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下一句說得很有道理

為何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下一句說得很有道理

我們都知道中華的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我們的漢字更是祖先勤勞跟智慧的結晶。我們的文字有很多的形式可以表達出來,比如詩人通過詩詞將它誦讀出來,還有一些人通過樂曲將它彈奏演唱出來。中華文化的魅力經過了五千年的流傳越發的富有魅力,其實的每一個文綜,每個成語,諺語等的背後都有不少的教育意義。

文人們有文人們對文字的表達手法,農村的老百姓有老百姓的文化,他們的口頭禪,俗語,雖然沒有那麼的高雅,但是顯得更加的親近,而且讀起來朗朗上口,但是卻是具有寶貴的教育意義,這些都是老祖先他們總結出來的,雖然簡短,但是一語便能道破事情的真諦。

今天我們就來了一個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獨坐莫憑欄。我們很多人對前三句都是比較的熟悉的嗎,卻很少人知道最後一句。

整一句話的大概意思就是,一個的時候不要去寺廟裡面逛,兩個人的時候不要一起去井邊,三個人的時候不要一起去抬木頭,自己獨自一個人的時候不要到池塘邊發獃。而就是這簡單的一句話,其實就是老一輩人經過總結給我們的經驗。

一人不進廟:

古代的治安相對於現在來說是比較的亂的,我們現在是處在法制社會,而在古代社會治安比較亂的,而寺廟一般都是建立在比較偏僻的地方,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很多強盜的安身之處,一些強盜就是殺了人犯了罪,然後為了活命就偽裝成了僧人,這樣還不夠他們還會對來進香的客人實施不法的行為,還有一些聖人利用佛家聖地做了一些不見人的勾當。這個並不是空穴來風,在歷史上是有依據的,古語云:寧宿荒墳,不住荒廟。其實他們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二人不看井:

這句話是源於兩個秀才,早先有兩個窮秀才進京趕考,當時的兩個人是同鄉,因為兩個人都是很窮的,當時的盤纏用的也差不多,他們能省就省,走到口渴的時候,發現就是有一口井。其中的一個秀才趕緊跑過去喝,想要取水喝的時候,他背對著另一個秀才,這時候另一個秀才看見同伴的背影,就起了殺念,把他推進井中,然後拿著對方的盤纏趕緊離開。因此老祖宗告訴我們出門在外防人之心不可有,所謂人心隔肚皮,我們永遠看不透別人的想法,所以凡事都要留一個心眼,所以說兩人不看井,其實這說的就是人性。

三人不抱樹:

其實就「抱樹」就是「抬數」,意思其實就是說三個人一起抬數的時候,肯定有一個人在中間,而在中間的這個人其實就是決定性的人物,因為中間的這個人如果朝哪一方多走一點,那一方就加重了重量。這個要告訴別人的深層的道理是,其實跟你共識的人,尤其是三個人的時候,要防止被另外兩個人孤立,防止自己被穿小鞋。所以說三個人不抱樹。

獨坐莫憑:

我們都知道人在傷心的時候是非常衝動的,沒有半點的理性可言。這句話就是說傷心難過的時候不要獨自有個人在池塘邊。因為這樣我們獨坐的時候,看著平靜的水面很容易就暗自傷神,很容易產生輕生的念頭。這句話還有另外的一個意思,就是自己一個人獨坐的時候,要小心謹慎。要注意你周邊的動向,要防止一些人的不懷好意。

其實就像三字經裡面說的一樣:人之初,性本善。雖然人性本善,但是我們還是要防患於未然,俗話說的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史知天下 的精彩文章:

吳國滅亡,孫權變瘋,這件事情讓吳國徹底走進深淵
雍正對老十三有多好?看看雍正破例為他做的三件事,足見兄弟情深

TAG:新史知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