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吳海燕:東方設計守望者

吳海燕:東方設計守望者

四年前,北京西郊。隱在松海柏濤中的法海寺大雄寶殿前,兩棵明代種下的白皮松屹立,吳海燕就坐在樹下,看樹皮悄無聲息地掉在地上,五六百年的歷史似乎靜止於這一瞬間。這裡保存著少有的明代宮廷壁畫,畫紋精細,似飄若動。

2018年初冬,中國服裝設計藝術界的「四大天王」——「南張北王 東吳西梁」的作品在北京展出,其中的「吳」,就是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設計藝術學院院長吳海燕,她的作品色彩絢麗,古典華麗,在女人衣袂間,在日常起居的器物上,瓔珞圖案婉轉,乍看色彩和紋樣,以為異域,其實都取自於法海寺壁畫。

一種紋樣、一種材質、一片瓦當,一絲一竹,都寄存著傳統文化之靈魂。吳海燕把傳統和時尚連接,使其活化在當代人的生活中。

一隻腳踏進時尚圈的燈紅酒綠,一隻腳在象牙之塔,紛繁如她,風火如她,純凈如她。

一個有爭議的金獎

最近,吳海燕在梳理她三十年作品年鑒時,拉出一個長長的單子,「嚯!」連她自己都嚇了一跳。自1988年踏入藝術設計領域,或北京,或杭州,或東京,或巴黎,吳海燕几乎每年都有一兩場個人作品發布會。

她也幾乎把國內設計藝術界的大獎項都收入囊中:1995年被評為首屆中國十佳服裝設計師;1997年連任第二屆中國十佳服裝設計師;2001年獲中國服裝設計「金頂」獎;2007年,獲中國國際時裝周「十大設計名師」稱號;就在今年10月,她被評為改革開放40年紡織行業突出貢獻人物。

每場秀背後,從染織、圖案及紋樣設計,到T台設計、展台裝飾、音樂背景,再到模特鞋子、髮型,這工作量,是能讓人頭皮發麻的。

「人家是白羊座,不用睡覺的,她甚至有過四天四夜不睡覺的時候。」她的學生、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副教授李春曉打趣,「就是看了吳老師的這種狀態,我才不敢做服裝設計。」

三十年一瞬。這麼多場秀,最中意哪一場?吳海燕沒有回答,卻回憶起1993年。在她眼裡,1993年是中國紡織對外開放史上最好的一年。那一年,中國第一次舉行國際服裝博覽會,邀請了費雷、瓦蘭蒂諾兩位設計大師,還第一次組織了國際青年服裝設計師大賽。

1993年,也是吳海燕的盛年。彼時她35歲,創作激情正蓬勃。「我是在大年三十的下午四點鐘寄出了作品。」吳海燕回憶。彼時設計師們都「以西為美」,吳海燕卻選擇了「一絲一竹」來創作她的參賽作品《鼎盛時代》。

兩三個月後,有個陌生電話打來:「你入圍了!你的東西真不錯,好好做。」

在美國歌手恩雅空靈的吟唱中,模特手持流蘇低垂的紫紅色竹編燈籠,頭戴竹編檐翅高翹的帽子,身穿絢麗飄逸的手繪絲綢,一個個如敦煌壁畫上的飛天。她將古典與現代、北方與南方的審美元素把玩得淋漓盡致。這大膽有趣的創造奠定了吳海燕日後的設計風格。

到今天,吳海燕還記得頒獎前的小插曲。那是中國第一次組織國際服裝設計大賽,沒有經驗,略顯忙亂。大賽先頒布銅獎,再是銀獎,吳海燕始終沒聽到自己的名字。後台一片狼藉,衣服丟得到處都是,吳海燕忙著去撿自己的作品,順嘴問了句:「到哪個環節了?」一位端著盤子的服務員經過,答了一句:「金獎來了!」盤子里放著一個信封。吳海燕順手舉起信封,對著燈光,隱約看到一個倒著的「吳」字。幾秒後,前台聲音響起:「金獎獲得者:吳海燕!」

「人呢?」

「我就是!」

「你趕快出去!」

紅上衣、黑褲子的吳海燕衝到前台,從原紡織工業部部長吳文英手中接過唯一的金獎獎盃。

那一天是1993年5月27日。吳海燕憑著《鼎盛時代》迎來了作為一個著名設計師的鼎盛時代。

十幾年後,一個偶然機會,吳海燕才知道自己的金獎在當時是有爭議的。來自英國、日本、中國的三個評委意見不一,有位評委中意採用西方流行樣式的另一件,但是日本評委堅持選吳海燕,理由是幾何圖案全世界都有,但絲和竹唯獨中國才有。

《鼎盛時代》目前被收藏於中國絲綢博物館。

「抓」住遠古滾滾而來的「雷聲」

三十年,一直保持旺盛的創作力,在學生眼裡,吳海燕簡直就是一台「永動機」。

「你累嗎?」

在北京飯店的一間咖啡館,作為設計師的吳海燕與平素一樣,衣著至簡:黑色貝雷線帽,髮髻隨意挽著,白襯衣,外套黑色開衫,領口處黑色波點圓領結,黑框眼鏡上掛兩條細鏈子。她身體向後靠了下,輕聲說:「我是有些累了。」不過話鋒一轉,她說:「東西來了,總也忍不住。」

「我喜歡玩嘛。」略帶江浙口音,她笑著補了一句。

幼時的吳海燕住在杭州南山路一棟日本小洋樓里,家裡用煤餅爐子,到了下午,爐子是封住的。她就學著外婆,把刨花塞進煤爐里,刨花碰到火,躥出絢爛的星星火苗,結果煙一股股地順著樓梯倒灌進房間。「管不了了!」外婆拿她沒辦法。

家人中並沒有人從事藝術工作。不過,外婆啟發了吳海燕對美的懵懂認知。吳海燕小時候喜歡到百貨商城撿五顏六色的糖紙,還有樹葉、木棍等,都當作寶貝塞進口袋裡,她因此被阿姨們呼作「垃圾千金」。在省中醫院工作的媽媽怕有細菌,就把糖紙泡在消毒水裡。外婆一張張洗好,一排排貼在玻璃窗上,陽光穿過來,把糖紙的色彩和紋樣映照在白牆上,投出長長的影子,影影綽綽,五彩斑斕。

外婆告訴她,秋天曬的被子和春天曬的被子不一樣。吳海燕就去嗅,原來秋天曬的有香味,春天的不香。這種對生活的細微體察,養育了一顆對美敏感的心靈。她熟悉西湖邊樹上知了的叫聲,能辨得出西湖特有的水汽,甚而在「文革」時趁著夜色幫媽媽去丟高跟鞋時,還把自己腳偷偷伸進去……她記得,月光下的高跟鞋散發出特別美的光芒。

還有舊被單。外婆拿舊被單給吳海燕的布娃娃做小被子、小枕頭,用電線和玻璃絲繞好,就是娃娃的小床。因此,吳海燕一直保留這個愛好:收集娃娃。直到四十歲,她才極為不舍地把娃娃們送給了同事的女兒,「實在不好意思再留了,我兒子也大了」。

無論多大,總得去告別童年,把童心深埋。可是幼年時對於色彩和圖案的迷戀,一直在尋找出口。

讀大學時的西域之行讓她終生難忘,終身受益。1983年,在浙江工藝美院學染織的吳海燕跟班裡同學去敦煌臨摹壁畫。庫里不準有強燈光,同學們就手舉手電筒,席地而跪,把紙鋪在泥地上,仰著頭,以一種近乎朝聖的心態去臨摹,其中一個洞窟讓吳海燕大為驚嘆。八九米高的鐵線描,竟然沒有一個斷點,古人是怎麼做到的?

吳海燕是幸運的,他們看過敦煌所有的洞窟庫,也是最後一批能到敦煌臨摹的大學生。休息的時候,吳海燕和同學們在斷崖上追太陽,沙漠里的沙丘起伏不平,像一個個小山包。遇到一個沙丘擋住了陽光,他們就換到更高的地方,不停地追,追出很遠很遠。一次,前方突然黑壓壓一片,雷聲大作,天際邊的雷聲滾滾而來,「我一輩子也忘不了,那滾滾而來的雷聲,就像穿越幾千年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壁畫。」吳海燕感嘆,這就是傳統文化的魅力。

此後十年,吳海燕都想表達這種震撼,但是做不出來東西。是畫一幅畫,還是用敦煌的紋樣圖案?都不是。

直到創作《鼎盛時代》時,吳海燕偶然在一名同事家裡聽到恩雅的音樂,歌聲似遠古而來的雷聲,讓她想起當年敦煌的雷聲,「這就是我要的!」吳海燕几乎叫起來。

從那之後,靈感如迸發的火山。

「我們這一代人要有民族精神」

近三十年來,在時尚設計領域,大多數人耽溺西方而忽視本土。這是吳海燕努力扳正的一點。

有一次,吳海燕作一個主題為「怎麼做設計」的講座,她的第一句話是:「我們這一代人要有民族精神。」講座結束,有個人特意過來問她:「現在講民族精神,是不是太老了?」

「我們對自己的東西真是不、珍、惜。」吳海燕几乎一字一頓。從1994年起,她幾乎每年都出國,到過世界上服裝設計最發達的城市,考察過名店,拜訪過設計師皮爾·卡丹、伊夫·羅蘭等人,再回望中國,她感到中國人最缺少的,恰恰是對自身文化的了解與認同。

美國帕森設計學院和英國聖馬丁藝術學院是全世界公認的設計類高校的頭兩把交椅。在聖馬丁藝術學院交流時,她跟一位教授說學習他們的圖案,這位教授聽了連連擺手:「No!No!你們中國守著一座金山和銀山!」

清代錦緞上最常用的花紋,都有其吉祥寓意。比如蝙蝠乃福氣之象徵,牡丹代表富貴,荷花意指如意和合,繡球花則取團團圓圓、滾滾向前之意,都在表達著幸福生活連綿不絕、源遠流長的祝福。這些紋樣的敘事性之豐富,任何文化都難以比肩。

有人鍾愛中國傳統,是葉公好龍,而有那麼一些人的鐘愛,是尾生抱柱,一生摯愛。

當社會缺少對本土文化的守望精神,高校里必須有,大多數設計師眼光向西,從西方買最好的面料做衣服,吳海燕反其道而行之,力揚東方絲綢文化。吳海燕說,絲綢是面料皇后,從植物轉化到動物,再到織物,是世界唯一且環保綠色的。「依照我的觀察,尤其是遊歷過那麼多國外的博物館,發現外國人是通過一絲一瓷認識中國,而我們自己,一講就是奢侈品,中國文化的審美沒有了,偏離了,迷失了。」

因此宏願,吳海燕創建了個人品牌——「東方絲國」。

「東方絲國」的第一次秀是2001年,選在吳海燕最喜歡的西湖西泠橋,她去西湖踩點多次,選在下午五點四十多分,夕陽西下時。畫舫游出,有人彈古箏,有人吟詩,「古人靜、今人行」,西泠橋頭上,50名模特展示了吳海燕設計的120套絲綢創意時裝。這場主題秀集音樂、服裝、舞蹈、民間藝術於一體,在那個西湖夜景仍一片黯淡的年代,她的秀點亮了西湖之夜,也點亮了文化自信。

有人說她就像中國設計界的索爾仁尼琴。「東方絲國」在北京的秀源於吳海燕的叛逆。中國服裝設計師「金頂獎」的秀場被安排在北京國貿,當時流行玻璃舞台,吳海燕不情願,自己輾轉找到當時還是荒蕪一片的北京798社區。高高的706廠房裡,地上滿是油漬,還有幾百個廢棄的大油桶,鼓風機吹著,吊車隆隆作響,三個大炭盆燃起火,模特們身著絲綢,穿過現搭的木頭T台。這些頗具歷史感的元素與時裝撲面而來,給人極強的衝擊力,一場秀引來了很多名流,現場人多到腳尖都要勾起來。

第二天,就有敏感的香港商人來798洽談租賃業務。這場秀也意外地讓北京798社區火了起來,開創了中國LOFT時尚設計的先河。

「中國傳統文化有兩個半球,上半球是金碧輝煌的,法海寺壁畫那種,下半球是寧靜致遠的。」吳海燕的設計也在兩個半球遊走。

關於傳統文化,吳海燕說過很撩人的一句話:「南山路上的梧桐樹,下雨天是咖啡色,等到秋天是白色的,樹是有表情的。那些讓你感覺熟悉的、親切的,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它根植於每個人的骨子裡。」她想做的,就是把中國文化活化於當下的生活,重新貼合當代東方起居與審美意趣。吳海燕將其概括為12個字:「傳統活化、設計轉化、東方範式。」

活化的成果——「東方絲國」的秀走出了國門,吳海燕把它帶到美國、法國、德國、希臘,成為浙江乃至中國文化人的一張名片。

吳海燕自覺地成為東方文化的守望者。有很多企業想收購「東方絲國」,但是吳海燕不想被資本左右,堅持自己做。「其實吳老師可以很有錢、很有錢。」學生們說。

不止如此,吳海燕還提出構建「東方設計學」理論體系,今年已經申請成為文化部重大課題。其實美國學者薩義德早就提出「東方學」,但那是西方人眼中的東方學,吳海燕想回答的是東方人自己的「東方學」,能回答「站在這個世界上,我是誰」的問題。但這依然有人質疑,吳海燕表示「很心痛」。

盛得下一方榮耀,載得了一種風流,也要容得下他人的誤解。也許這是一位有使命感藝術家的宿命?

鍾情做教師

吳海燕是個愛玩的人。她玩過刺繡、染織、手繪、印染、編織……在她眼裡,設計並非自掃門前雪,而是需要玩跨界。譬如設計一件服裝,並不單單只是服裝,可以嘗試延伸到紡織品、陶瓷,甚至最後落入一種生活方式。

當年流行的掛曆美人,一度成為文化符號,吳海燕就曾是活躍人物。她為外國政要夫人設計過旗袍,也為張紀中版《神鵰俠侶》設計了影視劇服裝,而上海世博會「小白菜」與G20峰會「小青荷」志願者服裝,2017年春晚主持人董卿的禮服,以及剛剛結束的上海進博會的志願者服裝等,都由吳海燕團隊設計。

她把跨界玩進了教學中。中國美術學院與中國科技大學、浙江大學工科和藝術學科的跨界畢業設計已經進行了五年。就在最近,吳海燕去浙江大學機械工業學院,一名院士認真地問她:「我們能不能也跨界合作?你看我們學生做出來的東西黑乎乎地在地上爬,沒有一點美感,這不叫產品。本科生、研究生、老師們都可以跨界合作。」

設計師難免面對秀場和鎂光燈,一隻腳踏入時尚圈的燈紅酒綠,吳海燕還是更喜歡校園。有一年,某企業搞了一場發布會,選了20位名人,吳海燕是其中之一。前排是一線明星,吳海燕坐在第三排。鎂光燈啪啪閃個不停,吳海燕向左躲,向右躲,第二天報紙上的照片,她都是歪著頭的。從那之後,她發誓再也不去這種場合,因為她從內心不喜歡、不習慣。

「她在上世紀90年代時,完全可以下海經商,但是她有很深的教學情結,跟年輕人在一起特別開心。」她的學生、現在的同事、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服裝設計系主任陶音說。即使作秀很晚回來,吳海燕都不會影響上課。她的學生後來做了教師,也像她一樣,在企業談合作時,先把自己的課表交給企業看,「這些時間不可以」。

作為教師,吳海燕是個思維超前的人。陶音讀本科時,吳海燕就要求學生們的設計要站在一線,對接社會需求。1997年,陶音那屆畢業生做畢業設計時,吳海燕提出兩個要求:必須是成衣,有包裝,有定位,有標誌,是一件完整的商品;在五六件成衣中,必須有兩件代表作,最好有天馬行空的創意。

「當時企業都不太有品牌的意識,現在看來,吳老師非常超前。」陶音特別佩服,就是現在,吳海燕還是像以前一樣,「想法變化特別快,團隊的人都跟不上她的節奏、跟不上她的點子。」

吳海燕對學生反覆強調的一點是:歷練。她一直鼓勵學生哪怕只有些微閑暇,也要爭取去各個地方調研實踐。作品如同美人,皮相骨相、美與不美的差別只在毫釐之間,對「妙」的把握,只能靠自己的體會,不能指望老師連細微的對美的感覺也一併傳授。

作為院長的吳海燕,更不循常規。設計藝術學院在校園裡有兩棟樓,分別是18號、19號。有人抱怨學院的教室不夠用。吳海燕就在晚上9點去踩點,一個教室一個教室地逛,發現許多教室、實驗室燈開著、空調開著,卻沒有人。吳海燕索性進行了一場「1918工程改革」:把所有的實驗室從系裡收到學院,19號樓整棟改為實驗室,分散在各個系裡、做同樣工作的教學秘書也被重新劃分工作職責:有的專門做教學研究,有的專門負責教務管理。吳海燕以一名藝術家的敏感,推出一項項改革。在2016年的「雙一流」學科評估中,吳海燕帶領的藝術設計學科以高分獲得「雙A」。

在身邊學生眼裡,吳海燕雷厲風行,衣食簡單,喜歡喝白開水。李春曉說,老師的個人秀,從來不用自己的學生當勞力,她都是交給工作室,個人的事情和教書的事情,老師分得很開。這位知名的藝術家,亦有活潑的一面。有次坐火車,吳海燕提了好多東西,有人給她讓座,吳海燕悄悄跟李春曉說:「我有那麼老嗎?還需要讓座?」

而對學生影響最大的,是吳海燕作為知識分子的「剛」的一面。

「我的外表是圓的,內心是方的。」李春曉說,她有時候也會迎合企業需求去做「爆款」,但「心中有方的東西,只要有時機,就會釋放」,因為要「像吳老師一樣把中國人生活的態度、本土文化落實到產品上」。

這也就是李春曉為何從學校畢業多年,又回來找吳海燕讀書的原因,「吳老師就是方的東西的來源」。

《中國教育報》2018年12月21日第4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在啃讀經典中獲得清明的智慧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京隆重舉行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