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八卦定丹修鍊法,充分利用晚間睡眠時間來修鍊!

八卦定丹修鍊法,充分利用晚間睡眠時間來修鍊!

睡功,融百家功法為一體又自成體系,在各門功法中獨樹一幟,形成自身獨到特色。

睡眠,在人的一生中占生命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人對睡眠是發自本能的需要,具有特殊的感情。就練功而言,古人說道:行、站、坐、卧,不離這個。就是講練功的體系各個方面皆有其功,可以對應不同年齡、身體素質差異及各階層各方面人士練功的需要。對體質較好,起居行為方便的人,行、站,坐皆可行功。然而尚有身體較虛弱,甚至卧床不起者,則不便矣。於是睡功彌補了這個缺憾。

無極八卦睡功大成法,又稱為八卦定丹修鍊法,是一種修鍊氣與養氣結合的身心修鍊法門,具有溫養正氣,防病治病,強健身心,養生益壽,增長功力,開發智慧,激發特異功能等效果。其練功方法極其簡便,人人可行。

修鍊無極八卦睡功大成法,可以解脫現代人因工作繁忙勞累,沒有一定時間來進行養生保健的煩惱。對病患者來說,它是自我除疾強健,煥發生命活力的手段。對用內功養生者和立志到達修鍊彼岸的同道中人而言,無極八卦睡功大成法則可成為增長功力、啟迪智慧、開發功能、提高帶功傳功能力並感悟內功修鍊真諦的重要方法和方便途徑。

無極八卦睡功大成法,充分利用晚間睡眠時間來練功保健開慧。人之所以要進行睡眠休息,是需要通過睡眠來使消損的精力重新得到恢復。這種精力之恢復,內功術語謂之「神氣相抱」。無極八卦睡功能促進神氣相抱而極好地恢復精力,並能自動調節精、氣、神,完成內功的性命雙修效應。

人在床上睡眠時,全身放鬆,體態舒適,達到內功修鍊最基本的要求,已是進入內功修鍊狀態的理想體式。這時運用正確良好的意念,按功法觀想定住一點,呼吸自然平穩均勻,心緒輕鬆愉悅,氣機調和進入睡眠狀態。

這時的睡眠,是按功法注入了修鍊內容和良好意念,帶功入睡的睡眠。帶功入睡後,真氣從丹田開始溫養,繼而開始充盈全身,按人體經絡走向運行,漸而形成河車搬運之法。同時,又驅邪扶正,自然攻克病灶,滋養五臟六腑,自然無為中達到健身、卻病、結丹等目的。

睡眠與練功合而為一,鍊氣與養氣完美結合,利用大圓滿八卦圖象自動修鍊而精、氣、神並煉,性命雙修,乃是無極八卦睡功大成法獨有的特色。

無極八卦睡功大成法是一種天人合一、身心合一修鍊法,使自身先天八卦和宇宙先天信息相通,近於「無為」大法,信息深廣,直證無極、太極境界。所以許多人一練此功法,就得到強烈的健身治病效果,同時開發了透視、遙測、遙控等種種特異功能,並能為家人治病、護顧親朋。

這是一條養生捷徑,是一門全息對應、安全可靠又出功迅速的功法。是張健平上師多年修證上古八卦秘法,經研究後創立的正法、善法,快捷方便的上乘妙法,學者可以在我們指導下進一步深入修鍊,得到圓滿的內丹成就和光明的境界,得之者應自己珍惜此深緣福分,立志並堅持修鍊。

後天八卦周天卧功

後天八卦周天卧功,又稱為八卦周天睡功、後天八卦返先天睡功。它是依人體真氣運行主竅位,結合後天八卦圖象所定方位與人體八卦的對應相合之竅位,通過意守來煉精化氣,鍊氣還神等,逐步達到自然地通大、小周天,使鍛煉者由病狀而康復,由體弱而健康強壯,心性逐漸平和,從而陰陽平衡、水火既濟,促使人體功能從後天返還先天。

簡而言之,練習後天八卦周天睡功,能修補人體能場與體魄。它是古代氣功一般的入門之法,凡是體質過於虛損,體力勞動者,或者體力勞動不足者,都應該先修鍊此方法,經過煉精化氣、鍊氣還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四個階段,返回到無為之道,合於先天八卦。

卦象與竅位

乾(天),會陰穴。(乾三連)

坎(水),命門穴。(坎中滿)

艮(山),肺俞穴。(艮覆碗)

震(雷),大椎穴。(震仰盂)

巽(風),玉枕穴。(巽下斷)

離(火),祖竅穴。(離中虛)眉心間。

坤(地),膻中穴。(坤六斷)

兌(澤),下丹田。(兌上缺)臍下1.3寸,向內1.5寸。

方法:

睡眠時,選擇一種喜愛的卧姿,以卧著舒適安穩,又能專註於所意念的各竅位為合適的睡姿。

睡姿的四種卧姿,即正卧式、側卧式、自然卧式和無極卧式。具體做法見第一節無極八卦睡功中所述。睡好後,舌輕頂上顎。

初練者一般以仰卧式為主,以利於意念觀注。

調好睡姿後,兩手隨意安放,將意念注視全身上下,從頭到腳,慢慢放鬆三次,使身體松,精神松,內臟骨骼松,這樣放鬆後就開始意守。方法為:

01

意守會陰穴的乾卦,待其猛跳動一次,繼續守住,等其第二次跳動後又等待其第三次跳動,當第三次跳動後,轉入意守下一竅位。即行第二步。

02

意守命門穴的坎卦。待命門部位有相應感覺,並有擴大之勢時,方轉入第三步。

以「道」相通,未來世界宗教革新(人類和諧共存)綱要性探析

首先闡明,人類存在「概念固化」的共性弊端——人為設定一個概念,就概念而概念,限於概念之中,錯失對事物真相和自然大道的完整認識與實踐,不能有效解決實際問題。

以此,對待「概念」 應當遵循「立足本原,著重內涵,與時俱進,動態變化,解決問題,實事求是」原則。本文「宗教」及「道教」概念即如此,並以道教思想為基——大道相通,就未來世界宗教革新(人類和諧共存)進行綱要性初步探析,體現出「道」本身「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無所不在」的內涵特徵以及宗教「繼承傳統、與時俱進、生存為本」的革新觀,簡述如下:

1、科學、民主是歷史進步的產物,和諧、自由是人類永恆的追求。但是,歷史今天,人類生存面臨重要問題:人本侵犯自然,物慾腐蝕心靈,多元各自政,信仰錯亂方向……使得科學脫離人文,民主徒有虛名,和諧無從奠基,自由異化泛濫……人類生存所有問題歸結起來表面看已經造成「天怒人怨」,實質則為「心靈劫難」。

2、宗教以探尋宇宙、生命、社會真相為本——唯有發揮宗教心靈導向、化解及撫慰作用——教化心靈,啟發智慧,鼓勵自由,約束放縱,消除愚昧,拯救狂妄,與政治、法律等社會諸多機能協調統一,促進構建人神共治,才是人類社會最終出路。但是,宗教內涵與形式兩方面同時需要傳承革新,與時俱進,以體現人文與科學、精神與物質、信仰與修鍊、智慧與道德、治國與平天下相統一,而辯證處理宗教「教化」、「教會」及其與社會、國家、民族對應關係,探求並致力於實現人類生存之身心自由。

3、「人神共治」不同於歷史上狹義宗教凌駕於政治之上的政教合一,而依據信仰、修鍊與秩序管理的統一進行設定——立足自然整體觀,既是原則,又是方法,還是目標,在精神純美與世俗需求之間建立平衡,實現人自身、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也就是說,以人、神、自然共同智慧立足解決人性弊端,實現信仰、修鍊、道德、良心、法律、秩序、民主、制衡等一系列社會目標的完善管理。

4、無論個體的人,還是社會群體,唯以「天、地、人」三道(規律、原則、方法)制衡才能夠實現「人神共治」——「天道」代表心靈(心性)修鍊,符合自然大道,「地道」代表不同地域、民族、國家歷史傳統,「人道」代表當前社會世俗需求。遵從三道統一,使得人類在滿足世俗需求和拯救靈魂之間建立平衡能夠實現。

5、面對人性「概念固化、執偏概全、慾望過度、元氣損耗、言行不一」的共有弊端,人類遵從三道統一即在真理與邪說、正義與邪惡之間做出選擇和平衡——培本固元,扶正祛邪,造福人間,減少災難,體現出天有好生之德。

6、當前宗教及整個人類出現問題積弊已深,非「多元一統」不能解決問題。多元化的思想混亂——「百家爭鳴」時代如何實現「一統」?唯有宇宙之「道」貫通天地,貫通萬物,貫通多元化思想,衝破概念固化,萃取內涵實質——實施革新,才能夠在人類文明的繼承中糅合當今成就得以實現——既尊重生命個體、各文明及宗教「多元」存在,又使生命個體、各文明及宗教回歸(遵從)同一大道真理,並且在一定範圍內實現民族、國家或共同體的「一統」。否則,各自站在自我立場,各自服務自我利益,只能導致意識形態和社會秩序的混亂。

7、革新在於應用。應用在於適宜。適宜在於立足現實,體悟大道,傳承歷史,糅合文明,開拓進取,不拘一格,相對圓滿有效解決人類當前及未來存在問題。

8、道教以宇宙之「道」為最高信仰和教化依據。「道」做為萬物誕生的本原,不僅是意識形態的概念存在,而且是超越意識形態的客觀獨立存在——其前者存在遠遠不能夠真實反映後者,決定人類現實問題永遠需要不斷調整、補充和完善。所以,「道教」做為現實生活中的一種客觀獨立存在,遠大於概念存在,不應被概念束縛和局限,而立足真實體驗及當前狀況,並以歷史傳統為依據,做以調整、補充和完善。

9、道教即中華祖先以「道」的理念賦予子孫後人(龍的傳人)之教化,包括狹義道教——具有特定教義、教規、儀程、團體性質與廣義道教——具有民族、國家意識形態實施全民教化性質的統一。史實證明,道教源自中國遠古文明,自盤古開天至三皇五帝以來形成整個中華文明史「道統」傳承——正是中華民族早期祖先對「道」的天人合一的實踐、認識與教化,才形成並維繫中華博大文明。如果脫離狹義與廣義道教的存在,中華民族及文明將不復存在。以此,完整、真實的道教概念與「無神論」及社會學者通常所謂「道教」概念有本質差異,前者認為道教由中華早期祖先人神直接溝通直接創立並演變,後者則狹義認為由張道陵創立,並是人類意識形態的產物,形成對道教的割裂認識。

10、世界各宗教、人類各族群、宇宙各萬物以「道」為存在根本和演化,順則生,逆則亡。「道」的實質即具有「陰、陽」兩種相對屬性平衡一體的混元真炁(氣)——同時具有物質、能量、信息(靈性)的統一,造化生成萬物,化身宇宙至尊,世界各宗教、人類各族群、宇宙各萬物依據不同體悟對其稱謂不同,如「盤古、盤古老祖、鴻君老祖、玄天老祖、皇天老祖、元天真人、天真皇人、無極老祖、無極老母、無量天尊、祖始爺、老天爺、天帝、上帝、真主」等,凡蘊含「開天闢地創世紀、宇宙永恆至尊大神——造物主」之稱謂,概指其也——智慈兼備,威儀大方,法力無上,人神共仰。人類信仰其,與其能量和智慧溝通,既祈保平安,又實現心靈回歸終極價值,等同追求與遵循自然大道——高揚真知與慈善(順從自然規律),力挽無知與卑劣(違背自然規律),體現出信仰與修鍊、科學與人文的統一,具有教化及拯救人類普世價值。

11、道教對混元真炁具有獨到而系統認識,認為混元真炁不僅孕育造化最初生命盤古,而且對於「開天闢地」起主導作用,稱謂「先天元炁」,《道德經》描述為「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天地生成之後陰、陽二氣交合形成「後天元炁」,《道德經》描述為「三」,具有誕生生命萬物的本原能量和信息,稱謂「靈魂」——靈魂元炁相對宇宙而言屬於「後天」,但相對生命肉體而言又屬「先天」。同時,生命肉體由父母陰、陽精氣物質交合之元炁(受精卵)孕育生成——兩者「元炁」對於生命體而言同屬「先天」,共同構成生命體具有能量與智慧的本質存在和有機運轉。但是,大多生命體失卻清靜心,不認識生命本質與修行,對於元炁只知用而不知節,更不知養,造成身心疲憊,愚昧昏沉,害己害人,苦不堪言。另一部分生命體心態清靜,靜則陰陽平衡合於元炁特徵,元炁得以節、養,生命體獲得運轉必須的能量與信息(靈性、智慧)。以此,以提升靈魂能量和信息的修鍊稱謂「修真」,修到一定程度即所謂「明道」或「得道」,並以炁的是否充足反映出「道行」高低。

12、人類戰爭、衝突不僅發生在同一宗教與文明之內,而且發生在不同宗教與文明之間,反映出人類本身對絕對永恆「大道」真理認識及實踐的局限性與悲哀性,同時反映出人類所認識及實踐的永遠只能是相對真理,即世界各宗教、人類各族群、宇宙各萬物永遠不能代表絕對真理,唯有宇宙至尊能夠代表,但其隱於無形,從來不曾直接臨世,僅以派遣使者方式傳播文明,形成相對真理。以此,對「道」的虔誠、虛心信仰和修鍊必將成為全人類共有課題(任務),而使得人類有神論、無神論以及各宗教信仰、修鍊者走到一起:同根同源,道炁相連,感應無形(大道),實踐有形,克服小我,存異求同,共同謀取和諧生存最大福祉。

13、宗教以「人、神」共同存在為存在——依據「陰陽互根、對應並存」原則,人的靈感反映來源於神,有什麼樣人就有什麼樣神。反之亦然。人、神表現為同一生命本體的「陰」、「陽」形態。由於「陰」、「陽」形態不同,人、神以「靈魂感應」、簡稱「靈感」溝通。「靈感」來自於個體的人的靈魂反映,與個體的人「道行」——真實反映「道」的能力有關,僅代表個體的人的認識。以此,神既是客觀獨立存在,又是人類意識形態的反映——人即神,神即人,人、神既獨立又統一,辯證表現為神支配人,人體現神。而可以說,一個人、一個民族的文明與智慧代表其人、其民族之神的法力與智慧——在世界範圍,神不是永恆唯一的概念,而具有民族性、宗教性、歷史性。不同宗教信仰的神,與不同民族或人群有直接文明淵源,或有一定血統淵源。同時反映出,人類文明複雜歷程代表神界複雜歷程——神界與人間大致對應。也就是說,人、神雖然「意識形態」和「生存方式」不同,但是共同遵從同一「大道」真理——只有「大道」永恆,人、神以「道」相通,共同遵從。

14、在世界範圍內,一定意義可以說,神話傳說或宗教神學誕生一個民族,或者說,一個民族如果沒有神話傳說或宗教神學,就沒有傳承生命力!而值得自豪的是,唯一僅有中國「盤古開天地」神話傳說或道教神學具有思想性、邏輯性和系統性的完整統一,反映中華文明對於世界(宇宙)本原高度認識,成為世界上唯一未曾斷線的文明。因此,中華民族無論將盤古做為「中華根祖」景仰,還是做為「天帝至尊」景仰,都具有「法力無邊,智慧無上」史實依據,使中華民族自尊、自強、自信、自豪、自責、自勵,屹立世界東方。以此,道教「培本固元、扶正祛邪、獨立自主、和平共處、以己為本、以外為用、本用結合、和諧共存」 思想,稱謂「道德文明」——不僅以「道」的真理認識直接轉化為科技與文化藝術生產力,而且以「德」的人文實踐直接決定社會和諧與進步發展,謀取實現人類生存身心自由,樹立人類文明典範。

15、客觀而言,地球生命、包括人類如何誕生及確切誕生時期,今人難以考證。也就是說,沒有充足理由斷定人類是地球最初及永恒生命——以及萬物之靈。但是,可以斷定,人類是自然界諸多生命曾主宰地球之後優勝劣汰——「合道則生,背道則亡」的成就——反映出天帝造化萬物,並選擇遵從其旨意的不同生命主宰地球。以此,可以說,只有人類誕生之後,才有人格化的天帝存在。如果人類違背天帝旨意,必然有其他生命以「道」的原則和方法取代人類主宰地球,人類或者不能夠存活,或者任由其他生命支配和奴役——既是天帝旨意,又是大道選擇。

16、依據能量不滅定律,如果人類不能夠存活地球,則靈魂必然向其他時空轉化。如何轉化?能量及智慧低者,轉化地球,為其他生命(邪靈動物)所主宰。絕非虛言,現實生活「邪靈」附體禍害人類事例——各類精神病、頑固絕症、流行疫病等比比皆是。只不過人類主宰地球,這種事例還相對屬少數。另如人類歷史上暴政者,除自身邪淫外,受「邪靈」支配造成人類大範圍劫難。只有提升靈魂(元氣)能量和智慧,向地球以外適宜生存的時空轉移才是出路。以此,人類有生必然有滅,沒有絕對永恆,人類生存唯一重要意義在於立足世俗需求實現靈魂升華,相對實現身心自由。

17、本質而言,人類劫難唯一歸結為心靈(靈魂)劫難,元氣耗散,不知亦不能回歸,墜入「邪氣」侵襲苦海之中,非天帝所代表正神拯救與自我修鍊不能免除。所以,人類虔誠信仰天帝(及神界)價值和意義在於人類以「心靈回歸——清靜」方式獲取造化人、神共同的本原——元氣(混元真炁),以修持生命必須的能量及智慧。接下來,人類又持續以「陰陽平衡」為特徵的元氣相對持久維持心靈清靜,提升道德素養。所謂「人不遠道,道不遠人」,以實現「我生存,眾生亦生存;我自由,眾生亦自由」,而實現人類生存(和諧秩序)良性循環。以此,體現出(宗教)信仰與(元氣)修鍊的統一,具體表現為天帝教化,啟發智慧,清靜自然,節制慾望,化解仇恨,寬恕博愛……

18、關於正、邪——天道循環,宇內沒有絕對存在——「正、邪」只是概念上的劃分和相對存在,正中有邪,邪中有正,正、邪象徵生命或者事物生長、化育及衰敗、消亡自然規律的內在因素及表象存在,並且相互轉化,對生命存在或事物運轉發揮相互依存重要作用——現代科學證明有「正、反」物質同時存在。對生命體而言,正、邪有內外之分。並由於生命存在「有誕生必然有消亡」自然固有規律,邪氣通常不同程度勝過正氣,以邪氣佔主導,所謂「十人九邪」。這是任何生命包括人、神不可完全扭轉的。只有發揮人、神做為主觀能動性,修養補充先天元氣,才有可能相對改觀——人、神元氣充足,代表其「道行」或者說「功力」高深,也就是說元氣造化萬物、所固有陰陽平衡「清靜」的能量和靈性相對較大,大於人體內邪(氣)與外邪(氣)總和的能量及靈性,而使正氣暫時勝過邪氣,即正氣上升,邪氣下降,使生命體身心相對逍遙自由。以此,即便是神、更何況人唯有修持元氣、超越「正、邪」才能相對持久實現身心自由,而擺脫或延緩正(神)轉變為邪(魔)的生死輪迴。

19、宗教對人類生存發揮重要積極作用。但是,不可否認,(由於人性弊端)人類在宗教信仰過程中始終不可避免存在「不求真而信,不務實而信,不全面而信」—— 「迷信」及宗教異化變質問題。也就是說,迷信及異化不是宗教本質,而是宗教產生、傳播、信仰過程不可避免的衍生品——有正信必然有迷信,有正統必然有異化,宗教必然存在某些不完善以及敗壞聲譽的諸多事例,或使宗教脫離「教化」內涵實質,僅存「教會」外在形式,產生「偽宗教」或不完善宗教,或嚴重發展到宗教對立面,產生所謂「邪教」——具有「精神鴉片」——欺騙性及偽科學性特徵,極大傷害人類信仰情感及需求。以此,世界任何宗教都存在宗教本身的兩大派系或者說兩大屬性:「正教」與「邪教」,中國神話作品《封神演義》所謂「闡教」與「截教」——其不是某一宗教稱謂,而是宗教本身「正、邪」兩大屬性的相對概念,核心問題在於是否遵從大道真理。

20、宗教代表不同地域文明及相對真理。世界宗教衝突的主要原因在於對信仰(宇宙)至尊的割裂認識與專制獨斷——「唯我信仰才是真神,唯我信仰才是最高」。同時,正是由於交流傳播過程中「反客為主」的狀況激化與挑起宗教衝突。

21、世界上任何一個宗教(只代表地域文明及相對真理)都不能獨立解決世界問題。世界宗教和諧共處在於遵從道德文明:培本固元,扶正祛邪,獨立自主,和平共處,以己為本,以外為用,本用結合,和諧共存——體現出人類為同一「大道」所生、世界宗教和諧共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22、世界宗教「闡教」派系需要交流合作,條件成熟時召開「弘揚大道精神,樹立宗教正信,共謀人類福祉」世界宗教大會,承擔世界宗教和諧共處主導責任。

23、宗教信仰者以信仰與修鍊的統一,人神溝通,道炁相融,追求自由而無時無刻不自由,消除愚昧而無時無刻不愚昧——永遠是「道」的謙卑信仰、修鍊者。

注意:意念觀照命門時,肚臍有呼吸之感應,臍部的呼吸采聚真氣,直接貫注於命門,其勢極強勁。這時,千萬要把意念觀照點放在命門的坎卦,不要因肚臍部的強烈感應而轉移了意守竅位。

03

意守艮卦肺俞穴(夾脊部)。待背心夾脊有相應反應後,轉入第四步。

04

意守震卦大椎穴。

05

意守巽卦玉枕穴。

06

意守離卦祖竅穴。

07

意守坤卦膻中穴。

08

意守兌卦下丹田。

如此意守,重複第一至第八步意念觀注內容,直到睡著為止。早晨欲起床時,先收功,後起身。

收功前,先按上面意守步驟第一步至第八步快速意念一遍。定氣于丹田,方行收功。

收功分簡易收功和定氣收功兩種

簡易收功法:雙掌合什,迅速想一下氣歸丹田,再用雙掌相疊,輕按一下丹田即結束。

定氣收功法:雙掌合什,降於下丹田,將雙掌分開,掌心向內。男性以左掌心貼於腹部,右掌心貼於左掌背;女性以右掌心貼於腹部,左掌心貼於右掌背。屏息,微提肛,雙掌繞丹田轉36圈,男性由右經上往左下繞轉;女性自左經上向右下繞轉。繞圈時用意不用力,圈由大到小,轉速由快到慢,最後寂靜不動。收功結束。

注意事項 :

1 、兩手隨意自然安放。舌尖在開始時輕頂上顎(天堂),謂「搭鵲橋」。但睡眠中就隨意自然安放,要以順應自然為要。

2 、可能僅意守一竅或幾竅,人已熟睡。均無關係,睡醒時接著守竅即可。如已不記得轉至何卦何穴,可以隨意守定一卦,再隨次序移轉即可。

3 、練功開始時,意守會陰乾卦,一定要待會陰有跳動反應方可開始轉卦。如有的人感到從乾卦開始有不適應感覺,也可以任從一卦一竅開始意守,以自然舒適為選擇標準。

4 、所有的感覺,是指跳動、熱、麻、脹、重、輕、沉、竄動、氣流旋轉等等反應。開始時,一般在意守部位,隨著不斷練功,就會由點而至線,形成小周天河車搬運,繼續堅持鍛煉,就能由線而發展到面,形成貫通大周天運行之功夫。

5 、後天八卦周天睡功,是練氣與養氣結合的無極八卦方法。睡眠之中自然養氣,氣歸各竅位滋養五臟六腑,觸發生機,煥發生命活力,修補後天虧虛殘缺,具有健身之顯效,又無任何偏差弊病(因偏差往往是養氣功夫不足,氣不歸竅,不能用以營養自身的緣故),廣泛適合於體弱者、中年和老年人睡功入門和經常鍛煉所用。

歡迎關注內丹360,一個專註於內丹養生的公眾號:

6、金鎖玉關面授北京開啟,大師授課不留私。最新(12月21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丹 的精彩文章:

女子修仙道統之女丹道闡幽
玄關正論

TAG:內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