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拳手戴拳套是為了保護自己,還是為了不把對手打太慘?

拳手戴拳套是為了保護自己,還是為了不把對手打太慘?

拳手戴拳套是為了保護自己,還是為了不把對手打太慘?

拳套是現代世界技擊格鬥比賽的必備護具。但為什麼拳擊運動要戴拳套呢?戴上拳套不會消弱拳頭的殺傷力嗎?戴上拳套究竟是為了保護雙手,還是為了不把對手打太慘?

要搞清楚這些問題,我們要從拳套的歷史談起。

古代拳套

拳手戴拳套是為了保護自己,還是為了不把對手打太慘?

古羅馬角鬥士

在歷史上的中國古代,是沒有拳套的。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講求「以和為貴」,習武之人切磋時習慣「點到為止」,拳套這類護具就非必需品,沒有需求市場也就沒被發明創造出來。

但在國外古代史中,很早就有類似拳套的護具的敘述。公元前40世紀描述戰爭的埃及象形文字中,埃及士兵用一種「皮繃帶」把從肩臂到拳的部分包裹起來進行戰鬥,這是史上最早的拳套的雛形。這種「皮繃帶」主要起到對戰士自身手腕關節的保護作用。

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島的人們進行拳斗時已經開始使用拳套。他們右手佩戴拳套,頭上還戴著金屬盔罩。公元前1500年古希臘壁畫中也出現了鬥士戴拳套進行比賽的場面。在公元前688年,第23屆古代奧運會拳擊比賽上,出現了拳擊史上最古老形式的手套。這種手套是用未鞣製的皮革的製成的軟皮手套,包裹在指關節上直到手腕以上三分之一前臂處,主要出於安全舒適的需求考慮。

後來又出現了硬皮手套,同樣出於安全舒適和審美的需要。但古羅馬帝國時奴隸主在硬皮手套的基礎上,嵌上了鉛珠或金屬圓釘,這個時候的拳套就變得極具殺傷力。斗拳時,拳手還手握金屬或石球,使得殺傷力更大,拳擊中斗拳的場面變得極其殘忍。很多拳手被打得頭破血流,口吐鮮血幾乎喪命。

公元394年,羅馬皇帝在基督教父的請求下,禁止了一切拳擊活動,這種殺傷力巨大的拳套才退出歷史。

現代拳套

現代拳套的雛形始於18世紀。當時現代拳擊運動剛剛興起,由於西方人文主義思潮的影響,人們十分強調個人利益的最大化,拳擊比賽中不戴拳套,也沒有規則和時間的限制,直到一方喪失比賽的能力為止。比賽十分殘酷、野蠻甚至毫無人性。後來,出於安全的考慮,減少不必要的傷害,1747年,英國著名拳擊運動家傑克·布勞頓設計了拳擊手套。

拳擊史上最重要的轉變發生在1865年。這一年,第9世昆斯伯里侯爵發明了「昆斯伯里規則」,規定拳手在比賽中都必須戴拳套。自此拳手戴拳套比賽逐漸流行起來。而昆斯伯里也成為拳擊規則的發明者,拳擊比賽都是按照他制定的規則進行的。

拳手戴拳套是為了保護自己,還是為了不把對手打太慘?

全包裹式拳套

現代拳套主要分兩種:全包裹式拳套和分指式拳套。兩種拳套出於不同的需求考慮。全包裹式拳套常見於拳擊、泰拳、散打、K-1等站立式搏鬥,主要用柔韌、光滑、細膩的上等羊皮製成,內中襯墊富有彈性的羊毛、兔毛及棉花,顏色為棕色、紅色或黑色等。

拳手戴拳套是為了保護自己,還是為了不把對手打太慘?

MMA規則下的分指拳套

分指式拳套則主要用於UFC為代表的綜合式格鬥中,最初構思者據說為李小龍,以劍道的籠手為基礎製作。分指式拳套只是部分覆蓋手背,手掌和手指部分外露,設計時充分考慮了拳手的生理結構、舒適和審美的需求而製成。

戴拳套究竟是為了保護誰?

拳手戴拳套是為了保護自己,還是為了不把對手打太慘?

「KO小天王」劉威

國際拳聯規定,拳擊運動員在參加拳擊比賽時一定要戴一種經過填充的手套。參加國際比賽時,運動員所用的手套要經過國際拳聯代表的檢查許可,才能使用。

我國拳擊比賽則規定,拳手使用的手套必須經過中國拳協批准,同一場比賽中雙方運動員的手套必須是同一廠家同一型號的產品。手套的套鋒擊打面還要用非常清晰的白色標出,以便裁判判決。每場比賽開始前,都要檢查兩個參賽者是否戴用符合規則的拳套,並要檢查拳套填充物的軟硬度,看拳套是否有破損等,如發現上述問題,應馬上讓運動員更換拳套。

運動員佩戴拳套,主要出於安全、防護的需要。拳擊運動員出拳力量大,若不保護,容易造成自己手指脫臼。戴上拳套後,可增加緩衝,使出拳的威力下降,在保護拳手本人的同時也保護對手。

拳手戴拳套是為了保護自己,還是為了不把對手打太慘?

與裸拳比賽相比,戴上拳套除了安全外,還使比賽不會顯得那麼血腥。裸拳比賽中,拳手的臉部只要被堅硬的拳頭來上一下,很容易就會皮開肉綻。出拳的人也極易因為手骨沒有頭骨結實,而造成擊打時扭傷或者骨折。這就導致拳手不敢全力出拳,裸拳比賽中經常出現滿臉是血的拳手互相折磨幾十甚至上百回合,仍未KO結束的情況,十分血腥殘忍,而且拖沓無聊。

可以說,拳套看似降低了殺傷力,實則增強了拳手出拳時的力道和對拳手的保護力度,使比賽足夠精彩而又不那麼血腥,而這也正是現代拳擊所需要的。

拳套的重量和顏色

比賽中,拳手所用拳套的重量十分有講究。手套的重量取決於拳手的體重。之前,梅威瑟和麥戈雷格跨界大戰時,在選擇使用哪種規格的拳套上就有一點小小的分歧。

拳手戴拳套是為了保護自己,還是為了不把對手打太慘?

梅威瑟VS嘴炮

按照國際職業拳擊規則慣例,為保障拳手的安全,147磅及以上的拳手,必須佩戴10盎司的拳套,8盎司的拳套只有147磅以下的才能戴,而梅威瑟和「嘴炮」所打的級別是154磅。

拳套重量越小、越薄,也就意味著力度的緩衝越小,會大大增加KO幾率,提高比賽的不確定性。嘴炮之前多次叫囂說,10盎司的拳套太厚,會減小自己的殺傷力,要求使用8盎司的拳套。作為擊打型MMA拳手,8盎司的拳套無疑更接近嘴炮在八角籠的使用習慣。

拳手戴拳套是為了保護自己,還是為了不把對手打太慘?

梅威瑟比賽使用的GRANT品牌拳套

對此,拳壇老油條梅威瑟十分自信,囂張回應稱:「只要能讓嘴炮在拳台上覺得適應,不管他提什麼條件我都答應。8盎司就8盎司,照樣干挺他。」

兩人於是將申請提交至內華達州體育委員會,最終官方順水人情,破例答應了他們的請求。但同時也聲明,答應請求是因為這場比賽特殊,類似的請求下不為例。

拳套的顏色同樣是一個比較令人在意的事情。一個經驗豐厚的選手,絕對不會隨便選擇顏色,要根據自己的對手來選擇顏色。一般來講,同磅數的兩副手套,一個紅色一個黑色,紅色讓人看到容易產生興奮,如果想得到特別激烈的對抗建議使用紅色,黑色一般是防守使用,也能給對手造成壓抑的感覺,一般來講黑色的氣勢比較強,有效的破壞選手的信心,促使他變得毛躁,壓制他的打法,屬於防守性。

拳手戴拳套是為了保護自己,還是為了不把對手打太慘?

「火麒麟」徐琰(紅拳套)

綜上所知,拳套是現代拳擊必不可少的一種護具。一雙好的拳套能有效保護拳手的手腕和手指關節,讓運動員的職業生涯更加長久,成功的拳王對拳套的選擇都很慎重,以最大程度的保護自己。

拳手戴拳套是為了保護自己,還是為了不把對手打太慘?

中國傳奇拳王「旋風」康恩訓練時打破的拳套

而每位成功的拳王的拳套上,又都沾滿了自己和對手的血汗,可謂千錘百鍊,血汗鍛造。所以,對拳套,我們應該保持足夠的敬畏。因為,它見證了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