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做了一件小事,就讓孩子愛上了學習!
作者:千尋麻麻
由東西兒童教育(eastwest_edu)
1
上周末,隊友自告奮勇要輔導娃數學,好難得。
我找出那本一直想看一直沒時間看的書,準備好好享受一段悠閑的單身時光。三分鐘不到,就聽見書房傳來隊友高八度的聲音,「快點做,你知道你浪費了多少時間嗎?你把玩筆、發獃、上廁所的時間拿來做題,現在都已經可以出去玩了!」
我趕緊進書房,勸隊友冷靜,你不要那麼凶,越凶娃越做不好。
隊友憤憤反駁:「不是做不做得好的問題,而是專不專心做的問題。你看她,一會玩橡皮擦,一會發獃,一點注意力都沒有。」
確實,注意力問題最容易讓家長抓狂。你覺得明明半小時就可以完成的任務,娃坐在那裡一個小時都做不完,因為他人雖然坐在那裡,心卻沒放在上面。
怎麼才能讓孩子將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呢?
從人性的角度去想,答案並不複雜。一個人願意專註、投入地做一件事不外乎兩個原因:一這件事是他有興趣的,做起來很快樂;二這件事不見得是他很感興趣的,但能帶來很強的成就感。
比如,每次和娃一起玩X-box,她的注意力就超集中,眼睛都捨不得轉一下,被迫上廁所還得按個暫停鍵,全程心流狀態。就是因為遊戲機符合了兩點:既是她有興趣的,玩的過程中又給了她足夠的成就感。
所以說,想讓孩子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我們最好先讓這件事變得有吸引力,同時又能讓孩子做起來有成就感。
不過,讓事情變得有吸引力,對家長來說難度係數有點高。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希望孩子集中注意力的事都不是孩子有興趣的,比如學習,比如練琴,哪怕包裹上一層有趣的糖衣,本質還是要吃苦的。
既然提高興趣不容易,咱們就從成就感入手,來想想策略。
2
遊戲里,有兩個設計最能滿足人的成就感:
1、目標難度和玩家能力匹配。
玩過遊戲的人都知道,沒有哪個遊戲是一上來就消滅大BOSS的,都是一級、一級地增加難度。而且遊戲里的目標有個特點,用一句話描述就是「努努力,夠得著」,有點挑戰,但總體來說難度不大,只要玩家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搞定。
美國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威林厄姆在他的專欄文章里就談到了,「努努力,夠得著」是最容易讓人產生成就感的目標。
2、有及時的正向反饋。
玩遊戲最爽的時候就是看見積分刷刷往上升,或是通關後得到獎品。及時的正向反饋對人來說很重要,是成就感的重要來源。還記得我們小時候聽過的故事嗎?一個孩子在寂靜的山谷,對山谷大喊:「你好—」,不一會,山谷也回應:「你好—」孩子就會很開心,願意繼續喊下去,這就是及時正向反饋最簡單的例子。
聽我掰完遊戲里的設計,隊友覺得頗有道理,當即決定做改進,來試試效果。
首先是降低目標難度。之前任務是做完新加坡數學練習冊五頁題目,隊友大刀闊斧腰斬一半,改成了兩頁。
再換上柔和語調,循循善誘:「爸爸把任務減了減,不做那麼多,只需要完成2頁題就ok。不過,你得答應爸爸,要在沙漏漏完前(約三十分鐘)認認真真完成這兩頁題,完成後咱們就去玩,好不好?」
見題量少了大半,娃琢磨著這個目標努努力,也能夠得著,總算端端正正坐回椅子上,開動起了小腦筋,不管怎麼說,算是一個不錯的開始吧!
接著,是及時的正向反饋。
隊友化身演技派,明明也沒多難的題,卻故意跟我點評:「你別說,這幾道題還有點難呢。」激發起了娃的好勝心。待她做出來,又扮出一副不相信地表情感嘆:「不會吧,這麼難的題你都可以搞定啦,進步很大哦。」
得到爸爸巧妙的正面反饋,娃很得意,幹勁十足:「下面這些難題我都會哦!」隊友內心竊喜,還故作鎮定:「真的?你做做看呢。」
看這兩人各自智商在線,我在一旁偷著樂。
目標容易接近了,再加上及時的正向反饋,娃越做越起勁,明顯找到了成就感,成就感讓孩子從不想做、磨洋工,變成了願意做、認真做。做完一頁,讓她休息一下,還不肯了,堅持要一鼓作氣做完兩頁。
最後,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所有練習題,因為認真,效率也高了,我們還有時間去電影院看了《無敵破壞王2》,度過了既高效又好玩的一天!
3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繪本《點》非常有意思,它講述的,就是一個名叫瓦士緹的孩子,從不想做、不認真到特別專註特別投入的變化過程。
促成瓦士緹改變的老師,正是用到了這兩個方法:設定一個孩子努努力就能夠得著的小目標;給孩子一些充滿愛的正向反饋。這些方法幫助瓦士緹找到了畫畫的成就感,她開始全心投入、認真努力……
強烈推薦給爸爸媽媽們,給孩子講的同時自己也能收穫多多!
美術課結束了,瓦士緹還是一動不動地坐在椅子上,她的圖畫紙上什麼都沒有。她根本不想把注意力集中到畫畫上來,因為,她覺得自己不會畫畫。
老師笑了。「那就隨便畫一筆,看看能畫出什麼。」
瓦士緹抓起一支筆,在紙上狠狠地戳了一下。「完了!」
你看,老師給了瓦士緹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對瓦士緹來說不難,只要她動動筆就可以完成。
老師拿起圖畫紙,仔細地研究起來。「嗯——」她把圖畫紙推到瓦士緹面前,輕聲說:「現在,請簽名。」
瓦士緹想了一會兒。「好吧,也許我不會畫畫,但是我會簽名。」
一周以後,當瓦士緹走進美術教室的時候,她驚訝地發現老師的辦公桌上方掛著一樣東西。那是個小小的點—她畫的那個點!還用波浪形的金色畫框裝了起來!
當瓦士緹完成小目標後,老師給了她非常及時的正向回饋,這個溫暖的回饋帶給瓦士緹莫大的成就感。
「我還能畫出比這更好的點!」,瓦士緹打開她從沒用過的水彩顏料,說干就干。
她塗啊塗,一個紅色的點。一個紫色的點。一個黃色的點。一個藍色的點。藍色和黃色混在了一起,瓦士緹發現她畫出了一個綠色的點。她繼續嘗試,用好多好多種顏色畫出了好多好多個點。
有了成就感後的瓦士緹就好像變了一個人,不再是之前那個不認真、不想做的熊孩子,她開始試著認真、投入地去做一件事。
幾個星期後,在學校舉辦的畫展上,瓦士緹的點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瓦士緹發現一個小男孩正抬頭望著她。「我要是也會畫畫該多好啊。」小男孩說。「我敢打賭,你也行。「瓦士緹說,「你就先隨便畫一筆。」
男孩畫出了一條彎彎曲曲的線。瓦士緹盯著看了一會兒,說:「請簽名。」
這真是一件美好的事,當瓦士緹從畫「點」中找到了專註力,她又開始把專註力傳遞給另一個男孩……
看完之後,你是不是對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這件事有譜了呢?就像故事裡的瓦士緹一樣,大多數孩子不認真、不專註,是因為對要做的事提不起興趣或者找不到成就感,主觀上就不想認真,不想專註。
這時候,不用急著催、大聲吼,不如像故事裡的老師,給孩子最初聚焦的那個「點」。問問自己:
我有幫孩子做任務分解,讓目標變得「努努力,夠得著」嗎?
我有給到孩子及時的正向反饋嗎?
相信我,如果這兩點你都做到了,孩子很快就能找到做事的成就感,認真投入進去!
※寶寶尿床千萬不要懲罰,應該這麼做!
※99%家長所理解的「富養」都是錯的!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