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君子康有為:主張中日合邦,請甲午海戰元兇伊藤博文治理中國
原標題:戊戌君子康有為:主張中日合邦,請甲午海戰元兇伊藤博文治理中國
1894年甲午海戰爆發,中國大敗,次年簽署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全國震驚。許多有識之士也在探尋中國的下一步該怎麼走,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維新派公車上書,請求光緒帝變法維新,最後遭以慈禧為首的保守派鎮壓,百日維新失敗。康有為是維新變法的核心人物之一,民間有將其與梁啟超、譚嗣同、嚴復並稱為戊戌四君子。(戊戌六君子指譚嗣同、楊銳等人,被慈禧殺害)
康有為是清末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甲午海戰失敗後,他見識到了日本在科學、技術、教育等方面的先進,於是主張學習日本,但離奇的是他竟然產生了讓日本人來治理中國的設想。戊戌變法之前,日本前首相、甲午海戰的罪魁禍首伊藤博文來華後,康有為多次與其密談,贏得了伊藤的好感,要知道伊藤可是與中國有不共戴天之仇的人。
伊藤博文在華期間,康有為奔走呼號,維新派紛紛上書請求重用伊藤,甚至促成光緒皇帝對伊藤博文的召見。在康有為的授權下,維新派成員楊深秀是這樣上書光緒帝的「願我皇上早定大計,固結英、美、日本三國,勿嫌『合邦』之名之不美。」另一位維新派成員宋伯魯也上書稱「擬聯合中、日、美、英為合邦,共選通達時務、曉暢各國掌故者百人,專理四國兵政稅則及一切外交等事。」康有為的主張就是中日英美合邦,然後選百名顧問治理四國的一切事物,首推伊藤博文。
慈禧得知後勃然大怒,這等於將祖宗的江山拱手讓給外邦,於是一怒之下將光緒帝囚禁在瀛台島,戊戌變法僅持續百日便失敗了。慈禧並且下旨誅殺了戊戌六君子,四處追殺維新派,康有為見勢不妙,經香港逃到日本。康有為逃亡日本後,孫中山前去慰問被拒,康有為自稱有「密詔」(也就是「衣帶詔」)在身,不方便與其來往。其實,所謂的「密詔」是康有為私自篡改的,後來將其公之於眾,以保皇派自居,創建了保皇派,欺騙在國外的華人華僑捐款救國,實際上募捐的錢進了自己的腰包進行揮霍。
康有為達到日本後,輾轉來到加拿大和美國,企圖請求西方國家干涉清朝內政,重新輔佐光緒帝重掌大權,然而都未能實現。慈禧聽聞後,下令剷除了康有為好和梁啟超的祖墳,並懸賞10萬兩要其人頭。在清朝滅亡之前,康有為一直都是以保皇派自居。辛亥革命後,1913年康有為在海外逃亡15年才回國,依舊主張「保皇」。1917年,康有為夥同北洋軍閥張勳發動復辟,擁立溥儀登基,不久被段祺瑞討伐推翻,康有為被通緝,潛逃上海,此後長期隱居茅山。因為擁戴溥儀登基,得意弟子梁啟超也有康有為劃清了界限。
康有為逃到上海後十分落魄,天天狎妓,卻沒有錢支付,極其風流。有一次他還帶妓女暢遊杭州,並賦詩一首,「南妝西子泛西湖,我亦飄然范大夫」,把妓女比作西施,自己比作范蠡,一時淪為笑柄。康有為是學習西方主張一夫一妻的,結果娶了很多老婆,還天天狎妓,後來遭到很多人辱罵,例如魯迅的老師章太炎在其70大壽時贈了副對聯「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上聯截取《中庸》中的「國之將亡,必有妖孽」一語,下聯取自「老而不死是為賊」,上下聯尾字分別為「有」「為」,罵的康有為臉都綠了。
※世界上最懶的民族,整日睡覺靠救濟過日子,全民公投堅決不獨立
※聯合國上,日本不能用日語,韓國不能用韓語,中國可用漢語,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