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這麼喜歡罷工,還拍了罷工電影……
魯曉芙,財經作家,旅居歐洲,以荷比盧為基地,從事全歐洲投資併購業務。
中國經濟已經國際化了,不了解歐洲,有時候,你就不了解中國。
歡迎關註:魯曉芙看歐洲。合作請聯繫微信:Xiaofu_Lu
黃馬甲行動席捲法國,為什麼法國人這麼喜歡罷工呢?
法國人確實非常喜歡罷工,而且還專門拍了一個罷工的電影,在嘎納電影節上映。
法國罷工是常態,保衛權益不容輕視
在法國,街頭抗議與罷工是非常習以為常的事情,甚至有人形容頻繁程度是「三天一罷工,五天一抗議」,就像今年年初發生的,法國鐵路罷工事件,許多不同運輸系統的工會,進行長期大規模罷工,使得法國各地交通進入半癱瘓狀態。
而法國最近因為上漲燃油稅,所引發的全國性大規模抗議「黃背心運動」,堪稱50年來最嚴重,除了造成交通癱瘓之外,也在抗議中造成數百名示威者、警察受傷,甚至有人因此喪生。
參與嘎納電影節競賽電影《全面開戰》,寫實地呈現了法國罷工、抗議的真實過程,講述無良企業不顧與勞工的五年保證工作協議,計劃關閉一間仍有獲利的工廠,導致1100位犧牲了獎金與加班費的員工突然失業,因此工會領袖率領眾人罷工抗議……
?
《全面開戰》電影劇照
「戰鬥的人可能會輸,但不戰的人,必敗無疑」
「就像下雨天一樣,抗議示威是法國首都,日常生活的正常特色。」
法國人對於自身權益的保障非常注重,只要覺得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就會不惜用抗爭的手段來爭取,因此明明生活在高福利的舒適社會,法國人的罷工抗議,仍然是一種常態,除了公共運輸系統之外,私人公司、商家和公家機關都會罷工,甚至有專門公布罷工消息的網站,以免使用者撲空。
法國的工會文化主張:「我們的目標是贏得權利,而不是錢!」絕大多數罷工的目的是增加工資、減少勞動時間、改善工作環境等勞工權利。電影的主角羅宏也不斷反覆地宣告:我們不是要遣散費,而是要捍衛我們的工作權!拒絕成為股東為了提高獲利的工具!
而電影開頭也引用了,很符合法國人民戰鬥精神的標語:「戰鬥的人可能會輸,但不戰的人必敗無疑」。
《全面開戰》電影劇照
勞工最終武器失靈?
法國人有著長期的革命傳統,這是法國罷工文化的源泉。同樣,法國有著健全的民主制度,在法國憲法中,明確保障人民的罷工權,只要感覺資本方威脅到自身權利,便可以請求工會、召集民眾對資本方抗議,這也是通過長期奮鬥才得到的。扛著無薪的壓力、部分民眾的指責,通過停止生產、造成資本方壓力,進而達成對等溝通,是勞工罷工的最終目的,也通常是勞工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最終武器。
然而,在電影的結局,這項武器失靈了。隨著時間推進,資本主義在市場佔據極大的優勢,資本方也有相應的招式,可以在勞方的抗議中得到最大利益。像是電影中資本方,提出更高的遣散費,讓部分工會成員動搖,造成罷工團體內部分裂;
或是使用「搭便車條款」,讓沒有參與工會或者抗議的人,享有抗議後所得到的成果(既然沒有去抗爭,也能享有權利,那誰還要冒著風險去抗議?),都是能夠降低工會影響力的手段。
而當最後的這項武器,也漸漸無效時,勞工該如何爭取自己的權利呢?也許,這是現在可以重新思考與討論的問題。
?
《全面開戰》電影劇照
抗議並非只為金錢,更為自身的權利
看完電影、或者是日常生活中,也許有人會認為,為什麼不拿錢走人?為什麼不去找新工作而是在那邊鬧?很多時候不置身其中的人,是無法理解他們的苦衷,很多事情並非表面上,顯現的那麼簡單。
像是在電影中,抗議團體面對的是權利被剝奪,主角羅宏說:你們當然可以拿著4、5萬的遣散費,五年後花完這筆錢後怎麼辦?在方圓50里內,都沒有工作機會你要拿什麼養家?而現在,我們爭取的是我們本來就擁有的權利,是我們本該每個月拿到的支票!
在中國,罷工示威是一件相對不常見的事情,甚至當有這樣的事件發生時,有部分民眾,他們會覺得自己的生活受到影響,覺得抗議者「不爽就不要干啊!」種種聲浪都會隨之出現。當然,法國與中國在文化背景,多方面來說都十分不同,加上多數中國勞工,對僱主的態度也比法國人「溫和」許多,我們對於罷工這件事,有許多的消極看法。
對於法國人來說,罷工、抗議是每個人爭取自身權益的一種方式,但同時也伴隨著一些風險(可能因此飯碗不保、或遭公司整頓)需要好好考慮。
小編認為,不管用何種方式,當自己受到不公待遇的時候,別讓自己權益睡著了。
編輯:萬徑 格式:黃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