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自然》公布2018年科學界最關注的6大領域,負面新聞成災

《自然》公布2018年科學界最關注的6大領域,負面新聞成災

(圖片來源於《自然》)

總體而言,科學界2018年最具衝擊性的新聞,都是野火肆虐、學術霸權之類不大愉快的消息,不過,還是有一些里程碑式的科學發現可供我們慶祝,比如迄今為止最精確的銀河系恆星星圖,以及9萬年前2種原始人類後代骨骼的發現。《自然》總結了過去1年中,可能重塑世界科學面貌的幾件大事:

1、「硝煙」四起

雖然特朗普矢口否認,但在2018年,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氣候的「反攻」已經開始了。今年7月,身處北歐的瑞典出現了罕見高溫和超過1個世紀以來最乾旱的天氣,繼而引發了50多起大火。到了8月,同屬高緯度地區的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出現了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火災季節。11月,美國加州燃起了史上最大、最致命的野火,導致至少85人喪生。

情況可能會變得更糟。10月,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布了一份報告稱,在短短10年內,全球溫度就將達到超出前工業化時期1.5℃的水平。而且,幾乎所有事實都在說明,沒有哪個國家採取了積極行動應對此事。

澳大利亞新任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在9月宣布,放棄一項限制電力行業排放的政策,科學家們哀嘆,此舉基本上意味著,澳大利亞推翻了在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中做出的承諾。美國環境保護署(EPA)也認為,應該撤銷限制汽車、發電廠排放的法規。今年4月,時任環保署署長的普魯伊特(Scott Pruitt)提出,禁止EPA以無法公開獲得的數據為基礎,做出監管決定。

聊以安慰的是,在創下1976年以來美國總統首個任期內,頂級科學顧問缺席時間紀錄後,特朗普終於在今年7月提名了一位頂級科學顧問。不過,在本文寫就時,被提名的氣象學家德勒格梅耶(Kelvin Droegemeier)仍在等待參議院的確認。在大洋彼岸,中國政府於今年3月首次設立了生態環境部,以跟蹤污染和執行環境法規,同時成立的還有一個保護瀕危物種的機構。

此外,2項起訴政府在氣候變化問題上不作為的訴訟,也取得了開創性的進展,要求政府對其負責。海牙上訴法院維持了2015年的一項裁決,認定荷蘭政府有責任在2020年前將該國排放水平在1990年的基礎上削減25%;11月,美國最高法院裁定,2015年21名年輕人起訴美國政府的案件可以繼續。原告認為,政府未能阻止危險的氣候變化,侵犯了他們的生命、自由和財產權利。

2、科學民粹化

全球政治右傾化的趨勢非常明顯,危險的是,右翼人士的民粹思維正逐漸滲透進科學領域。巴西人在10月將右翼總統候選人博爾索納羅(Jair Bolsonaro)選了上台,於明年1月就職。他在承諾打擊政府腐敗,也同時宣稱會要撤銷環保法規。作為巴西國會下議院的一員,在勝選前,博爾索納羅就常常和保守的農村黨團一起投票,而該黨團的目標之一,就是開放亞馬遜雨林的開發行動。

民粹情緒同樣在歐洲蔓延。在義大利,由2個民粹主義政黨組成的聯合政府於6月上台。其中,新任衛生部長格里洛(Giulia Grillo)在競選時就呼籲,撤銷2017年頒布的、小學生必須接種多種疫苗的法案。今年9月,她公開對外宣稱,義大利政府可能只會繼續強制兒童接種麻疹疫苗。

在匈牙利,歐爾班(Viktor Orban)領導的民粹主義政府宣布,將從2019年開始控制匈牙利科學院的預算。這對在科學院44個研究所工作的科學家來說意味著什麼還不清楚。同時,由索羅斯出資創辦、位於布達佩斯的中歐大學(CEU),也被捲入了自由派與保守主義政府的鬥爭當中,由於一項協議遲遲未能簽署,該學校或許無法在明年繼續全面運作。目前,該大學已宣布,將在2019年把大部分學位課程轉移到維也納校區,僅保留布達佩斯校區的研究工作。

另外,梅姨領導的英國政府已經對脫歐談崩做好了準備——主要是心理準備。一旦真談崩,英國科學家可能會失去超過10億歐元的年度歐盟研究經費,同時科研人員、技術和藥品的流動也會產生重重限制。

3、基因技術陷入泥沼

今年11月,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了首例經過基因編輯嬰兒的誕生,震驚世界。他的團隊使用CRISPR-Cas9技術來移除CCR5基因編碼,隔斷HIV進入細胞的途徑。目前,他的項目已經產生一對雙胞胎女孩,但尚不清楚這些變化是否能達到實驗目標,也不知道是否會有副作用,其中一個嬰兒似乎仍擁有完整的基因。

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對這項研究提出了譴責,警告稱該技術還沒有準備好應用於人類。本文寫作時,廣東省衛生委員會正在調查此人此事,科技部也已下令叫停研究。這就導致,近年來國內基因技術的飛快發展——包括克隆靈長類動物這種好的成果——戛然而止。

另外關於基因的新聞還有,科學家在8月發現了1具奇特的古人骸骨,她的染色體一半遺傳自尼安德特人的母親,另一半遺傳自丹尼索瓦人的父親。這個被稱為丹尼的混血兒是已知的唯一不同人類族群的第1代後代。

同樣在8月,在研究人員不懈追求20年後,FDA首次批准將用RNA干擾技術抑制特定基因的療法,用於遺傳性轉體蛋白澱粉樣變性的治療。

在法律方面,一場激烈的專利戰在9月進入尾聲。美國聯邦上訴法院支持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對CRISPR-Cas9編輯技術的專利申請。更早之前,歐洲最高法院在7月的一項裁決中,將基因編輯作物置於與傳統轉基因作物同樣嚴格的監管之下,這對研究這類生物的研究人員來說是一個潛在的挫折。

4、學術欺凌現象頻發

在英國,研究人員投訴欺凌、科學機構打擊欺凌,已經成了流行話題。今年5月,生物醫學研究基金維康信託推出了反欺凌政策。3個月後,它從離職的癌症遺傳學家拉赫曼處要回了350萬歐元(Nazneen Rahman),後者因倫敦癌症研究所的欺凌的指控遭到調查,那350萬事她們此前從維康信託拿到的資助。

8月,同樣由維康資助的維康桑格研究所也爆發了欺凌事件,研究員指控研究所所長、遺傳學家斯特拉頓(Michael Stratton)欺凌員工、歧視員工以及濫用資金,斯特拉頓為「人員管理上的失敗」以及由此產生的「對個人的意外有害影響」道歉。

而在美國,性騷擾才是科學醜聞的頭條。美國國家科學院發布的一項全面分析發現,性騷擾在美國的學術科學中普遍存在。雖然1972年通過的《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條》禁止在接受政府資助的美國大學校園中,實施基於性別的歧視的法律,但法條並沒有減少性騷擾的發生。

紐約羅切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教授、認知科學家耶格(Florian Jaeger)被指控性行為不當,導致該校校園發生抗議活動,隨後該校總裁於1月辭職,但耶格個人否認了所有指控。今年6月,3名資深女教師起訴索爾克學院涉嫌性別歧視,稱這損害了她們的職業生涯,她們與該學院達成和解。

5、學術公開激進推行

今年,「S計劃」(Plan S)的推出震撼了出版界。該計劃相當激進,旨在將學術出版物轉變為完全開放獲取的模式。該項目在歐盟委員會學術開放特使史密特(Robert-Jan Smits)的領導,和11個國家研究資助者的支持下啟動,支持者包括來自英國、法國和荷蘭的重量級人物。

從2020年開始,任何由「S計劃」支持者——如挪威研究委員會和奧地利科學基金——資助的研究成果必須在自由出版許可下免費公開發表,允許其他人使用這些成果。不過,在某些條件下,混合期刊上的作品允許收費,這些期刊收取訂閱費的同時公開發表一些論文。

芬蘭在9月推出該計劃後不久加入,重要生物醫學慈善機構維康信託基金和位於華盛頓西雅圖的比爾、梅林達·蓋茨基金會於11月簽署了協議。中國在12月支持了這一計劃。

6、宇宙越來越熱鬧

繼2017年特朗普宣稱要將宇航員重新送回月球表面後,NASA今年也開始研發月球附近空間站的概念。該機構還與一些公司合作開發小型月球著陸器。12月,中國發射了「嫦娥4號」月球車,即將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8-10月,NASA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和歐洲航天局(ESA)的BepiColombo水星探測器相機升空。與此同時,還有2個探測器進入星際空間,從近地小行星上收集宇宙塵埃。日本航空航天局的「隼鳥2號」宇宙飛船將2個小型機器人降落在小行星「琉球」上。12月,美國宇航局的「奧西里斯-雷克斯」號探測器抵達了本努小行星。

在新項目開始的同時,美國航天局也表示,部分項目到了告別時刻。黎明號宇宙飛船在10月訪問了小行星灶神星和穀神星後耗盡了燃料;同月,NASA結束了開普勒太空望遠鏡(Kepler space telescope)的科學研究。

在火星上,今年6月的一場席捲全球的沙塵暴中斷了NASA和「機遇號」火星車15年的通訊。但歐洲航天局研究人員宣布,他們的火星軌道器在火星南極附近的冰層下發現了一個可能的湖泊。

回到地球,澳大利亞內陸2個無線電天線發現了宇宙最初恆星的間接線索,這些恆星在大爆炸後大約1.8億年開始發光。如果科學家們能夠證實今年2月宣布的這些信號來自於「宇宙黎明」,意味著人類首次看到一個迄今無法觀測的時代的曙光。

同時,歐洲航天局的蓋亞探測器畫出了銀河系的三維地圖,精確程度空前。它記錄了13億顆恆星的位置、距離、顏色、速度和運動方向,自4月發布以來,關於它的論文已經高達400篇。這張地圖也推翻了銀河系作為一個穩定旋轉的螺旋的圖像,相反,它顯示出在過去的10億年里,銀河系仍然在與較小的星系相互作用中來回晃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瞻經濟學人APP 的精彩文章:

2018年六大創意十足電子單品出爐 谷歌智能相框和新款蘋果筆憑設計理念上榜
時尚界的「高端黑」!Bose新推智能太陽眼鏡:集音響、GPS、AR、語音於一身

TAG:前瞻經濟學人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