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脂肪厚的人智商高?聰明人人手一份的「脂肪攝入指南」

脂肪厚的人智商高?聰明人人手一份的「脂肪攝入指南」

動不動就嚷著減肥的你,是不是聞脂肪色變?

無論吃飯還是買零食,一定要反覆掂量標籤上的脂肪含量,覺得哪怕多攝入一點都是非常「罪惡」的。

事實上,你減下去的可能不只是脂肪,還有智商。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專家為脂肪「平反」,教你如何健康地攝入脂肪。

受訪專家

中國營養學會前理事長 程義勇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營養科主任 方玉

脂肪的「黑化」之路

從化學成分上來說,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構成的「三醯甘油酯」。生活中,到處都能見到它的影子,比如案板上的肥肉、菜肴中的油脂、還有小腹周圍的「游泳圈」……

人們習慣性地將脂肪和肥胖捆綁在一起來看,於是脂肪被貼上了屈從懈怠、愚鈍無知的負面標籤。

脂肪最早被曲解,源於古希臘思想家亞里士多德和古羅馬博物學家老普林尼。他們一致認為,無論雌雄,肥胖的動物更容易不孕不育,此後脂肪便和不育產生了聯繫。

另外,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為代表的人認為,松垮的贅肉是軟弱可欺的表現,胖人的精神意志由於其肉體的柔軟而更易屈從。

西方古典文化中,脂肪還被看作一種使人變笨的物質,肥胖的人也被賦予愚蠢、麻木的形象。

近現代,臨床研究發現,高脂飲食和肥胖可能誘發高血脂、心臟病,甚至是癌症。健康產業為了銷售產品,拚命地妖魔化脂肪,對它的恐懼滲透到每個人的內心深處。

近年來,減肥熱潮一直在我國大行其道,即使不胖的人也加入了瘦身大軍,特別是年輕女性,追求骨感美的心理及其強烈。

你的健康離不開脂肪

成年人的體脂率正常範圍是女性20%~25%、男性15%~18%。機體需要脂肪維持生理功能,如果缺乏,將導致一系列問題。

「脂肪讓生命更頑強和美麗,卻承擔了太多偏見,人們亟需打破對它的刻板印象。」

維持能量平衡

當能量攝入超過輸出時(吃得多動得少),脂肪組織會將多餘的能量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儲存在脂肪細胞的脂滴中。

如果遇到長時間無法進食的情況,這些甘油三酯會被分解為可以供應能量的脂肪酸,通過血液運輸給需要能量的器官。

在人類的進化中,吃不上飯是常有的事,倘若沒有脂肪這個「能量的倉庫」,人類恐怕無法生存和繁衍。同樣道理,在臨床上,那些體脂率高的癌症重症病人,往往比體瘦者活得更長。

脂肪可以分為白色脂肪、棕色脂肪及米色脂肪。

白色脂肪大多位於皮膚下面或內臟周圍,用於儲能、保溫、潤滑、減輕內臟震蕩。

棕色脂肪大多分布在鎖骨和脊髓周圍,主要功能是產生熱量,維持體溫。剛出生的嬰兒棕色脂肪最多,以幫助其適應比子宮內寒冷的外界氣溫,長到成人後,棕色脂肪便會消失殆盡。

目前,對米色脂肪的研究不太充分,它隱藏在白色脂肪中,當遇到寒冷等刺激時,能像棕色脂肪那樣產熱。

構成身體細胞的重要成分

尤其是大腦、肝臟、腎臟等器官。在大腦必需的8種營養素中,脂肪位列第一。而在大腦中60%是由脂肪構成,主要用於生成新的細胞膜和維護已有的細胞膜。

智力發育尤其需要脂肪,脂肪還能阻止衰老帶來的大腦退行性變化。此外,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等營養成分是脂溶性的,膳食中的脂肪能幫人體吸收它們。

近年來,脂肪在醫學中被挖掘出更多的價值。比如,脂肪移植已成為乳腺癌患者切除乳腺後再造乳房的主要形式。這一技術也被廣泛應用於整形美容領域。

脂肪幹細胞技術的發展,還讓脂肪成為「液體黃金」,被人們儲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2011年,世界第一家「脂肪銀行」就在美國成立。

聰明人這樣吃脂肪

如何趨利避害,發揮脂肪的健康益處,同時控制它的負面影響呢?營養專家給出了建議。

有區別地吃脂肪

脂肪分為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

豬油、黃油、牛油、椰子油、棕櫚油中飽和脂肪佔比較高,其耐熱性較好,常被用來加工面點、煎炸食品,打造酥脆口感,但所含膽固醇較多,過多食用不利於心腦血管健康

不飽和脂肪分為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前者是橄欖油、茶籽油的主要成分,適量攝入這類脂肪利於降血脂、抗血凝、延緩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

亞油酸是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典型代表,多存於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小麥胚芽油,利於降低血液膽固醇,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切勿盲目減肥

國際上推薦用「體質指數」(BMI)衡量一個人的體重是否健康: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正常範圍是18.5~23.9,超重為24~27,肥胖為28~32,高於32即為非常肥胖

體重超標人群應管住嘴、邁開腿,吃肉時優先選擇低脂肪高蛋白的蝦仁、去皮禽肉等,注意控制肥肉、食用油等高脂食物的攝入。

即使體重不超標,有些人的體脂率也很高,甚至存在脂肪肝等問題,需引起重視。

體重和體脂率正常的人,過度減肥可能造成女性月經失調、皮膚黯淡、頭髮枯黃。

本期編輯:鄧玉 本文作者:生命時報記者趙珈吟

覺得文章不錯?別忘給生命君點個贊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我們的偶像接二連三地去了,冬天真是老人的「奪命坎」?
低血糖有7個發作時刻,醫生送你一套「升糖指南」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