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學佛人這四種發心,一旦缺少,必將偏離佛道!

學佛人這四種發心,一旦缺少,必將偏離佛道!

我們中國古人認為,做事之前要先學會做人,在這世間,無論我們做任何事,讀書求學,還是要勵志學佛,首先,我們必須要做一件,不可缺少的一件事。

這件事,對學佛者,至關重要,如果這件事,你忘記了去做,在未來的學佛路上,很容易學偏,這就好像一顆大樹的根一樣,根若不牢不直,越長越歪。

這件事,是佛要我們去發的四種學佛的心理。也就是要我們在學佛之前,先立下志願,也就是目標,如果連目標都沒有,就很容易迷路。

在勸發菩提心文中說: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我們來具體看一下,佛要我們,在學佛之初,要立下那些志願?

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

學佛不是自私自利的個人行為,學佛的發心,一定是要以利益眾生為主,小私小利,作為普通人,多少有一些自私的行為,也算正常,但一個人,不可太過自私自利,如果學佛,只為求自己安樂,不希望眾生離苦,那這個人,無論學佛多少年,也終究會一無所獲。

所以,學佛者,要立下第一願,那就是但為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此願就是在修我們慈悲。

第二願。煩惱無盡誓願斷。

學佛,不要捨近求遠,斷除一切煩惱,是學佛的根本,如果不以斷除煩惱為目的,就只能不斷造業,循環不止,難以破除無明,離苦得樂。所以此願,是在明確我們學佛要達到的目的,很多人,未發願,先學佛,最終只是盲目的追求福報,不以斷除一切煩惱為目的,這樣的結果,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第三願,法門無量誓願學。

這一願,是要明確自己,將來學佛路上,要具體去實踐的。學佛不是要我們稀里糊塗的,拜一拜佛就萬事大吉了,而是要我們,發願勵志,學習無量法門,這些法門,包括:天台賢首、法相三論,以及禪凈律密等等。

佛在告訴我們,學佛要先發願,學習佛說的,八萬四千的成佛法門,無論你選擇學習哪一宗,但必須要選擇去學習才行。學習佛法,是修我們智慧的,這一願與第一願,相輔相成,一為修福,一為修慧,學佛一定要福慧雙修才行。

第四願,佛道無上誓願成。

這一願,是要我們,以成佛為願,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為目的,此願對於學佛者至關重要,若不以此為目的去學佛,將來很容易退轉。

我們要知道,有什麼樣的發心,就會有什麼樣的行為,如果你的發願是,自求多福,你的行為,就會表現為,處處為己求福。若你的發願是,證得菩提果,你的行為,就會表現在,思想上參悟佛法,行為上樂善好施。唯有這樣,才有機會,成就無上佛道。

若能立志,凡事皆辦,行者發願,佛道可成。願大家共同發四弘誓願,度人為樂,斷除煩惱,學佛法,證佛果。

感恩閱讀與分享,閱讀更多佛學內容,歡迎關注作者聖度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悟空說禪 的精彩文章:

學佛者學會這六種布施,好運不斷,功德無量!
佛前的供果,是給佛菩薩吃的嗎?記住這樣做功德無量!

TAG:悟空說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