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太平洋戰爭前的日本經濟:首相成眾矢之的,只能向軍隊求助

太平洋戰爭前的日本經濟:首相成眾矢之的,只能向軍隊求助

文|趙愷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野心勃勃的日本帝國在亞太地區展開了瘋狂的擴張。急速的擴張,造成了日本經濟上的困境。昭和時代的日本曾在經濟領域展開過一些輾轉騰挪的小動作,甚至試圖通過所謂的「減稅政策」來充實國庫,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但卻難以改變最終的命運。

1936 年 12 月 8 日,日本東京,日本勸業銀行出售 3萬張 10 日元債券

「金禁止」與「財界之癌」

1929年10月28日,美國紐約華爾街股票交易所在一天之內下跌12.8%,開啟了「大蕭條」時代,就在以英、美為首的西方世界一片哀鴻遍野之際,日本首相濱口雄幸正在進行著一場名為「黃金解禁」的豪賭。

所謂「黃金解禁」,對應的是1917年日本政府頒布的限制黃金流出國外的「金禁止」。日本政府推行「金禁止」之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高峰期,世界主要經濟體相繼出台了類似政策。連向來強調「貿易自由」的美國也概莫能外。因此甲午戰爭後才利用清朝賠款確立「金本位」體系的日本在當時頒布「金禁止」本無可厚非。

可是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在歐美諸國陸續解除了「黃金禁令」的情況下,日本卻選擇繼續維持限制黃金流出的「非常狀態」。日本政府之所以做出這一決策,固然是由於受所謂的「大戰景氣」影響,日本國內各類大中型企業均存在生產過熱的現象,隨著戰爭的結束日本經濟存在「斷崖式」下跌的風險,日本政府需要龐大的黃金儲備以向企業提供貼息貸款進行「護盤」。但是從相對積極的角度來看,在實行「金禁止」的情況下,日元匯率可以不受黃金儲備的影響,有利於一戰後「日本製造」搶佔亞太地區市場。

不過「金禁止」雖然在國際貿易中存在著諸多便利,但是對普通的日本國民而言卻無異於一劑痛苦的毒藥。由於在「金禁止」的情況下,日元與黃金事實脫鉤,直接導致其在國內變相貶值,其結果自然是物價飛漲,民不聊生,並逐步影響到企業的生產。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儘快實施「金解禁」的呼聲在一戰結束後便始終充斥著日本朝野。但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卻又給日本帶來了被稱為「財界之癌」的「震災票據」。

關東大地震發生後,山本權兵衛內閣提出了8.76億日元的龐大復興計劃,鑒於日本當時的財政狀況,這筆預算最終被削減為1.07億日元。災後重建所需要的巨大財政漏洞,不得不通過商業形式自行籌措,具體的方式是由日本中央銀行向災區企業提供一種名為「震災票據」的金融產品。

通過相關受災企業持「震災票據」到銀行貼現獲得低息貸款,災區銀行再將買進的票據到日本銀行進行再貼現的形式,日本政府雖然規避了議會審批的掣肘,但卻無可避免地遭遇了市場的投機。但「震災票據」本身沒有發放的標準,企業可以將受災損失進行申報,同樣也可以將原本就由於經營不善所造成的不良債權充數。

到1924年3月日本中央銀行已經向普通銀行發放了4.36億日元的震災票據,大大超出政府關於發放貼現貸款的額度。一批被不良債權壓得喘不過氣來的企業逃脫了破產的命運,救災貸款變成了救濟貸款。但票據貼現是有回購期限的,儘管政府兩次延長震災票據結算期限,但直到1926年末,仍然殘存約2億日元的震災票據未能結算。老百姓對企業和銀行轉嫁危機、金蟬脫殼,特別是政府用國庫資金救助企業和銀行的做法非常不滿。後續更是遺禍無窮。正是在一款堪稱災難的金融產品的拖累下,日本政府遲遲沒有餘力進行「金解禁」。而此時以新興的美國華爾街金融炒家開始將矛頭對準了日元。

1936 年 12 月 8 日,日本東京,日本勸業銀行出售 3萬張 10 日元債券


「金解禁」沒能死中求活

國際金融巨鱷之所以選擇在此刻對日元下手,無非是抓住了日本政府及銀行系統在「關東大地震」後一系列應對失當,導致黃金儲備日益枯竭。在1928年日元匯兌行情動蕩,日本銀行系統和外貿企業叫苦連天的情況下,濱口雄幸被迫於1929年上台組閣之初便確定儘快推進「金解禁」的相關事宜。但此時的日本早已不復「大戰景氣」時的繁榮,恰如出任大藏大臣井上准之助所說:「現在進行金解禁,就好比讓肺病患者去參加馬拉松比賽。」但當時的日本已經沒有其他選擇。

自一戰結束以來,日本銀行已經為了維持國內經濟的運轉放出了巨額低息貸款,且在當時的經濟條件下無法收回。而由於「金禁止」的緣故民間存放在銀行之中數億日元存款也無法走出國門,最終只能在不斷爆發的擠兌風潮中成為定時炸彈。可以說日本政府在金融領域的調節能力已經為零。唯有通過「金解禁」才能死中求活。

1930年1月11日,濱口雄幸政府正式宣布解除黃金輸出禁令。儘管日本國內大大小小媒體齊聲歡唱:「多年的陰雲一掃而光,發展國力正在此時!」但以東京股票市場為首的日本金融市場卻反應平靜。而就在力主「金解禁」的濱口雄幸和井上准之助抱著「讓子彈飛一會」的心態,幻想著市場會慢慢好轉之際,美國金融機構卻已開始在國際市場上大量購入日元金幣,短短2個月之後相當於1.5億日元的黃金從日本外流。而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日本股市在「金解禁」之後不久便急速下跌,據不完全統計至1930年末日本股市總計蒸發市值48.8億日元。

面對「金解禁」之後日趨嚴峻的經濟形勢,1930年4月,日本國會召開第58屆特別會議。會上各方人士紛紛要求追究濱口內閣「金解禁」政策失敗的責任。鍾紡社長武山藤治更直言「井上藏相輕率地、沒有準備地實行舊比價解禁,造成我產業經營上的困難,這恰如在暴風雨來臨之時,還特意打開自家的窗戶,把整個房間都弄濕了」。身為首相的濱口雄幸隨即成了眾矢之的,只能更加賣力地討好天皇和軍隊以求自保。

1930 年日本大街上隨處可見商店打出的「破產」「關閉」等條幅

1930年11月中旬,日本陸軍在岡山縣境內展開大規模攻防演習。此舉顯然是為了應對中華民國方面南京國民政府與各路新軍閥之間愈演愈烈的「中原大戰」,特別是1930年9月18日張學良通電擁蔣、率部入關所引發一系列政治變局。也正是鑒於中華民國方面波詭雲譎、局勢複雜,裕仁對此次演習格外重視,於11月14日親自前往演習地點視察。濱口雄幸本來預定在11月15日前往岡山,但為了給國民造成一種股肱之臣的印象,隨即改變日程表,早早地趕到東京火車站,準備與天皇裕仁一同乘坐日本當時最為先進的「超特急」高速列車「燕」前往演習地點。

上午8時58分,就在預定上午9時發車的高速列車「燕」緩緩地靠上4號月台之際,一個名叫佐鄉屋留雄的青年突然從送行的人員中衝出,用手槍近距離向濱口雄幸開火。儘管這位刺客很快便被首相府的隨行人員所控制,但子彈還是擊中了濱口雄幸的下腹部。

事後濱口雄幸雖然被迅速送往東京帝國大學附屬醫院救治,經過手術之後暫時脫離了危險,但其政治生涯卻由此戛然而止。1931年1月21日出院之後,濱口雄幸又勉強工作了3個月,最終還是在身體狀況不斷惡化和各方面反對聲浪之中不得不於1931年4月13日辭去首相和民政黨總裁的職務。在經歷一段政局的慌亂之後,最終還是老牌政客高橋是清出任財政大臣,才宣布結束濱口內閣時代的「金解禁」,重新切斷了日本與正陷入「大蕭條」之中的世界經濟的聯繫。同時推出類似於日後「羅斯福新政」的「時局匡救事業」,通過政府投入建造大型公共設施的方式來降低失業率,保證日本國內工業投入的繼續擴大再生產。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智取遵義:蔣介石也在貴州下「大棋」,但太低估紅軍力量
我黨歷史上唯一擁有五重身份的間諜,有過變節,對日本非常熟知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