的銀杏葉,真是超級美。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陳老師中福會出來的,所以總謙虛地說:我們童稻不夠大。其實童稻的戶外空間繞小樓整整一周,更好的是,每一處布置都有它精心的設計在裡面。

戶外有一棵大樹,是被列入上海古樹保護行列的,圍繞著古樹,有木頭、繩網等搭出來的活動空間,整個一圈都是木頭,「你隨便摸,沒有一根刺,因為我們陳老師就這樣用手全部摸了無數遍。」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旁邊有一個童稻農莊。中午吃的是什麼菜?很有可能是自己種出來的菜,對食物的認知、和對勞作的體驗,本來就貫穿在幼兒教育里。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另一邊的遊樂場里,會看到孩子們可以從牆壁上把輪胎等拿下來自己搭建玩。而牆壁上掛輪胎的東西,卻是厚薄不一樣。厚的自然簡單,薄的要剛好把輪胎的內徑卡住,不是易事。但掛不上去、想辦法掛上去的過程,就是孩子感知到厚薄的教育。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厚的,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薄的,這些道具都是幼兒園自己做的。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操場的戶外空間,旁邊一面矮矮的是水洗牆,孩子們拿不同大小的毛筆、刷子可以在上面寫字畫畫。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另一邊是給小朋友攀爬、擲球的活動牆。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操場上還有請藝術家畫的互動牆,因為主題是家庭和愛,小朋友也可以自己用彩色筆等在牆壁上畫畫。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很多教具都是自己做的

這個團隊果然是多年資深幼教組成的骨幹隊伍

童稻的大部分中文老師都來自公立示範園和品牌民辦園,而且都是中青年骨幹老師。每個班也都配外教駐班,保證孩子的雙語學習。

那麼多中文骨幹老師聚在一起,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對於幼教的熱忱和經驗。熱忱是因為每個老師的精神狀態,整個園裡生機勃勃,老師們都很忙,到了午休的時候都在最頂樓一層忙碌地做各種教具。

拍幾個例子給大家看下:

這是老師做的大小不一的「冰淇淋」。有幾個冰淇淋,可以插到幾個孔里?如果冰淇淋數量多過了孔的數量,那怎麼辦?套著插。那麼大的才可以套小的,你會區別兩個圓錐體的大小嗎?

看起來簡單的一個遊戲,好多道理在裡面。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這個小丑的背帶褲,小朋友可以把拉鏈打開或者扣上,鍛煉手部的精細運動能力;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用彩色夾子給孔雀插上羽毛;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一本動物書,孩子可以學會如何扣扣子來打開和蓋上這本書,而前一頁就是後一頁的動物身體的一個部分,讓孩子從局部到整體,孩子的觀察力就這麼慢慢培養起來了。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一個類似方塊桌游的遊戲。小朋友可以學會方向,找到各種小動物,並且學習動物的英文單詞。很多人說,現在的幼兒園小學化,這種寓教於樂的遊戲玩著,怎麼會小學化呢?每個孩子都玩得愛不釋手!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這個是不同表情的臉,需要孩子找到不同大小的方塊把它們放進去。而沒有找到的時候,貼上去看看,就會看到自己的表情,因為老師用了反光像鏡子一樣的紙!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看看這裡老師做教具的細節:貼上去之後,有個小繩結,方便下一個玩的孩子拉下來。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這是故事角,道具全部老師自己用毛氈布做的。仔細看,很多道具上都有一個小小的點: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這個點只要按一下,點讀筆就開始講故事了!而故事,也全部是童稻的老師自己錄進去的!

難怪我看到有小孩在角落裡,津津有味擺弄了半天,跟著點讀筆里的故事,不停地把道具根據故事情節放來放去。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這是雞蛋托做的牆,裡面是一個個毛球,根據顏色放在旁邊的小陳列櫃里。你想排出什麼形狀?盡情發揮吧!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是中國的幼兒園,

有很多國際幼教里走在最前沿的理念

在童稻幼兒園,有很強的中國文化根基,孩子們會學書法、學中國藝術,同時也有雙語學習。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但是除了雙語學習之外,我還很喜歡童稻的一點是:作為一個中國幼兒園,她吸收了很多國際教育中的閃光點。說幾個我自己看到的:

第一,把學習生活的自主性交到孩子手裡;

這是我在走廊里拍到的預約板。這塊板,是讓想要給全班小朋友介紹「我很特別」這個話題的小朋友準備的,你想要表達,就自己來sign up預約;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在教室里,每個孩子都有「任務」在身,有些人負責整理玩具,有些人負責領隊,有些人負責在隊伍最後確保所有小朋友都站在隊伍里。還有人負責離開教室時,把即將要去的地方放在教室門口的口袋裡。為什麼要放這個?萬一遲到的小朋友,看到這個,就會知道該去哪裡找到自己的班級。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第二,表達和管理自己的情緒

在小班的教室里,你來上學,今天心情好嗎?自己選一個情緒臉去貼。你可以高興,可以不高興,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如果你有一點不舒服,家長當然可以告訴老師。但是也要孩子自己學會表達。「I need more care today」,孩子們要學著對自己的身體負責。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第三,對閱讀的重視

這是童稻的閱覽室。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孩子們從小被鼓勵借書回家和父母一起看。在學校里,有根據一本繪本延伸開來的精讀課,也有自主閱讀。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第四,學會讚賞,正面鼓勵別人和自己。

每個孩子都會有機會,讓全班的老師同學來讚賞他!採訪時看到被讚賞的孩子叫哈林,而孩子們的讚賞都特別具體:我覺得他自我介紹的聲音都能讓大家聽清楚!每天吃飯吃的很快!

這種讚賞和表揚「這孩子真聰明」根本是兩回事。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也要求爸爸媽媽參與進來,寫下對孩子的讚美,對父母的要求和對孩子是一樣的:要學會具體地讚美孩子,正向鼓勵孩子越做越好。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孩子們讀過《蠟筆小黑》的繪本後,藝術課就用黑色的紙開始做創作。陳老師介紹說,這樣的安排都是有情商教育的目的在裡面:誰都不喜歡黑色,但只要辯證地看問題,黑色可以幻變出煙花、高樓等等,它就可以是很美的!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第五,學習是沒有邊界的,孩子們不只是在校園裡學習

童稻有博物館課程。孩子們根據學習內容,經常去上海的博物館等地方進行校外教學。

孩子們去丁聰漫畫陳列館,看丁聰筆下的這一生折射出上海歷史滄海,文化變遷;孩子們去上海油畫雕塑院,感受藝術的熏陶。

這些浸潤式教育帶給孩子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最後說一個採訪快結束時看到的照片。

照片里,孩子們剛剛從菜園裡采了蔬菜,交給童稻的廚師,廚師蹲下來和孩子在交流這些菜怎麼吃。

超喜歡這張照片,無論是內容還是廚師和孩子在同一個高度的眼神,真的很有愛。想起採訪時陳老師說到的一個理念:在幼兒園的環境里,保安、廚師和老師都沒有區分的,每一個人都是教育者。

深以為然。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因為這張照片,我轉頭去看了他們貼出來的菜譜。

菜很不錯,我更看到了細節:

同樣一個鴨肉,小班是鴨肉粒,不帶骨的;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中班是鴨腿塊,帶骨的。

點點滴滴都是學習。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童稻幼兒園剛開園,就已經托班、小班、中班、大班的幼兒都齊全了。這是專門為明年升小學的孩子準備的模擬小學課堂,樓上的課桌椅是按照小學教室的擺放,為了幫助孩子適應小學生活。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童稻就在淮海西路虹橋路路口,有興趣的各位可以聯繫:021-52668270. 或者關注微信號paddyfield_tongdao

最近採訪到這家幼兒園真的好喜歡,看到匠人像做農業一樣在做教育

感謝關注

iKids(i-Kids)所有文章均為原創,感謝你的閱讀和分享。我們寫過的學校和玩樂推薦,應該是上海最豐富的品質親子生活信息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