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女人你連家務活都不幹好,我娶你幹什麼?」

「女人你連家務活都不幹好,我娶你幹什麼?」


1 .飽受爭議的擇偶觀

前兩天,關於張雲雷的一個視頻被刷上了微博熱搜。

原因是在參加節目時,他說了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話:

「女人你連家務活都不幹好,我娶你幹什麼呀?」

很多職場媽媽可能看到這裡會跳起來罵他,但是他還說了另外一句話,這句話讓不少人瞬間冷靜了下來:

「你嫁給我,我不非得讓你去工作。」

不難看出,他仍然奉行「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依舊想靠一己之力扛起整個家的重擔,而妻子,「只」負責家裡的大小事務。

還記得奶奶說過,舊社會時是她的爸爸出去工作,媽媽在家做飯。媽媽不僅吃不到好菜,做不好家務還要挨打。

為什麼微博上這麼多人譴責張雲雷?因為現在已經不是舊時代了。


2.「男主外,女主內」的方式是否適用於現在?

正如節目里嘉賓說的,現在不是以前,跟過去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自由選擇。

大多數女人面臨著兩種選擇:一是認同「男主外,女主內」,自己成為全職媽媽;二是追求平等,認為工作和家務都應該分攤。


1.男主外環境下的全職媽媽

誠然,現在依舊有很多人生活在男主外的環境下——那些全職媽媽們。

不少人對「全職媽媽」有誤解,認為就是嫁進了好人家,不用工作也能有源源不斷的資金流入。

其實不是這樣,是丈夫賺了錢,交由妻子打理。家裡的家務、孩子的學習等,全都由全職媽媽來負責。

可是,「全職媽媽」並沒有被視作一種職業,但這些媽媽們卻承擔著社會和家庭賦予的多種責任。

以至於很多丈夫在看到家裡收拾得不順心或者孩子成績有滑坡時,就會指著全職媽媽的鼻樑罵:

「你每天就做這麼點小事都做不好?」

「我養你有什麼用?」

明明每天都在辛苦勞動,卻得不到理解,在爭吵中度日。

這是「男主外,女主內」思想對她們最大的傷害——你幹了很多活,卻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全職媽媽們勞累一輩子,都很難有自己的積蓄,每一分都花在家庭的日常開銷上。一旦失去丈夫這個依靠,就會一無所有。

所以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當職場媽媽。


2.平等環境下的職場媽媽

對比之下,職場媽媽雖然身體疲憊,但是精神上能獲得滿足。

她們用行動來抨擊「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堅持朝九晚五的工作,到家和丈夫一起承擔家務。

雖然累,但是有自己的收入來源,會活得更加有底氣。

正如姚晨所說:因為努力工作,我才有了選擇的權利。

經濟獨立,自給自足,意味著可以花自己掙的錢,不用擔心離不開那個令人失望的老公。

職場媽媽堅信:婚姻是兩人共同的產業,夫妻二人應該是平等的關係。

她們要求與丈夫共同承擔家務,因為這個家是兩個人一起在經營。

風雨同舟,富貴同享,這才是婚姻的意義。

所以,在男女平等的社會環境下,張雲雷的想法並不適合現代女性。

更多女人願意左手搬磚右手抱娃,自食其力,而不願意擔驚受怕當一隻金絲雀。

若不是為了家庭,誰會主動放棄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呢。


3.家務到底該誰干?

根據張雲雷的話,能看出他的潛台詞:

你可以不工作,但是哪怕選擇工作,家務也應該由你干。

家務到底該誰干?分三種情況來說。


1.妻子干

其實我們家大多數的家務活就是我在干,但是老喬也不閑著,偶爾會「噓寒問暖」一下。

每次我想讓他幫忙幹活,比如拖地,他就會說「你先把拖把擰乾!我一會就來!」

結果等我擰完了拖把,就習慣性把地也給拖了。

等忙完了,一抬頭看到他坐在沙發上看電視,還沒等我發作,他就跑過來捏捏肩膀捶捶腿:

「老婆你辛苦了,累不累?要不要歇會?」

我只好順著說「不累」,享受著他的「售後服務」,滿腔怒火都煙消雲散。

丈夫的體諒,是妻子幹活的動力和家庭關係的黏合劑。


2.丈夫干

我有個大學同學,嫁了個好男人。

前兩天她跟我們聊天時說,生完孩子以後,她想幫著分擔家務,剛站起來就被按了回去;就連洗頭,都是丈夫親自給洗。

群里一票羨慕的聲音。

她發了個害羞的表情,繼續說,連孩子也不用她帶,每次出門都是爸爸把孩子綁在胸前,簡直像個「超級奶爸」。

其他的同學在群里「恨鐵不成鋼」:「你這麼好的老公哪裡找的!想把自己家的塞回去回爐重造!」

不用她說,光是從她頭像是三個人的合影,朋友圈條條不落丈夫和兒子這兩點,就能看出生活的幸福。

主動承擔家務的男人,會收穫暖心的妻子和懂事的孩子。


3.共同承擔

很多家庭的家務都是共同承擔的,就像我的姐姐和姐夫,還有許多已婚多年的閨蜜,基本都是妻子煮飯,丈夫拖地,畫面和諧美好。

黃磊曾在自己的書里寫道,希望給孩子留下的家庭印象是這樣的:

爸爸在廚房做飯炒菜,媽媽在洗衣晾被,一家人一起做麵包和曲奇餅乾。

家,不應該是刻板的印象,而應該是爸爸媽媽聯手為孩子搭建的小小「桃花源」。

人人都要為自己的幸福「耕種」,大家一起分擔,才能怡然自樂。

其實,家務誰干都一樣,一個家庭里,總要有人為家的整潔付出勞動。

但張雲雷視若理所當然的「做家務」,卻抹殺了所有女性為家庭的付出。

現在已經不是舊社會了,女性思想的覺醒,追求平等的努力,已經讓女性站在了一個新的社會高度。

原來的「女子無才便是德」與「足不出戶」已經成了歷史,這個時代,多的是「雙兔傍地走,雌雄不須辨」的獨立女性。

更多媽媽願意用工作來換得自己生存的權益,用平攤家務來尋求丈夫的理解。

願每一個媽媽,都能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被愛人理解和體諒,活成幸福的模樣。

————————

親子派,專註0-8歲孩子成長!有其他問題,請關注親子派微信公眾號:qinzipaidui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親子派 的精彩文章:

八旬老人給老伴送傘:婚姻的意義是什麼?這才是最好的回答
「哭窮」究竟有多可怕?很多家長看完沉默了……

TAG:親子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