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盛要把自己的歌做成音樂劇,讓音樂通過另一種形式活過來
流行音樂教父李宗盛寫過300多首流行歌曲,年到60,他一直在想自己的歌對時代有多少影響,於是當有人找上門說要把他的歌做成音樂劇時,他很爽快地答應了,「我的音樂通過另一種形式活過來,這將是我音樂生涯的一次美妙衍生。」
12月20日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李宗盛透露,這部還未定名的音樂劇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明年11月將在文化廣場首演。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李宗盛(左二)
音樂劇由北京環球百老匯製作出品,百老匯導演John Rando執導,講的也是音樂圈的故事:男主角是有才華卻陷入創作瓶頸的作曲家,正當他破罐破摔自我放逐時,一個樂觀積極的女孩像陽光一樣把他拉出陰影,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女孩的笑容背後藏著無法言說的別離命運。
「不是我想要,是人家想要,人家覺得我寫的歌有做音樂劇的價值,是可以執行的。」問及怎麼想到涉足音樂劇,李宗盛的話匣子打開了,「人家一講,我就說好啊,我不需要更有名,也不想要更有錢。我老是想,我留下來的歌怎麼能更長更久,我今年60歲,但音樂劇在我120歲的時候肯定還能更感動人。」
「這部音樂劇講述了音樂人的愛、孤獨、挫折,我們從李宗盛的歌里選了大約22首,他的每一首歌都有完整的故事,所以串起來很難。」北京環球百老匯董事長鍾麗芳說,早在5年前,他們已經開始籌備這個項目,然而音樂劇的孵化遠比想像中漫長和艱辛,以至於李宗盛以為這個項目擱淺了。
「他們在做我這些歌的時候很緊張,連續兩年沒消息,我就拖周杰倫的經紀人問,那個公司還在嗎?整個團隊急了,五六個人連忙飛來台北,表達他們的慎重。我釋懷了,現在終於有雛形了。」
李宗盛笑說,創作團隊留了很多空間給他,但他並不打算主動地頻繁地介入和干涉,「不到最後一分鐘你都不知道最後演什麼,何況每演一輪都會有改動。我最在意最好奇的是,這些歌曾在某個人的某個年齡段和他相遇,重新在劇場里聽到,他會有什麼感觸。」
李宗盛自稱「寫歌的小人物」,因為要做音樂劇,他才開始接觸音樂劇行業,「音樂劇是完全不同的工種,它是綜合藝術,又是實時演出,太難了,所以我是來學習的。」
隨著中國音樂劇市場迅速壯大,華語原創音樂劇的發展亦後勁十足,李宗盛作為音樂劇「新人」,也有自己的一些思考。
「現在我們還是看人家的劇多,用自己的語言寫音樂劇,通過這樣的組合磨練團隊、創造市場、建立審美,這是最重要的,這個時代的發展就是一個建立審美的過程。從流行音樂、電影、戲劇、文學、舞蹈到音樂劇,一開始我們難免要借鑒國外,因為有些路我們沒走過,但終於有一天,我們要有足夠的信心,付出足夠的努力,去建立自己的審美。」
2019年2月至12月,文化廣場將發起一項橫跨全年的計劃——原創華語音樂劇孵化計劃,積極扶持和培養原創華語音樂劇的新生力量,李宗盛對此表現出很大的期待。
「總要有一群支持、熱愛、投入行業的人,出來帶領、號召、培養、積累音樂劇人才。另外,我們要引進好劇,讓普羅大眾了解音樂劇,即便像我這樣的音樂人,我摸良心講,我的音樂劇修養和認識還是不足的。我希望這個平台發揮功能,號召更多流行圈的編曲、作曲、作詞參與,當在職進修也不錯。」
不只是李宗盛,他的老友周華健也一腳踩進音樂劇圈,和張大春(作詞)、王偉忠(監製)、謝念祖(導演)等做了一部《賽貂蟬》,明年也將在文化廣場登台。
「我們各自努力、用力登山吧,華健很喜歡張大春的作品,他也不是為名不是為錢,而是為了開心。」李宗盛笑說,「我們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碰一下頭,看看都學了什麼,大家一起琢磨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