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到勞動中釋放潛能

到勞動中釋放潛能

人本來就是勞動者。教育的任務也在於培養勞動者。勞動對於國家和民族的發展至關重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一個國家發展能否搶佔先機、贏得主動,越來越取決於國民素質特別是廣大勞動者素質。」

在新時代,加強和改進勞動教育已經成為立德樹人的重要內容。加強課堂陣地、團隊訓練、學科滲透、實驗教學、創新人才培養社團等,實施自我服務勞動、班務與校務勞動、家務勞動、公益勞動等多種形式的勞動教育,鍛鑄學生「國家棟樑特質、學術大師潛質、君子情懷氣質」,讓學生在勞動中汲取心智成長的力量與釋放潛能的豐富養料,是學校實施勞動教育應該探討的課題。

堅守課堂陣地,形成勞動課程體系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未來教育對所有已滿一定年齡的兒童來說,就是生產勞動與智育和體育相結合,它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時代在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中不斷進步。從簡單重複的體力教育轉化為多學科能力聯結的能力教育,已經成為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嶄新內涵。智力勞動的綜合性、複雜性要求學生必須在勞動中獲得充分的發展機會,藉助於卓越的課堂品質不斷釋放自身潛能。

在這個意義上,課堂本身就是以集體方式進行的勞動教育。筆者所在的學校追尋釋放師生潛能的高品質教育,以「學生講堂」為特徵的新海園教學模式拓展了課堂教學的外延,實現了勞動教育與課程體系的新融合和新突破。

教師既重視勞動知識的傳授,也重視勞動實踐的落實。課堂上,教師重視勞動素養的教學指導,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創設真實情境,採用問題誘導、自主合作、實踐操作等方式,實現從知識傳授向素養培育的轉變。課堂外,學校安排形式多樣的勞動實踐供學生選擇,組織學生參加志願者活動,參與社會公益行動,開設手工、通用技術、信息技術、家務勞動等勞動教育課程。這些勞動課程體系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勞動興趣,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和創新能力。學校每年舉行校園「科技節」活動,提升學生科學素養。機器人模型課程的任課教師跨越學科教學,引導學生廣泛涉獵數學、物理、美術、人文等多方面知識,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學生在收集、評估、鑒別和使用中不斷提升自身勞動素養。

蘇聯數學教育家斯托利亞爾說:「知識,只有當它靠積極的思維得來,而不是從記憶得來的時候,才是真正的知識。」學生沉浸於知識的挖掘、體驗、探究的自主勞動中,並樂在其間。高一年級的「雛鳳清聲」、高二年級的「匯生慧講」、高三年級的「小小百家講壇」、少年班的「小小少年說」成了學生進行智力勞動、激發靈感、思維碰撞的平台,成了師生教學相長,學生彰顯個性、展示自我的舞台。在這樣的講堂里,學生走上講台,全員參與、全面開展,主題由學生自主選擇、自我組織,互動學習,解疑釋惑。在這樣的講堂中,有主講人的智慧分享,有聽講人的深度思考,更有雙方的論辯火花。在這樣的講堂上,學生深研學術的興趣愈發濃厚,人文情懷與科學思維深度互進,智力勞動得到了充分的尊重與價值體現。

依託學校課程,搭建勞動教育平台

因地因校制宜,建設學科專用教室、創新實驗室,完善圖書資料、實驗儀器等硬體設施,為勞動教育的開展構建多種學習平台。

學校以課程建設為抓手,形成特色勞動教育。例如,生物課程開展花草、樹木、景觀帶等綠地的認養活動,將閑置的土地開闢為實驗田,以班級為單位種植農作物,建成「秋華園」,作為師生的「開心農場」,讓學生通過制訂種植計劃、學習種植方法,用收穫的果實做出可口的飯菜,體會勞動的無窮快樂。物理課程引領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使教學演繹出無窮的生命力,有效提升學生的勞動技能,形成良好的勞動品質。化學課程從調動學生興趣著手,讓勞動成為激發學生潛能的「教練」,使學生不斷積累學習化學的親身體驗和實踐經驗。

我們先後建成了江蘇省首批中小學課程基地高峰建設項目,包括生物課程基地、生命化語文課程基地、環境化學實踐課程基地、物理現代光學實踐課程基地、數學課程基地等5項課程基地,另有「選課走班下的教學評價體系重建」「排球博物館:提升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等兩項省基礎教育前瞻性教學改革實驗項目。藉助基地、項目建設,構建學生的學習體驗中心,鼓勵學生的創造精神,也搭建了學生勞動教育的有效平台。

融入校園生活,開拓勞育新境界

校園生活本身就是滋養學生的「天然氧吧」,既能磨礪學生的意志,也是學生展示的舞台。每所學校都可以挖掘校園生活蘊含的教育性,把發展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融入每天的校園生活。學生通過勞動體驗和校園生活的磨礪,汲取潛能釋放的豐富養料。

就拿衛生習慣養成來說,學校每天組織學生自主檢查學生宿舍、教室、停車區和清潔區,定期開展文明宿舍、文明班級評比活動,並把評比結果與學生品德考核掛鉤,督促學生養成日常勞動習慣,教育學生學會珍惜自己的勞動,學會愛護幽雅的校園環境等。

日常的衛生習慣還只是基礎,要引導學生由此開拓出更高的境界。比如,提出「心地不掃空掃地」,以此來鼓勵學生升華勞動觀念,提升勞動境界。將勞動教育與德育、智育、美育、體育緊密結合,並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內容,引導學生關注時事和民生,通過模擬政協、模擬兩會、模擬聯合國等,督促學生撰寫各類基於實踐的調查報告。

筆者所在學校的勞育校本模式,由「價值引領」「活動滲透」「實踐強化」等模塊組成。經過長期的積累、探索,每所學校都可以形成適合自己學校的、促進學生熱愛勞動的校本模式。

(作者系江蘇省新海高級中學校長)

《中國教育報》2018年12月20日第7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做好發展學前教育的「南京答卷」
中國教育報「我和我的祖國」徵稿啟事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