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南宋得道真人的一首詩,誰將枯木岩前地,放出落花啼鳥天

南宋得道真人的一首詩,誰將枯木岩前地,放出落花啼鳥天

清風、明月、落花、啼鳥都是詩詞中的意象,而涅槃、釋迦卻是佛語,蓬萊又是道家嚮往的地方。這些看似無關的事物,卻被南宋一位詩人糅合在一起,而且與俗語「泥牛入海」又相互交織,構思出一首寓意深刻的七律,那麼到底詩人想闡述什麼道理?

沖舉

宋代 白玉蟾

自從踏著涅槃門,一枕清風幾萬年。

弱水蓬萊雖有路,釋迦彌勒正參禪,

誰將枯木岩前地,放出落花啼鳥天。

兩個泥牛斗入海,至今消息尚茫然。

白玉蟾,字紫清、號武夷散人,南宋時人。他自幼聰慧,篤志玄學,長大後離開家鄉,遍訪名師,苦志修鍊,參游各地。後居武夷山得道,稱為瓊綰紫清真人,飛升後封號為紫清明道真人,世稱紫清先生。

沖舉的意思就是羽化成仙,這首詩是真人在得道後為了啟迪和教育後人,根據自己的修行經驗寫下的心得。首聯介紹仙人的境界,「自從踏著涅槃門,一枕清風幾萬年。」涅槃指回歸於常樂我凈的清靜狀態,涅槃中永遠沒有生命中的種種煩惱、痛苦,苦行和輪迴。

「一枕清風幾萬年」,比喻一種非常享受的狀態,萬事去心閑偃仰,四肢由我任舒伸。真人說自己進入涅槃的境界後,就猶如萬事排空,獨享清凈。

但是要達到這種境界卻並非容易,常人都知道蓬萊三島是仙界,都希望踩著五色祥雲,來到這個洞天福地,享受清靜無為的神仙待遇。但是如果真的有路可以到達那裡,佛祖釋迦牟尼何必要苦苦參禪修行呢?詩人巧妙地表達出自己的看法,修行沒有捷徑可走,必須經過自己的苦修和實證。

所謂修道容易成道難,成道容易行道難,行道容易弘道更難。要自證自肯,必須靠悟才能得道。佛家說,「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就是儒家中庸所講的「極高明而道中庸 」。見處要高,可是工夫更要踏實,要從做人做起,從戒、定、慧基本做起。

接下來真人開始啟迪大家如何修行,「誰將枯木岩前地,放出落花啼鳥天」。古詩詞中「枯木」是常見的意象,寓指孱弱的身體。真人的意思是說,修行的人只要願意堅持,一直努力,即使自己如一棵枯木,也會感動上天,迎來春暖花開的美好。

尾聯是禪宗的俗諺,泥牛進入大海之中即全然溶化,喪失其原來形狀,這裡比喻絕蹤跡、斷消息,即一去不返之意。後人便以泥牛入海比喻正與偏、平等與差別之交互摻雜。佛語說,一切行無常,一切行是苦,一切法無我,滅盡為涅盤。真人告誡大家,只有從最基本的做人和戒定慧做起,才能達到成仙之路。

讀完這首詩,讀者當然不會想到如何成仙,卻依然可以明白很多道理。首先學習也和修行道理一樣,不要幻想有捷徑可以到達「蓬萊」,但即使資質平庸,只要一直努力,也有枯木逢春的那一天。

其次,詩人告訴我們,學習需要別人指導,更多的是在於自己的領悟和自證,以及今後的實踐與傳播。第三,開悟前,彼此相互爭論和探討;而一旦開悟見性,以自我為中心的情緒就會消失殆盡,無影無蹤。對立和爭論是虛幻的情緒,當一個人智慧足夠時,就超越了這一切,變得自在洒脫,也就飄飄欲仙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白居易很有禪意的一首詩,虛窗兩叢竹,靜室一爐香
徐元傑很清新的一首詩,意境優美,令人嘆為觀止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