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人名字聽起來為何如此別緻?因為4個避諱,外加一個字

古人名字聽起來為何如此別緻?因為4個避諱,外加一個字

現代人總覺得古人的名字很別緻,聽起來非常的悅耳好聽,隨著人們思想的開放,越來越多的人在起名字上有了許多獨特的見解,有的喜歡在名字中加一些流行辭彙,更多的人則喜歡仿古。

名字對於一個是代表一生的符號,曾經的80和90後身上有許多標籤,但如今的80、90後已經長大成人,許多都已經成家立業,連孩子都有的不在少數,而這一代人身上的標籤也開始慢慢退化,但在某些方面還能看到一些影子,這點從給孩子起名字這點上表現的是淋漓盡致。

以前頗為流行這樣一句話「我就是我,是不一樣的煙火」,雖然現在聽起來有些俗套,可這句話恰恰能夠表明一代人的性格特點,那就是「特立獨行」,希望自己的方方面面都與眾不同,因此在現代的幼兒園或者小學中,老師讀學生名字的時候會發現許多生僻字,有的字太生甚至都不認識,什麼「子」、「涵」、「萱」這樣的字一大把,顯然是一種仿古的表現,不過這樣的字用多了也未免會審美疲勞,而且這些人在取名字的時候未免對古人的取名有些誤解。

我們就從秦漢到魏晉南北朝時期來稍微研究一下古人起名的特點,看看是否是有生僻字就很獨特?是否轉來轉去都是那幾個字?

事實上不管是在我國古代的哪個朝代,取名都有避諱,比如要避開皇室的名字,這是國諱,不注意的人很可能會惹來殺身之禍;此外是家諱,這個僅限於家族的內部,避免名字中出現家族三代以內祖先的名字,以示尊重;再者是聖人之諱,像老子、孔子、黃帝等聖人的名號都是要避諱的;最後乃是憲諱,指的是官員之間,下屬要避諱長官的名字。

從這四個避諱中不難看出古人的封建禮教思想,但這四個避諱也導致了古人名字中重複的字不會太多,如此才會顯得每一個名字都與眾不同。

而秦漢至三國時期為了避諱名號,基本上名都是單字,比如說韓信、劉邦、項羽、劉備、曹操、白起、王翦等等,在這段時期想找個雙名還真不容易。

直到東晉到南北朝的這兩百多年時間,突然出現了一大批雙名的名字,而但多數人的名字最後都有同一個字,那就是「之」。

然而這並不是說古人突然喜歡用雙名,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和五斗米教有關,建安二十年,張魯歸降曹操,曹操為了籠絡張魯與其結成了兒女親家,而這個張魯是天師道創始人張陵的孫子。

張魯歸降曹操之後,五斗米教得到大力的發展,盛行於民間,東晉之後更是越發壯大,不管是平民百姓還是王公貴族,對其都是崇拜信服,而名字後面加個「之」則成了區分信教的一種標誌,並且開始在貴族之間流行,比如說王羲之和他的七個兒子,又有徐羨之、「白衣神將」陳慶之,以及著名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祖沖之。

這種風尚直到孫恩盧循起義才告一段落,孫恩也是五斗米教的一位領袖,後來被劉裕鎮壓,五斗米教因此遭到打壓,那些名字後面帶「之」字的人許多都受到牽連,此後梁武帝尊佛,佛教慢慢的興起,人們名字後面的「之」基本上已經消失殆盡。

從古人的四個避諱以及東晉時期名字後加「之」的風尚來看,古人起名並不是無跡可尋,名字並不是越生僻越與眾不同,有時候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卻能體現出獨特的韻味。

而中國人的名字本身就是一門古老的文化,也是永遠不會過時的文化,希望這篇文章對於那些即將成為人父人母的朋友有所幫助,取一個好名字,傳承一份優秀的傳統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離怪談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一天能吃三四升米,為何司馬懿斷定他活不長了?是你也一樣
中國古代也有十二「星座」,按陰曆劃分,你屬於哪一個?

TAG:五離怪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