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電子書包推廣 廉價平板高價賣強制家長採購誰之過

電子書包推廣 廉價平板高價賣強制家長採購誰之過

近年來,電子書包作為教育信息化的一個重要手段在全國許多城市的中小學中進行著大力的試點和推廣。但是無論是家長和一線教師群體,對於電子書包的討論和爭議一直不斷。從對成績的提升是否有效果到電子書包相對不菲的費用,還有對學生視力的損害等等。據筆者了解,今年以來,筆者所在的杭州不少初中推進電子書包的力度有增無減,但是無論是在家長會上或者是在班級群中,家長們疑慮和反對的聲音也一直沒有停,我們不禁想問,電子書包究竟有何魔力,讓眾多學校不遺餘力地推廣,而家長們的疑慮又在哪裡?

電子書包推廣 廉價平板高價賣強制家長採購誰之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目前杭城中小學大力推廣的電子書包,在學校發給家長的宣傳資料上是這樣描述的:這是一款專門用於教學的專用平板,定製學習系統,不能上網、更無法玩遊戲和做與學習無關的事。而且提到了電子書包的諸多優點:1.豐富而高質量的資源;2.諸多有效的功能,自動收集錯題和再次訓練;3.即時的監管和教育,作業信息的電子化傳輸和批改;4.蘊含著挑戰、分享、協作、展示、獎勵等因素,讓作業更富趣味性。從宣傳資料上可以看到,電子書包的相對於傳統紙質課本、教輔和課堂在智能化、信息化和交互性上有著明顯的優勢。那麼擁有這麼多優勢的電子書包到底效果如何?

儘管電子書包從在國內的試點到現在已經有近七八年,試點和使用的學校遍布全國各地,但是從網上公開的資料看對於電子書包使用效果,特別是成績的對照提升等可量化的科學數據研究少之又少。電子書包作為一個全國大範圍大規模鋪展開的教育變革,竟然找不到一個對不同學科、不同水平學生的使用效果的權威對照實驗數據,這樣的推廣很難不讓家長們產生疑慮。

電子書包推廣 廉價平板高價賣強制家長採購誰之過

而電子書包的採購方式和品牌、型號、價格等因素也是家長們詬病的地方。就筆者所在的杭州,許多學校推廣的電子書包型號是定製三星的P355C平板電腦,帶智通雲教育系統一套,給出的價格是2500元每台,以及每年360元的軟體維護費,部分學校為租用,部分為購買。三星P355C的配置是高通的驍龍410處理器,2G內存和16G容量,8英寸屏幕1024*768解析度,這樣的配置說實話有些寒酸。有不少學生和老師都提到打開軟體都要半天,解析度很低。而天貓和京東該型號有銷量的商家價格基本在2000到2200左右,參數和價格橫向對比ipad或者國產華為等品牌的平板,都有明顯的劣勢,而且在天貓和京東銷量非常之少,也間接說明這款平板的性價比嚴重偏低。這樣採用一款性價比很低的平板做教學軟體的封裝,沒有給家長們任何選擇的餘地,引起家長們的情緒反彈是很正常的,更何況還是有那麼一部分學生的家長生活並不寬裕。

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公布浙江省2018年度政府集中採購目錄及標準的通知》,定製開發的教育信息化工程輔助學習資源、定製開發的教育教學軟體應納入省教育廳部門集中採購,但是筆者沒有能找到任何有關這款電子書包進入集中採購目錄消息。而學校的做法也相當巧妙,家長們需要將錢直接打給教育公司,避開了學校的這一環節,也就避開了政府採購的相應環節。

電子書包推廣 廉價平板高價賣強制家長採購誰之過

而部分學校在整個電子書包的推廣中有顯得過於的積極,從讓老師傳達相關的通知,到召開家長會進行進一步推介,再到組織座談會讓家委會在班級群中繼續發聲,學校既然在採購上選擇了置身事外,卻在產品推介上積极參与,即使確實是因為電子書包對學生的學習幫助巨大,也難免會讓家長們誤解。

一個更讓家長們擔心的是,電子書包的使用會有害於學生的視力。大量的研究和有效的數據都表明長時間的使用電子設備對少年兒童的視力有著很大影響,而目前電子設備本就普及,在家庭中,手機、平板、電腦、電視等等都多多少少會接觸,再加上學校中又要盯著平板電腦,許多家長就曾在網上表示:"效果如何不知道,但一學期用下來視力絕對下降毋庸置疑","這主要還是擔心孩子們的眼睛啊,你說現在大部分孩子以後都會近視,可是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晚點兒再戴上眼鏡,甚至不戴眼鏡呢。"

在今年8月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我國學生近視呈現高發、低齡化趨勢,嚴重影響孩子們的身心健康,這是一個關係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問題,必須高度重視,不能任其發展。指示有關方面,要結合深化教育改革,拿出有效的綜合防治方案,並督促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抓好落實。強調,全社會都要行動起來,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電子書包推廣 廉價平板高價賣強制家長採購誰之過

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8部門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方案》中提到要科學合理使用電子產品:學校教育本著按需的原則合理使用電子產品,教學和布置作業不依賴電子產品,使用電子產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原則上採用紙質作業。許多學校在推廣電子書包時也強調了使用時間不超過三分之一,剛好卡在了《方案》的上限。

電子書包的有利有弊,有不少的學校、教師和學生都覺得電子書包效果顯著,也有部分一線教師和學生反應效果一般。這可能會和學生本身的基礎水平,學習習慣等有著一定的關聯。而電子書包所能提供的知識擴展和信息化正如最近很熱的文章《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一樣,通過教育的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育公平和教育進步。但是教育信息化,是有力的教育手段而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不能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這樣就倒置了本末。

但是正如網上對於《這塊屏幕》這篇文章的一些爭論,焦距在了文章的數據上:網校學生北大清華錄取率和高校定向扶貧帶來的影響。可以說,真實的數據才能讓人相信一個事物的成果。一個好的東西,是不怕在陽光下推廣的,是可以用科學的數據說服大眾的。同樣,即使一件對學生和教育行業都有利的事情,也需要一個合規合理的流程和處理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流 的精彩文章:

華芯通PPT吊打英特爾 商業前景慘淡
國產22nm光刻機通過驗收 打破國外壟斷

TAG:鐵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