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趙雲有一位發小,曾與劉備進行過一番血戰,但並未死於張飛之手

趙雲有一位發小,曾與劉備進行過一番血戰,但並未死於張飛之手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發生在諸葛亮被劉備請出隆中之後,相關人物分別為曹操、夏侯惇和徐庶。原文如下:

趙雲有一位發小,曾與劉備進行過一番血戰,但並未死於張飛之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卻說曹操罷三公之職,自以丞相兼之。以毛玠為東曹掾,崔琰為西曹掾,司馬懿為文學掾。懿字仲達,河內溫人也。潁川太守司馬雋之孫,京兆尹司馬防之子,主簿司馬朗之弟也。自是文官大備,乃聚武將商議南征。夏侯惇進曰:「近聞劉備在新野,每日教演士卒,必為後患,可早圖之。」操即命夏侯惇為都督,于禁、李典、夏侯蘭、韓浩為副將,領兵十萬,直抵博望城,以窺新野。荀彧諫曰:「劉備英雄,今更兼諸葛亮為軍師,不可輕敵。」

趙雲有一位發小,曾與劉備進行過一番血戰,但並未死於張飛之手

惇曰:「劉備鼠輩耳,吾必擒之。」徐庶曰:「將軍勿輕視劉玄德。今玄德得諸葛亮為輔,如虎生翼矣。」操曰:「諸葛亮何人也?」庶曰:亮字孔明,道號卧龍先生。有經天緯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計,真當世之奇才,非可小覷。」操曰:「比公若何?」庶曰:「庶安敢比亮?庶如螢火之光,亮乃皓月之明也。」夏侯惇曰:「元直之言謬矣。吾看諸葛亮如草芥耳,何足懼哉!吾若不一陣生擒劉備,活捉諸葛,願將首級獻與丞相。」操曰:「汝早報捷書,以慰吾心。」

趙雲有一位發小,曾與劉備進行過一番血戰,但並未死於張飛之手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曹操自認丞相後,準備向荊州發動進攻。此時,夏侯惇提出應該儘早殲滅駐紮新野的劉備。曹操隨即下令由夏侯惇任主將,于禁、李典、韓浩、夏侯蘭為副將,統兵十萬,進攻新野。不過,徐庶卻認為劉備身邊有諸葛亮,此戰將難以獲勝。

趙雲有一位發小,曾與劉備進行過一番血戰,但並未死於張飛之手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徐庶口中的「如虎生翼」, 意為如同老虎長出翅膀,比喻強而有力者又增添新的生力軍,使之更強。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韓非子》中的「毋為虎傅翼,飛入邑,擇人而食之。」

趙雲有一位發小,曾與劉備進行過一番血戰,但並未死於張飛之手

夏侯惇與劉備在博望坡的這一戰,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經介紹過,在歷史上的確發生過,但時間並非小說中所說的荊州之戰時的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而是在獻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當時的諸葛亮尚在隆中隱居,因此小說中所謂徐庶之言只是作者的虛構而已。

趙雲有一位發小,曾與劉備進行過一番血戰,但並未死於張飛之手

按照《三國志》的記載,參與此次博望之戰的曹軍將領主要有夏侯惇、李典、于禁和夏侯蘭。前三位大家都非常熟悉,都是曹軍中的名將,至於夏侯蘭,不熟悉三國史的讀者可能不太熟悉,以為他是小說家虛構出來的人物,屬於「見光死」的老套。在小說後面的情節中,他也很快死於張飛的丈八蛇矛之下。

趙雲有一位發小,曾與劉備進行過一番血戰,但並未死於張飛之手

其實,夏侯蘭這個人物不但在歷史上真實存在,而且與趙雲有著一層特殊的關係。據《三國志?趙雲傳》注引《雲別傳》記載:「(夏侯)蘭是(趙)雲鄉里人,少小相知。」用現在的話說,趙雲與夏侯蘭不但同為常山人氏,而且小時候就關係親密,是發小。

趙雲有一位發小,曾與劉備進行過一番血戰,但並未死於張飛之手

在真實的歷史當中夏侯蘭也的確作為夏侯惇的部將參與了博望之戰,不過他的結局並非被張飛所殺,而是被活捉。《三國志?趙雲傳》注引《雲別傳》記載:「先是,與夏侯惇戰於博望,生獲夏侯蘭……雲白先主活之,薦蘭明於法律,以為軍正。」趙雲知道自己的這位發小精通法律,於是向劉備求情。最終,劉備答應了趙雲的請求,不但饒了夏侯蘭的性命,而且任命他為軍正。

趙雲有一位發小,曾與劉備進行過一番血戰,但並未死於張飛之手

對於夏侯蘭與趙雲之間的關係,小說作者是非常清楚的。那麼,小說家為何要修改夏侯蘭的結局,讓他命喪張飛的槍下呢?其實道理或許並不複雜。在小說家的筆下,趙雲是最為完美的人物形象,其完美程度甚至要超過諸葛亮。為此,任何有損於趙雲形象的史料都會被棄之不用。像趙雲求劉備犯過發小夏侯蘭的這段史實,作者很可能認為一旦在小說中採用,很可能會被讀者誤認為這是趙雲徇私情的表現。因此,也就乾脆讓夏侯蘭死在張飛的手裡了,這樣一了百了。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張飛箭法如何,兩軍陣前曾用過一次,被此人輕易躲過
諸葛亮為何罷黜李嚴,事件始末撲朔迷離,目的卻一目了然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