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陳壽身為漢臣反而在三國志中貶低了蜀漢君臣滿朝文武?
我真不知道某些人是怎麼看出來陳壽討厭蜀漢的,在蜀漢帝國「國不置史」(史料奇缺)的情況下,陳壽以一己之力,儘可能的還原了蜀漢地方的人物、政治記載。
他作為本地人,怎麼可能貶低自己故國?
如果非要說是陳壽這個本地人對蜀漢帝國中的「荊州這些外來人士」不滿,甚至某些人說陳壽對諸葛亮不滿,這也是不可能的事。
陳壽寫《三國志》,全篇只有諸葛亮和陸遜二人以單獨列傳的存在,而且陳壽在《諸葛亮傳》中的創作,是《三國志》全書中最長篇幅的傳記,其中還列了《諸葛亮集》的目錄,自己還單獨寫一篇《諸葛亮故事》,最後在評語中誇讚諸葛亮「可謂識治之良才,管(仲)、蕭(何)之亞匹矣」。
陳壽本著公平的角度,加了一句實事求是的評語:然(諸葛亮)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這句話卻被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當成是陳壽對諸葛亮的貶低,實在是不懂裝懂。
陳壽的史學成就
陳壽還編著過《古國志》、《益都耆舊傳》(均失傳,只有輯本),都是蜀地的地方志。
在他之後,東晉人常璩編撰《華陽國志》,其中內容與陳壽的現存作品比較來看,內容有所增加,但並不多,可見當時留存的蜀地史料本來就非常有限,陳壽已經是儘力而為了。從《三國志》流傳後世,並在二十四史中的地位來看,陳壽的功勞是巨大的。
陳壽身處晉世,肯定要為當權者司馬氏發聲,這也只是讚美司馬氏,避諱不談司馬氏在曹魏帝國集權故事而已,並非需要去貶低自己的故國。例如我在前文所說,他在《諸葛亮傳》中都堅持讚美諸葛亮。實際上還有更多。
所謂貶低蜀漢君臣,我猜大體兩方面,一種是史實類的,比如題主可能堅信華雄是關羽殺的。但歷史上華雄就是孫堅殺的呀,小說改了也就算了,歷史你還不承認,你考慮過孫堅的感受嗎?再比如可能題主覺得諸葛亮就是用空城計贏過司馬懿而三國志沒寫。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司馬懿都沒去,你硬要這麼說考慮過曹魏當時真正的總指揮曹真的感受嗎?沒發生過就是沒發生過。
再有一種覺得陳壽貶低蜀漢是因為一些評語。比如我看見過很多諸葛亮的粉絲「痛斥」陳壽居然說諸葛亮「應變將略,非其多長」。他們堅持認為諸葛亮就是戰神。我尊重你們對諸葛亮的評價,可諸葛亮確實沒打贏曹魏啊,當然你們可以說諸葛亮很不容易,因為蜀漢國力太差,可是沒打贏是真的啊,也不合適吹破天吧。而且陳壽高度評價諸葛亮的治國才能,又被諸葛亮的粉絲們選擇性忽略。
當然,陳壽不可能吹捧蜀漢,因為他寫《三國志》的時候已經是晉朝。晉得曹魏「禪讓」,故而以曹魏為正統。再加上蜀漢沒有史官,所以史料相當缺失,想寫也真的寫不出。而說陳壽的老師是譙周,所以陳壽貶低蜀漢。又是荒謬。因為不要看譙周主張投降,他卻是諸葛亮的頭號粉絲,諸葛亮死後,譙周第一個去哭祭諸葛亮。試問陳壽又怎麼會去貶低諸葛亮呢?另有傳聞說陳壽的父親是馬謖的參軍,馬謖失街亭後獲罪,所以陳壽對蜀漢有仇恨。且不說這個是否真實,就算是真的,傳聞中他父親還回家了呢,沒被關也沒被殺。而那時陳壽尚未出生。陳壽後來還做了蜀漢的官員,並沒有受到牽連,他有什麼可恨的呢?
※小周后被趙光義侵佔後大罵李煜無能,最後為什麼又隨他而死?
※孝庄是不是用美色降服的洪承疇?最後一點不說你可能想不到!
TAG:海浪依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