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心經》中的觀自在菩薩和觀世音菩薩是一個人嗎?

《心經》中的觀自在菩薩和觀世音菩薩是一個人嗎?

俗話說:「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觀世音菩薩在我們漢地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千百年來,無論是在中國佛教還是民間信仰,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心經》則是最短的一部佛經,是佛弟子必讀的一部經典,對佛教影響深遠,至今廣為傳頌。那麼《心經》里的「觀自在菩薩」和觀世音菩薩究竟是不是一個人呢?這個問題可能有的朋友還不太清楚。

其實是一個人,觀自在菩薩只是觀世音菩薩的別號。觀世音菩薩這個名號著重在教化眾生,著重在利他;觀自在菩薩這個名號著重在自己修行,著重在自利。都是一個人,只是兩個名號而已,就好像佛有十大通號、阿彌陀佛有十二種通號一樣,都是表法用的,一個名號代表一種功德。佛菩薩有這麼多的通號,也是為了幫我們破除我執,我們一生下來,父母給我們起個名字,我們就認定這個名字是我,其實只是個稱呼而已,你自己起個喜歡的名字來代替,也是可以的,只是不要執著於名字相。

歷史上《心經》一共有過十一次漢譯,現存九種版本,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版本里翻譯為「觀世音菩薩」;玄奘大師的新譯本里翻譯為「觀自在菩薩」,我們通常看到的一般都是玄奘大師的新譯本。雖然各個譯本不一樣,但其中的內容大體一致,所以說他們指的是一個人,而不是兩個。

唐朝法藏法師在《心經略疏》里說:「於事理無礙之境,觀達自在,故立此名(觀自在)。又觀機往救,自在無失,故以為名(觀世音)。前釋就智,後釋就悲」。這是法藏法師解釋菩薩的這兩種名號。「事」是事相,「理」是理體,在事相和理體里都能夠觀照自在,達到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境界,也就是《心經》里說的「照見五蘊皆空」,這才稱為觀自在菩薩。又聞聲救苦,隨緣救度世間眾生,跟眾生感應道交,自己仍然保持自在無失的境界,所以稱為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這個名號主要體現的是菩薩在因地修行的觀照智慧;「觀世音菩薩」主要體現的是菩薩修行證果後平等無私的悲願大行。

佛經上說,觀世音菩薩其實早就已經成佛了,他的法名叫正法明如來,只是以菩薩的身份在無量國土中尋聲救苦,度化眾生。在鳩摩羅什大師之前,還曾經被翻譯為光世音菩薩、觀世音自在菩薩。所以無論是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光世音菩薩、觀世音自在菩薩,指的都是一個人,不同的翻譯而已,至於「觀音菩薩」,則是為了避諱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才把「世」字省略掉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雜談 的精彩文章:

什麼是「五種見惑」?
佛經里經常提到的「阿難」是誰?

TAG:國學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