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自閉症你知道多少?

關於自閉症你知道多少?

一提到自閉症,人們頭腦中經常會不由自主地冒出呆呆傻傻、不會說話的「弱智」兒形象。世界上從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自閉症兒童。在自閉症患兒中大約有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的患兒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問題,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自閉症患者的智商等於或高於普通人。

自閉症是一種大腦廣泛發育障礙,是先天性的,與父母的教養方式沒有直接關係。由於其大腦某些區域的神經連通過度或不足,不能發揮正常的功能,從而導致自閉症人士神經系統的信息處理能力終身受到障礙,使得他們無法獲得有品質的正常生活。自閉症發病一般發生在3歲之前,並且持續一個人的一生。有些孩子可能在生命的最初幾個月就會出現障礙的跡象,而對其他人,癥狀直到2年或以後可才會出現。

自閉症的特徵

1.社會發展

患有自閉症的人通常有社交障礙,自閉症患者無法理解正常人的社交,也無法與神經正常發展的人們溝通,感覺就像「在火星上的人類學家」。

2.溝通

自閉症患者都沒有足夠的語言天賦來滿足日常的溝通需求。自閉症兒童不太可能發出請求或分享經驗,更有可能的只是重複別人的話。

3.重複的行為

自閉症患者呈現多種形式的重複或限制行為,其中重複的行為分類如下:

機械重複是指重複性的動作,比如用手拍打,頭滾動,或身體搖擺等。

儀式行為涉及一種不變的日常模式,如不變的菜單或穿衣習慣等。

限制性行為是指有限的關注、興趣或活動,如專註於一個電視節目,玩具或遊戲等。

自殘行為包括傷害自己或他人的動作,如戳眼睛,抓撓皮膚,咬手和撞頭等。

家裡有自閉症孩子,父母一定要知道以下幾點:

1.到目前為止,自閉症治療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持之以恆的科學的康復訓練。

2.訓練一定要抓住自閉症核心目標。父母一定要知道,在運用方法的過程中,不可將手段與目標混淆,不可過於較真訓練形式上的效果,而忽略訓練背後的意義和目標。

3.自閉症的訓練多數需要伴隨終生。因為個體因素不一樣,在干預的強度上會有輕重之分,絕不是階段性的干預後就可以高枕無憂。

4.自閉症的訓練需隨時隨地進行。訓練孩子的最好老師就是孩子的父母。正確的做法就是醒來就開始訓練,不管是誰面對孩子,都要採取科學的方法來進行訓練,對孩子的教育須做到時時刻刻,隨時隨地進行。

5.自閉症的訓練越早越好,但沒有「最晚」,終生都有訓練價值。應抓緊6歲以前的時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可塑性很強,只要方法對,孩子的進步會很大。

6.所有的自閉症訓練的終極目標是擁有生存下去的社會功能。要讓孩子入學,在學校能學到許多在家裡學不到的東西,如:集體觀念、進取精神、獨立能力、自我保護、遵守紀律等。要儘可能地讓孩子接受職業培訓,融入社會,要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要讓孩子擁有一技之長,這樣才能融入正常人之中。

總之一句話,自閉症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切記:家庭教育是自閉症康復的核心。

聲明:本媒體部分文章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協佳精神科 的精彩文章:

怎樣對付焦慮症?

TAG:廣州協佳精神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