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昌明,道德為尊:唐朝時期的道教(下)
正如前文所說,因為道門本身的思想與作用,以及唐朝李氏皇族對於道門的認可和政治上的需求,道門在唐朝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和超然的地位。
這也足以證明作為一個治國與修身思想以及本土宗教,道門思想與道教體現出來的積極與實踐的巨大作用,可以說與儒家一道是中華文明的根本承載與代表。
但是道門發展在唐朝也並非一帆風順,比如武則天周武崇佛時期道教的發展狀況,以及唐朝後期籠罩在道門發展歷史上的帝王服食丹藥事件的陰影。
如果不描述清楚這些東西,我們很難得到唐朝道教發展的全貌以及道門對治理國家與服食、修鍊等個人修行等道術上的根本態度與原則,還道教一個清白和真實的面貌。
道家思想在我國影響深遠(資料圖)
1
佛道之間——武則天與道教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也是唯一的一個女皇帝,雖然武則天時期因為她自身的需求,宣稱是彌勒轉世,開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道教,但是從根本上武則天創立的大周朝也並沒有改變唐朝一貫以來對道教的重視。
首先武則天在唐高宗在位時期,接受了「天后」這一個存粹的道教稱謂來彰顯自己的存在。
在唐高宗逝世之後,武后更加積極地從道教中尋求其存在的合理性,並且這種尋找自身合理性的存在活動從高宗在位時候就開始了,
武則天在高宗在位時就大力推崇一系列女性仙真,特別是老子的母親「玄妙玉女」。
武后如此做是因為在眾多的文化和信仰當中,唯有中華文化中的道教信仰女性與男性的地位基本上是相等並列的,沒有特別重男輕女的傾向,而是講求乾坤並立,萬物負陰而抱陽。
在調露二年,武后讓大學士崔融作紀念變成山中大石的夏啟之母的《啟母廟碑》的碑文,在皇家遊歷嵩山時立於嵩山之上。
弘道元年,在皇家祭祀嵩山時,男仙與女仙就平等對立受到祭祀,女仙中包括啟母和西王母。
高宗駕崩逝世之後,對女仙的推崇越加明顯,在文明元年,產生了玄女曾駕祥雲賜予武后金丹的說法,同年九月老子之母被加封為「先天太后」,在老君廟敬立尊像。
後六年,產生了武后是茅山派女仙紫薇夫人轉世的讖言,在垂拱四年,聖母顯靈預兆被發現,武后最終認可了自己「聖母神皇」的稱號。
武則天(資料圖)
儘管這一些武后的舉措中有自己個人的政治訴求在其中,但我們仍舊可以從中看出道家對於大唐深深的影響,哪怕是其中年號的指稱:弘道、文明、垂拱等,無一不是道家的稱謂。
直到後來,武后發現她越靠近道家,就越難以擺脫自己與李氏皇族的關係,難以凸顯自己的獨立性,從而轉向了佛教,宣稱自己為彌勒轉世,
推廣《大雲經》,但是這並不代表武后從此就遠離了道教,武后當政的年間,其實道教從未真正遠離。
首先最根本的,國家層面的各個祭祀仍舊由道教主導統治,從未改變。在泰山石刻的碑文中明確顯示武后當政的時期,是在皇家的要求下,道家的科儀在整個武周朝仍舊舉行。
其中潘師正的大弟子司馬承禎祖師被屢次招致朝廷。同時武后對道教其中一位仙人王子晉特別感興趣,從而對與王子晉所在的嵩山特別得優待,嵩山在武則天一生的宗教生活中特別的重要和突出。
在垂拱四年和天冊萬歲二年,武后舉行了嵩山的封禪儀式,並且在那裡修建了居所,儘管此時高宗已經不在了,這些完全是武后自己的行為。
在久視元年與大足元年,武后在嵩山居留,並且召見過道士胡法超。無論武后一朝在表面是如何的,
從武后實際行為來看,她對道門認可是很深的,特別是一些關係到皇室與國家命脈的祭祀科儀道教仍舊佔據著根本的地位。
可見道門在武周一朝仍舊處在不可撼動的地位。
道家提倡道法自然,無為而治(資料圖)
同時咸亨元年,太平公主的外祖母也就是武后的母親去世之後,為了安息母親靈魂得到安息,武后要求太平公主也是武后唯一的女兒以道士女冠的身份入道門為外祖母祈福,並且被賜予了兩座道觀。
從這件事情上我們可以看出武后無論是在個人的行為上還是庇佑王朝上面對道教始終不易的信任和尊崇。
2
煉丹術——大道與方術
在後世特別是現在的諸多文學乃至影視作品中,道士都被描述成了方士般的存在。
包括近年來大火過的《妖貓傳》以及徐克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中唐朝的道士都被醜化矮化成了只會使用魔術、幻術或者無效的符咒的一類江湖騙子的形象。
這種刻意醜化矮化道士的形象的行為從清朝一直延續到了現在,這種對道家與道門乃至中華文化刻意的扭曲與醜化的傾向是有其歷史原因被人刻意為之的,我們道門的弟子首先要對其警惕與抵制。
在道法中,我們要承認術的存在,自古以來禳災解厄,護國庇民都離不開術的運用,這是道家或者說中華文化自立自足,參贊天地的一種表現,是道門社會責任所在。
但是道教中的術是大道的一種外現,絕不是一種隨意可以使用乃至欺騙,無效的雜耍或者騙術。道術的運用首先要有師承,收取徒弟的時候首先也要考核個人品行。
道門順天行道,而由於大道有「慈、簡、不敢為天下先」等特質,道門弟子自身也受著天道承負的限制,道門的弟子一般都不能心術不正追求奇異,而是以大道修行為先。
道教認為僅僅靠煉丹無法獲得長生(資料圖)
同時道術的運用要受到嚴格的戒律限制,不能無故地損人傷物,而是以慈心下氣恭敬一切為準則。
道術的運用靈驗與否也跟道士本身的內修有密切的關係,而道士的內修也包括自身道德心性的修養,沒有一個常輕常靜的心態是很難積精累氣感通神聖的。
最後道術有很多種,其中最常見的以道教科儀來感通神聖禳災祈福,也有許多濟世行道的便宜之術。
所以真正的道門高道都是自我嚴格約束、慈心濟物、常年修持自身的高道,而其道法的運用必然要合乎天理,然後法隨令行,一般都是行之有效的。
並且由於大道無奇,淡而無味,和光同塵的原則,道門中人是不會追求奇異魔幻的法術乃至騙術,輕易示人博取名利。
在唐朝,道門高道對於道法的運用主要集中在為國家和民眾進行國家祭祀和個人的禳病、解厄、祈福上,有著非常嚴格的科儀章程和道門威儀,並且在歷史記載上有多次行之有效而受到朝廷的褒揚敕封的記錄。
所以在諸多在影視作品中出現的賣弄奇巧淫技、惑亂人心博取名利乃至純粹欺騙性質的所謂道士,並不是真正道門道士的形象,而只是一種江湖方士,是大眾對道門一種扭曲的想像而已。
同時我們不可迴避的是,因為追求長生而服食丹藥離世的帝王不在少數,從道門的煉丹之術出現開始一直到清朝都有帝王因為追求長生而喪失了生命,最後導致了大眾乃至道門中人對道教深刻的誤解。
修行要保持一顆清凈心(資料圖)
而唐朝後期也的確有幾個帝王因為服食丹藥求取長生而離世但是從本質上來說,這種勸誘帝王服食丹藥追求長生的方式並不符合道門的大道思想和治國修身的要求。
對於帝王而言,大道講求治國與修身並舉先治理好國家盡到帝王的職責與天地合其德之後,才能進行個人的修養和修行,就如同黃帝一般先進行了國家的治理,等到四海平定以後才上山求道成功。
所以歷代高道包括唐朝的祖師爺們對於帝王追求長生的要求,一般都對之以清心寡欲、勤政愛民、普施慈愛的大道治國理念進行勸導,絕不會勸導君王荒廢政務去一味的服食外丹追求長生。
其次外丹的煉製服食有一套非常嚴格的科儀,對於服食丹藥的人自身的修持也有很高的要求,
需要先盡人道積累功行才能真正的煉製丹藥成功服食成仙,所以外丹服食與修行是一個整體的修行與提升,而不僅僅只是外在物質的內服。
而一般的帝王都難以真正達到清心寡欲、積功累德的要求,最後導致了毀身滅亡的後果。
而最根本的一點在於,給皇帝煉製丹藥的一般都不是真正的道門的高道,諸多都是追求名利的江湖術士,博取了帝王信任之後以奇巧淫技謀求名利,這樣的事情在歷史上屢見不鮮,所以很難真正的成功。
這種不講求道德與個人修持而一味追求外求的例子在唐朝後期屢見不鮮,唐宣宗曾將道士軒轅召回朝廷命令其進行丹藥的煉製,
而軒轅則對之以要求宣宗皇帝與天地合德,不要一味追求丹藥的煉製,拒絕了宣宗的請求。
可見在道門中服食外丹首先的要求就是自我的修持和功行的積累,否則哪怕服食丹藥也沒有任何益處,更何況是一些江湖術士煉製的假的丹藥。
道教要求人節制慾望,提升德行(資料圖)
至此將帝王服食丹藥亡身之禍推諉給道門的言論可以休矣了,真正的高道從來不會去勸誘帝王服食丹藥進行修行的,而是大多都把重點放在道家國家治理思想、君王個人修養和帝王責任的傳播上——盡人道就是修行,盡到了人道就是天道了。
真正的高道和道門思想又何必把眼光放在一時且單一的丹藥服食上呢?!唐朝曾經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很繁盛的一個朝代,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
唐朝的開明、包容、民主以及物質、精神的極度繁盛是後世的朝代再也沒有企及的,而這其中道門的平等、自由、包容、慈愛的精神特質與這個朝代是及其契合的。
儘管道門在唐朝極大的繁盛,有其政治上的因素,但最根本的是道家思想與道教在治國與修身兩個方面幾千年來被印證的真實作用。
作為道門弟子和華夏後人,我們要撥開歷史的迷霧,看到道教曾經的繁盛,道門的本質,而不被後世的一些亂象迷惑而妄自菲薄。
道家思想和道門在上下五千年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時期都成為過主流的思想,而不是一直處在隱形的狀態,儒道互補,道家不僅對於個人修持,對於社會和國家的治理也有著根本性的作用,這一點我們是要熟知銘記的。
同時在唐朝道門繁盛中,我們也要看到堅守大道,追求自身修持與功德的重要性。不隨波逐流追求奇巧淫技,而是堅持樸素的修行。
以自身之力為自我和他人提供幫助,參贊天地才是道家的根本所在。而後世因為一些客觀原因延續到現在的對於道士、道門乃至華夏文明刻意矮化的行為,我們要用自己的行動和思想進行堅決地辨析和抵制。
從而振興道門和民族自信心的根本,傳承延續道門與道家的思想,成為一個不自迷的真正的修行者。
(編輯:見石)
聲明
※凝雲作篆兆天象 陰陽消息化雷電
※良知本體 真正的長生不老丹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