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誰能守住促動力藥物的「心臟安全門」?

誰能守住促動力藥物的「心臟安全門」?

引言

促動力藥物(Prokinetics)在功能性胃腸病治療中廣泛使用,一些藥物陸續出現心臟相關不良事件的報道,其安全性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加強用藥安全管理也迫在眉睫。

西沙必利因致心臟QT間期延長,引起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TdP)甚至心搏驟停,在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歐洲等國家相繼撤市,2000年中國已限制其臨床應用。替加色羅因其逐漸增多的心腦血管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不穩定型心絞痛、卒中等),也已撤出中國市場。

OTC促動力藥物多潘立酮,由於會增加嚴重心律失常或心源性猝死的風險,包括導致心律不齊、心房顫動、室性心動過速、心動過緩、心悸、QT間期延長和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2002年被加拿大停用;2014年4月,歐洲藥品管理局也發布了多潘立酮與嚴重心臟疾病風險相關的報告;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理總局於2016年9月對多潘立酮製劑(包括馬來酸多潘立酮製劑)非處方葯和處方葯說明書進行了修訂,修訂項包括【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用法用量】等;2018年註銷多潘立酮混懸液。

那麼,促動力藥物引起心臟相關不良事件的原因是什麼呢?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發生機制。長QT綜合征(Long QT syndrome, LQTS)是一種異常的心肌細胞復極化活動,在心電圖上表現為QT間期延長、T波和U波異常,易發生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torsade de pointes, TdP),甚至導致暈厥和猝死,臨床危害極大。一般而言,藥物性LQTS的機制是阻滯hERG基因編碼的快速激活型延遲整流鉀電流(Ikr),Ikr為心臟動作電位3相復極期的主要外向電流。當hERG鉀離子通道被藥物抑制時,Ikr外向離子流減少,心肌動作電位3期復極化延遲,使復極化的平台期延長,導致QT間期延長。

如何降低藥物對hERG鉀離子通道抑制的可能性呢?

盡量減少化合物的親脂性基團數目(包括脂肪碳鏈、芳香環和鹵原子),從而降低結合能力。

hERG鉀離子通道蛋白具有獨特的門控動力學變化,構象的柔性特別大,因而結構柔性的化合物易於隨著受體的構象變化而選擇適宜的構象,會更穩固地與hERG蛋白結合,因此減少柔性連接鏈的數目或長度以降低化合物的柔性,也是降低藥物引發的獲得性LQTS的方法之一。

西尼必利親脂性低,柔性碳鏈結構少,因此西尼必利具有極低的hERG鉀通道抑制潛力(見表1)。

表1 不同促動力藥物的化學結構特徵

考慮藥物心血管安全性,採用hERG電流IC50與遊離血葯濃度的比值大於100倍的標準來評估藥物致心律失常風險。西尼必利的比值高達23000倍,遠遠高於100倍的標準,因此其致心律失常風險極低。

一項安慰劑對照、雙盲、交叉設計研究,納入1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單用西尼必利治療後未明顯影響QTc間期時間:與基線相比未發生QTc延長>60ms的情況,也未發現QTc>500ms 的情況;西尼必利聯用酮康唑(容易導致QTc間期延長,通過CYP3A4代謝)治療後亦未明顯影響QTc間期時間:與基線相比未發生QTc延長>60ms的情況,也未發現QTc>500ms 的情況。所以,西尼必利無論單用亦或聯用均對QTc無影響。

西尼必利上市後全球累計超過6.4億使用量再次驗證了它的心臟安全性,因此已被2012年發表的亞太共識推薦應用於緩解FD癥狀。

中國的西尼必利III期臨床研究顯示西尼必利顯著改善早飽、餐後飽脹不適、腹脹癥狀,治療4周總體癥狀改善率達到92.94%,與國外數據相似;並且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於多潘立酮,且不良事件多為輕至中度,包括皮膚癥狀、頭暈、味覺改變等,未發現有QTc間期延長或有提示心臟毒性。西尼必利作為新型的胃腸促動力藥物,其研發的關注點及臨床應用經驗給我們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即促動力葯的發展方向在考慮其廣闊的臨床應用範圍的基礎上,必須有效性和安全性並駕齊驅。

專家點評

促動力藥物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尤其是上腹不適綜合征的首選治療藥物,可加速胃排空,改善消化不良癥狀。多屬5-TH4受體激動劑(如西沙必利、替加色羅)和多巴胺D2受體拮抗劑(如多潘立酮)。隨著臨床應用的增多,西沙必利、替加色羅及多潘立酮等多個促動力藥物,涉及了「心臟安全門」事件,QTc間期延長,引起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TdP)等嚴重致命性心律紊亂,限制了其使用,甚至導致撤市的結局。促動力藥物的用藥安全性問題也日益受到臨床醫生的關注。西尼必利雖同時具有5-TH4受體興奮作用和多巴胺D2受體拮抗,但因其親脂性低,柔性碳鏈結構少,對hERG鉀通道抑制極低,hERG電流IC50與遊離血葯濃度的比值為23000倍,遠遠高於100倍的標準(用於評估藥物致心律失常風險),因此其致心律失常風險極低。從西班牙多年臨床應用的情況及我國進行的Ⅲ期臨床試驗結果來看,西尼必利有顯著改善早飽、餐後飽脹不適、腹脹等消化不良癥狀,而未發現心臟方面的QTc間期延長或其他心臟毒性,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給臨床醫生提供了有益的參考,並增強了使用促動力葯的信心。

參考文獻

1. Quigley EMM. Prokinetics in the Management of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Curr Gastroenterol Rep. 2017, 19(10):53.

2. Tack J, Carbone F. Functional dyspepsia and gastroparesis. Curr Opin Gastroenterol. 2017; 33(6): 446-454.

3. Acosta A, Camilleri M. Prokinetics in gastroparesis. 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 2015, 44(1): 97-111.

4. Maradey-Romero C, Fass R. New and future drug development for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J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014, 20(1):6-16.

5. Camilleri M1, Stanghellini V. Current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emerging treatments for functional dyspepsia.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3, 10(3):187-194.

6. YJ Yang, CS Bang , GH Baik, et al. Prokinetics for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Bayesian network meta-analysis. BMC Gastroenterology. 2017, 17:83-94 .

7. MT Baqai, MN Malik, F Ziauddi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initapride in functional dyspepsia. JPMA. 2013, 63(6): 747-751.

8. Yiqi Du, Tun Su, Xinmiao Song,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initapride in the Treatment of Mild to Moderate 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redominant Functional Dyspepsia. J Clin Gastroenterol. 2014; 48:328-33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化界 的精彩文章:

服用抗生素或接受化療後,補充益生菌真的有益機體腸道健康嗎?
老是失眠,該如何安排飲食?

TAG:消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