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澳大給了我不一樣的人生軌跡

澳大給了我不一樣的人生軌跡

10年前,四川汶川遭受八級強烈地震,改寫了眾多家庭的命運,其中也改變了澳門大學五名校友的人生軌跡。

在2008年,為協助四川省地震災區學生升學及減輕其家庭負擔,澳門基金會與澳大提供了五個獎學金名額予災區學生,名單由四川省考試院推薦。其中四川大地震後的高考延考區學生彭興強、岳天龍、朱嘉俊、張川和蔣要平以高出國家高考重點分數線的優秀成績考上澳大,就讀澳大科技學院。這五名校友現已畢業投身社會工作。過去10年,他們經歷了人生中最難忘的時刻。《澳大人》採訪了其中四名校友,了解他們因澳大而有的不一樣人生軌跡。

澳大給了我不一樣的人生軌跡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青川縣城現貌,由岳天龍一位長輩所攝。

彭興強: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

那日,陽光正好,耳邊是老師熟悉的聲音,眼前是帶著筆記的課本。臨近高考的考生們,蓄勢待發,奮筆疾書著,在那一刻前一秒,一切溫馨如故。「突然轟隆聲空中傳來,課桌、地板開始抖動、晃蕩,教室裡面,樓層裡面全是轟隆聲以及同學的驚嚇聲。只見課桌上的書堆倒地,樓層抖動難以站穩。」在這過程中,彭興強心裏面一直祈禱樓梯別塌,「我們不能這樣的死去!」彭興強慌了,他當時不會想到,在晃蕩中奔跑出教室的那一瞬間,會跑向一個怎樣不同的人生

澳大給了我不一樣的人生軌跡

彭興強現為華為的工程師

地震後,彭興強從學校背著一堆書沿著斷裂的道路回家,路過的南壩鎮因為地震變得面目全非。「那一刻我難過得說不出話,感覺像自己身體一部分被活生生扯斷。可是,我又無能為力,只能眼巴巴的看著。那一刻我決定要好好學習,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如果今後面臨類似情況,希望我有能力去幫助大家,而不是像那時一樣無奈。」

「地震使我一夜成長了很多很多。」彭興強說,眼中帶著複雜的神情。

彭興強在計算機及信息科學系學士畢業後留校讀研,僅用五年就完成碩士和博士學位。彭興強的研究領域是先進的晶元技術,導師是國際知名的微電子專家麥沛然教授。他的博士畢業論文探討大幅降低耗電量、優化無線通信電路的生產速度及減少生產成本的方法,獲義大利帕維亞大學和中國華南理工大學教授組成的評審委員會讚賞達到世界級水平。他今年更獲得2018年度澳門科學技術獎研究生科技研發獎。彭興強目前在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任工程師,他在工作上貫徹研究創新的精神,希望不斷突破。「說實話,我不知道我未來會做到甚麼改變,不過我希望幾年能做出幾款可以量產的產品。」

澳大給了我不一樣的人生軌跡

彭興強完成博士論文答辯後與導師麥沛然教授(左三)及評審委員會合照

回憶起當年獲得獎學金的難以置信,彭興強不禁感嘆,「當我知道有獎學金後,我真的很興奮,對於當時我家的經濟情況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消息。但我同時知道澳大是全英教學,非常國際化,對我來說也是個很大的挑戰。我需要從學習、生活以及個人能力方面更加努力的適應和提高。」

彭興強也難忘剛到校園的生活點滴。「剛到大學時,醫院體檢有點小小意外而被隔離,當時感覺很無助,又沒有人可以述說。幸好有當時負責招生的汪阿姨(汪琪,現為澳大校長辦公室主任)時常打電話關心我的情況,建議我把難過的事情都寫在日記,安慰並鼓勵我。當時的彭教務長(彭執中,現為學生事務長)也常常關心我,每學期都會點一些外賣在他辦公室與我們一起吃午餐。在學習以及生活方面,我的同學和師兄們都很好,大家一起參加活動、學習,寫報告等,到現在我們大家都相互聯繫,談談工作、生活。在研究方面,我的導師麥沛然教授和殷俊助理教授給予了我很多指導和幫助,他們幫助我在微電子領域裡走得更遠更深。從本科到博士畢業,感謝澳大近九年的培養。」 彭興強回憶著,臉上浮現溫暖。

澳大給了我不一樣的人生軌跡

2008地震那年冬天,彭興強家鄉的房子。

在澳大這麼多年,彭興強坦承最大收穫是「從一個萌懂的少年變成一個在某一個行業有能力並做出小小貢獻的人」 。彭興強指澳大還讓他學會了很重要的三件事。「其一是學會做人,其二是學會創造,其三是養成努力勤奮的習慣。澳大的校訓是『仁義禮知信』,在我理解中,是要培養學生做好自己。母校鼓勵並支持學生去國外學習、交流或實習,我記得大二暑假我就去歐洲實習,我獨自一人辦理所有手續並前往,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當然,現在對這類事情已經得心應手了。澳大對我來說有再造之恩,十年前賦予了我機會,讀書期間授予我平台,此後賦予我強大的內心力量,此生受益匪淺。」

岳天龍:讓我有更多的路可以選擇

岳天龍出生在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屬於少數幾個極重災區之一。十年前地震那刻,岳天龍正是下午第一節課的上課準備時間,因為下午有學校的衛生檢查,部分同學忙著打掃衛生,更多同學則在緊張複習高考內容,負責班上衛生的岳天龍當時正在安排同學打掃。

他回憶道:「在地震中見到了很多的生離死別,尤其是因為我家鄉因為房屋結構不合理或者沒有抗震能力而倒塌造成的傷亡,這也是我在地震後為甚麼選擇在澳大讀土木及環境工程,我希望以專業知識幫助家鄉,天災來臨時不再有那麼多的傷害。」

十年過去,地震中一度變為廢墟的家鄉現已恢復成往日寧靜的小縣城。岳天龍感恩過去十年在生命中幫助過他的親人、朋友和社會各界人士。「我最感恩母親在地震發生時不顧安危,第一時間來學校確認我的安全。感恩社會給予了我們災區人民精神和物質上的支持,才有如今的新家鄉。」

澳大給了我不一樣的人生軌跡

岳天龍現於四川省建築科學研究院工作

岳天龍在澳大完成土木及環境工程學士和碩士學位後,一直在四川省建築科學研究院工作,現任職院下屬監理公司的總經理助理,全面參與公司各項工作。「澳門是一個國際性的城市,母校作為這座城市的最高學府,極大地開拓了我的國際視野,而全英文的教學也讓我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都能更容易了解世界,也提升了我的職業競爭力。母校除了在知識上的授予以外,更多的是讓我重新認識了世界,加寬了我人生的道路,也讓我有更多的路可以選擇。」

澳大給了我不一樣的人生軌跡

(左起)張川、彭興強、岳天龍

朱嘉俊:人生軌跡有了完全不一樣的方向

四川省大地震十年後,倒塌的建築已換成嶄新大樓,人們又回到往常的車水馬龍。出生於四川北川縣的朱嘉俊歷經地震後,最大的感觸是人面對大自然的無力感。

地震那刻,朱嘉俊正在教室里午睡,突然聽見全校爆發出陣陣哄叫,以為發生車禍之類的意外,跟著人流往外走,發覺樓梯間全是同學,人擠人寸步難行,大家都在叫不要擠不要擠,聽到周圍同學議論紛紛,才知道發生了地震。

回首十年,他最感恩是他的姑媽,在地震後的第二天冒著生命危險從外地來到災區找他,也感恩澳大給予他的關心和幫助。「我出生的老城區被地震完全毀壞,現建成了國家地震遺址,在國家以及在澳門同胞在內的社會各界力量的支持下,新的縣城已經在建立起來。」

澳大給了我不一樣的人生軌跡

朱嘉俊現時擔任IT工程師

朱嘉俊在計算機及信息科學系完成學士和碩士學位,現時擔任IT工程師,負責民航飛行流量控制軟體的研發和維護,「我在澳大學習了各項IT技術,現在工作中都能用得到。 」

朱嘉俊當年來到澳大,是希望給自己一個不一樣的經歷和人生。「我的人生軌跡真有了完全不一樣的方向。除了澳大為我提供獎學金外,我還感謝同學、老師和學校領導對我們生活和學習上的各種關心和照顧。」 朱嘉俊說,澳大還教會了他獨立思考和學習的能力,終生受用。

張川:堅定了從災難走向輝煌的信念

上帝關上一扇門時,一定會打開一扇窗。天災讓張川上了人生重要的一課,他說:「災禍面前人人都是渺小的,但是各界的暖心幫助,再大的災難都不怕。」

過去十年,他目睹自己的家鄉涅盤重生,無比感恩和激動,「我出生地四川省都江堰市,已經通過國家和各界的幫助中重建,恢復以前的山清水秀,生活欣欣向榮。我非常感謝國家對家鄉的幫助,再者救災時候的子弟兵和醫護人員,社會各界的幫助。」

張川畢業於土木及環境工程系,目前在一所機構任土木工程師,主要負責建築結構設計及建築工程施工管理。他一直心懷感恩的心,希望以在澳大學習得的專業知識,貢獻國家和家鄉的發展。「母校的課程,鞏固了我的專業知識和提升了個人的能力,對我現在的工作有莫大幫助。母校不僅教會了專業知識,還教會了應當心存感恩,做人的準則。」

當年不可逆轉的災難磨練了張川的堅強意志,「地震令我在遇到艱難時都能堅持,努力突破難關。」目睹廢墟上崛起的重建奇蹟,張川說:「愈發堅定了我從災難走向輝煌的信念。」

澳大給了我不一樣的人生軌跡

2009年6月,就讀澳大一年級的朱嘉俊、蔣要平、彭興強、岳天龍和張川為答謝澳門基金會提供獎學金,在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