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什麼樣的孩子會自暴自棄?

什麼樣的孩子會自暴自棄?

大家好,我是圈主華川(川媽),育有一兒一女。曾留學歐洲,是美國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在此與您分享二胎孕、產、育兒知識,以及自家倆寶的親子教育經驗。

家長諮詢:

孩子上了小學,我打算給他制定一些作息規則,提前約定好每天幾點起床,幾點睡覺,什麼時間完成作業……可是在規則制定過程中,孩子總跟我討價還價,我讓他9點前洗漱,他堅持要改到9:30;我讓他先寫作業再玩別的,他卻想玩夠了再寫……總之他處處跟我較勁,如何才能讓他聽從我的安排?

正面管教把這種現象稱為「權利之爭」,孩子在努力爭取自己的權利。但凡孩子有了一點自主意識,這種現象就會經常發生。出現這種情況其實不必擔心,敢於追求權利的孩子,通常都是有主見、有自信,也是有希望的孩子,怕就怕有一天,孩子放棄爭取任何東西。

比如,我曾收到這樣一份留言:

我現在真拿我兒子沒辦法了,說他什麼他都不啃聲,問他有什麼想法也不提,讓他做什麼事都不積極,打了罵了也不改進……我也採用過「後果」教育法,可這孩子不在乎啊,作業沒完成被老師批評了不在乎,上學遲到了也不在乎,期中考試倒數第3也不在乎,完全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節奏,我實在對他無能為力,都想放棄他再生個二胎了。

這種情況,是教育領域裡定義的「自暴自棄」。孩子放棄了對權利的追求,放棄了對上進的追求,同時對生活失去信心,對自己失去信心,變成一具沒有自尊的行屍走肉。

在孩子所有的「不良行為表現」中,自暴自棄是最嚴重的一種。如果孩子在「權利之爭」中永遠失敗,總是沒有自己做主的權利,那麼接下來,孩子很有可能朝著「自暴自棄」的方向發展。

沒有哪個孩子生來就自暴自棄,孩子之所以走到這一步,是由一系列外力因素造成的。據我多年從事家庭教育工作的觀察,導致孩子自暴自棄的家庭教育,一般具有三種特質:

忽視孩子的內心感受

每個家長都覺得自己很愛孩子,但很多人都以自己一廂情願的方式去愛,從來沒有關注過孩子內心的真實感受。

「我讓你吃什麼你就吃什麼,這是因為愛你;我讓你學什麼就學什麼,這也是因為愛你;我讓你一切都服從於我,這都是因為我愛你…..」

問題是,孩子感覺到你的愛了嗎?

處理任何人際關係,不在於我們付出了什麼,而在於對方感受到了什麼。

想想我們自己的成長經歷,曾有多少次被大人以「為了你好」的名義而傷害?

尤其是當孩子遭遇了挫折的時刻,比如作業不會做,考試考砸了,在學校被老師批評了…這些孩子內心最脆弱,最需要關懷的時刻,家長都在做些什麼呢?

很多家長,除了喜歡錦上添花的吹捧,最擅長的就是「雪上加霜」式的打擊,這便是讓孩子情感枯竭,逐漸走向淡漠、絕望的原因之一。

對孩子採取強控制

在我的家長課堂上會有一個小測試,用來測試父母的行為風格,每次測試下來,有將近一半的父母屬於「控制型」家長,在實際生活中,控制型的家長表現又有所不同,有些家長是「抓大放小」式的控制,而有些家長,是「事無巨細」的強控制,後一種家長,最容易導致孩子自暴自棄。

「強控制」的家長,會很「用心」地給孩子安排好時間、生活、行為、乃至人生目標,並要求孩子嚴格執行。

不可否認,有些被設計好、控制好的孩子,也能獲得一時的成功,但當孩子脫離了家長的控制範圍,比如上了大學,離開了原生家庭去獨自生活,孩子的人生就充滿了風險。就好比一個從來沒有掌握過方向盤的人,忽然獨自駕車開上高速公路。

對於大多數孩子,強控制的後果是:

「我是在為了滿足大人的願望而行動。」——孩子會喪失行動的內驅力。

「既然不是由我做主,那麼也就不必由我負責。」——孩子會喪失生活的責任心。

對孩子期望過高

每個父母都會對孩子存有期望,這很正常,問題是你的期望有沒有過高,高得遠遠超過孩子的實際能力?

孩子努力了一次達不到,再努力還是達不到,家長便把失望的情緒一次又一次地撒潑在孩子身上,結果就是:孩子對自己也感到失望——「我是真的不行,我永遠無法讓他們滿意。」

失去自信,是自暴自棄最顯著的標誌。

當孩子已經自暴自棄了,家長應該怎麼辦?從以下三方面著手改進。

尊重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無條件的愛

對於年幼的嬰兒,吃飽穿暖加陪伴就是愛的全部,而對於大一些的孩子,愛的最重要體現是尊重。尊重孩子的想法,哪怕很幼稚,尊重孩子的感受,哪怕很難受。

這種尊重,尤其體現在孩子對你說「不」的時候。控制型家長,絕不能容忍孩子跟自己意見不同。

而一個真正懂得愛孩子的家長,在聽到孩子說「不」時,會很耐心、關切地詢問孩子:「噢?你有什麼不同的想法呢?說出來媽媽聽聽。」

當孩子表現差強人意的時候,也最能測試出你對孩子愛的純度,優秀成功的人,誰都會愛。真正無私的愛,恰恰體現在面對逆境低谷的時候。有些家長,當孩子表現差了,考砸了,總是一臉嫌棄,恨不得把孩子塞回到子宮裡去。更極端的,還會對孩子又打又罵,恨如仇敵。

如果你真的愛孩子,當孩子遭遇失敗時,你也會感到難受,但這種難受是跟孩子站在一起,像戰友一樣的感同身受:「你這次考差了,我知道你很難受,我也同樣感到難受。」

如果你真的愛孩子,你一定會跟孩子站在一起,共同面對困難,共同想辦法戰勝困難,而絕不會對孩子的能力和人格進行羞辱打擊。

降低期望,幫孩子發掘自己的閃光點

孩子會因為失敗太多,被否定太多而失去自信心。要幫孩子找回自信,首先從降低期望,降低目標開始,給孩子定一個夠得著的目標,就好比稍微跳一跳就能摘到的一個蘋果,先讓孩子品嘗到一些小的成功,再給孩子鼓勵,讓孩子有興趣下一次跳得更有力。

如果孩子在某方面一直表現太差,就努力尋找孩子其他方面的閃光點,這世上絕對沒有一無是處的人。美國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提出過「多元智力」理論,該理論指出每個人都至少具備語言智力、邏輯數學智力、音樂智力、空間智力、身體運動智力、人際關係智力、內省智力、以及自然博物智力總共8種智力。

傳統的學校教育主要考察的是語言智力和邏輯數學智力這兩項,如果孩子學習成績差,並不代表孩子所有的智力都弱,至少還有6項其他智力優勢可以去發掘。

當孩子在某一個方面的優勢智力被發掘出來,讓孩子有了一些自信,又能反過來促進其他智力的發展。比如,一個不愛看書,只喜歡動物的孩子,家長可以提供條件讓孩子去觀察、研究他所喜歡的動物,逐漸地,孩子就會喜歡看動物方面的書。

減少控制,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力量

幼兒在學走路時,家長很懂得如何從攙扶、引導、鼓勵,然後過渡到逐漸放手。你一定記得孩子第一次擺脫父母的臂彎,自己獨立成功邁出第一步時,小臉上綻放出的得意和興奮吧!

孩子所有能力的習得其實都跟蹣跚學步一樣,只是大多數家長做不到循序漸進地放手,而總是在 「放任」或「死控」兩個極端間搖擺。死控累了,就完全甩手,而一旦甩手,發現孩子做得不完美,就重新開始死控。

減少控制,從孩子已經練習過多次,有可能做得到的一小點開始。

「你今天自己刷牙試試看,也許你也可以刷得很好。」

「今天的家庭作業你先自己做著試試,需要幫助時再找媽媽。」

「你來定今天去超市的採購清單吧,也許你比媽媽想得更周全。」

如果孩子沒勇氣自己行動,你就長期不斷地鼓勵孩子嘗試。

如果孩子的獨立行動失敗了,你就陪孩子一起分析失敗的原因,一起想辦法讓孩子下次做得更好。

當孩子感覺到自己行動的力量,而且力量可以越來越強,他就不會再放棄自己,就會有越來越高的人生目標。

教育是一條任重道遠的路,很多時候,我們努力了,卻不能立刻看到效果,但我們仍然不能放棄努力。

孩子的成長既要用心「教」,也要耐心「等」,只要家長不放棄,孩子就不會永遠的自暴自棄。

(PS.如果您有育兒問題向我諮詢,請點擊:川媽免費諮詢答疑開放時間。如果您的問題比較複雜,簡單諮詢效果有限,推薦您系統閱讀我寫的書《溫和而堅定地養兒育女》,在公眾號發送「書」字,即可了解詳情)

--------End---------

作者簡介

華川(川媽),著有《溫和而堅定地養兒育女—二胎媽媽正面管教踐行記》,發送「書」字,了解詳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胎媽媽圈 的精彩文章:

二胎媽媽告訴你,為什麼我不再給孩子報早教班
孩子上的學校不好,怎麼辦?

TAG:二胎媽媽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