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線畫畫:范曾的流拍,齊白石越賣越火,徐悲鴻連畫稿都賣2億
本文由長篇名家傳記《徐芒耀的油畫世界》作者陳洪標撰寫
流水線作業廣泛運用於企業生產各種商品,這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畫家也採用流水線作業畫畫,這是什麼行為?
顯然是對藝術的褻瀆,是對買畫者和收藏家的欺騙。
所以,流水線畫畫歷來被嗤之以鼻。
圖為齊白石「流水線作畫」作品。
當年收藏家郭慶祥發表署名文章《藝術家還是要憑作品說話》,沒有點名地批評了當前美術界存在的「流水線」作畫的現象。結果遭到范曾起訴,最後官司是范曾贏了,但實際上卻「輸」了。
因為在「流水線作畫」的喧鬧聲中,范曾大傷元氣。當年在西泠春拍上他的畫作全部流拍,在北京榮寶秋拍14幅作品7幅流拍,在北京匡時推出的14幅作品9幅遭遇流拍,在雲南典藏流拍率更是達到100%。
這說明了什麼?一個畫家沾上「流水線作畫」,就會被自己玩死。
誰願意花錢買「流水線」批量製造出來的畫?
後來,范曾經過多年的努力,才挽回影響,讓市場重新對他的作品有了信心。
圖為當年疑似范曾流水線作業的圖片,如今網上依然隨處可見。
但是,也有例外的情況,比如齊白石,他的「流水線作畫」也很厲害,不過,他的作品一直來都沒受到影響,反而越賣越火。
圖為齊白石「流水線作畫」作品的組圖。
其實,齊白石的作品儘管構圖差不多,畫面上主體也差不多,但是他還是加了一些東西,以示區別的。
比如下面三幅畫秋天樹葉圖,第一幅畫面是7片葉子,枝條有往上走,也有往下垂,小蟲則是一蜻蜓一蟬一蛐蛐一螳螂;
第二幅畫面是5片葉子,枝條全往下垂,蟬改為螞蚱,其他的小蟲也改變了大小,以及趴著葉子枝條上的姿勢;
第三幅畫面是8片葉子,構圖與上面兩幅不同,枝條下垂的方向換了,小蟲變成了兩隻蜻蜓,一隻蛐蛐和螞蚱,兩隻黑蝴蝶。
齊白石之所以這樣做,也是為了有所區別。當然也可能是按買家出價多少來決定畫那些內容和數量。本質上和真正像複印件批量畫一模一樣的畫還是有區別的。這也是以前老畫家的操守。
無獨有偶,徐悲鴻也曾經畫過幾乎一樣的三幅作品《愚公移山》。
圖為徐悲鴻的三幅《愚公移山》組圖。
1939年11月,徐悲鴻應泰戈爾之邀,從新加坡赴印度舉辦畫展,期間他在印度創作了大量作品,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愚公移山》,堪稱代表作。
《愚公移山》最震撼人心、最具視覺衝擊力的場面是6位壯開山劈石之景。徐悲鴻為他們繪製了大量素描,其中對於舉耙動作等,都進行了詳盡的素描分析。
圖為徐悲鴻《愚公移山》中舉耙動作等畫稿。
畫面上一共有十多人物,這些模特都來自印度國際大學,其中蓄滿鬍子的人物原型是學校廚師拉甲枯馬爾啼亞。繪製的畫稿、素描稿多達數十幅,最後許多都沒有在畫面上體現出來。
徐悲鴻的這三幅畫在三個方面有所不同:
一是畫的品種不一樣,一幅是國畫,1940年7月完成。
圖為徐悲鴻的中國畫《愚公移山》,144×421 cm。
兩幅是油畫,其中一幅小的是畫稿,大的是徐悲鴻在同年9月完成的。
在構圖上,油畫的畫面取消了中國畫中挑筐壯漢與負重大象,並將大肚壯漢從開山行列的左二換到左一。另外,油畫的遠景更為開闊,山巒起伏,將視線引向了天際。
圖為徐悲鴻的布面油畫《愚公移山》,213×462 cm。
二是每幅畫的大小尺寸不一樣。
三是細看還是有所變化的,國畫和兩幅油畫的差別,一看就很明星,就是兩幅油畫,粗看人物沒有什麼變化,但整個畫面還是有較大的區別:一是天空上的雲朵的形狀不同;二是人物前面的植物不同,一幅是野竹葉修長,很清晰,一幅是葉子模糊,是不是竹葉,還是雜木的枝葉,難以辨認;三是第一排大人與白髮老人之間多了一位蹲著的小孩。
這三幅《愚公移山》中,那幅油畫草圖,曾亮相於今年拍賣中,成交價達到了2.088億的天價,超過了此前吳冠中作品2.36億港元的紀錄,成為中國油畫價格的世界紀錄。
圖為賣出2億多天價的徐悲鴻《愚公移山》畫稿。
徐悲鴻其餘兩幅《愚公移山》現均在徐悲鴻藝術館展藏。
或許你會疑問,為什麼這樣的作品卻拍出了天價?
道理很簡單,這是徐悲鴻在印度創作的代表作,很多留過學,出去過的畫家在法國、義大利、德國等歐洲國家都創作出過優秀的作品,但是到印度的,而且中國的著名寓言故事用印度模特創作的作品,全世界僅此一件。
這就是徐悲鴻畫稿《愚公移山》的價值所在。
本文系【陳洪標寫字說畫】原創,由長篇名家傳記《徐芒耀的油畫世界》作者陳洪標撰寫。圖片來自網路。
※如今這畫值15億,當年齊白石為一女的,白送朋友,後來還鬧翻了
※現實中不願做官,在小說里當了三回皇帝,530萬字寫盡君主之道
TAG:陳洪標寫字說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