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陝西省彬縣出土一個怪壺,它上面沒有壺蓋,確實讓人嘖嘖稱奇

陝西省彬縣出土一個怪壺,它上面沒有壺蓋,確實讓人嘖嘖稱奇

「壺」是古代常見的一種生活用品,隨著工匠技術水平的進步,壺被做成各式各樣的形狀。但陝西歷史博物館有一件「奇特」的鎮館之寶,它是一個無蓋之壺,又被稱為「魔壺」。沒有壺蓋壺裡怎麼加水,這把無蓋壺是做什麼的呢?接下來,小編就帶著這個疑問,為大家揭開「魔壺」的神秘面紗。

陝西省彬縣出土一個怪壺,它上面沒有壺蓋,確實讓人嘖嘖稱奇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

1968年8月,陝西省彬縣的一位農民,像往常一樣,天還未亮便去到田地中鏟草。不料,他迷迷糊糊地翻土時,鋤頭似乎碰到了一個硬東西。農民借著月光看了看,竟是一個沾滿泥土的瓷壺,他並未再意而是將其放到一邊繼續忙著耕種。

太陽升起後,農民結束勞作,準備回家休息。臨走前,他將挖到的瓷壺帶回了家。農民回到家中後,用清水將壺上的泥土洗掉,當它恢復原有的光澤後,農民感覺有些不對勁。這件文物造型古怪,有把無蓋,雕刻的花紋也很古舊,它肯定不是一件普通的物品。

陝西省彬縣出土一個怪壺,它上面沒有壺蓋,確實讓人嘖嘖稱奇

農民仔細琢磨一番後,覺得這個東西有些來歷。當天中午,他就坐車進城,將東西送到陝西歷史博物館。抵達博物館後,農民和博物館的接待人員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想讓專家看看在地中挖出的東西是否具有價值。工作人員看到物品後,連忙將消息上報給館內的專家。專家經過研究,認為它是五代時期的文物,確實具有歷史價值。

農民聽到專家的點評後,決定將文物獻給博物館。最後,這件文物被定名為「青釉提梁倒注提壺」,也就是古人口中的「鬼壺」,但是,它究竟從何處注水呢?專家們將壺翻了一個身後,才研究明白。

陝西省彬縣出土一個怪壺,它上面沒有壺蓋,確實讓人嘖嘖稱奇

根據歷史資料記載,倒流壺在唐宋時期就已經出現,壺身大多用蝙蝠、壽星、松樹等圖案裝飾。而農民上交的「青釉提梁倒注提壺」 ,高18.3厘米,腹徑14.33厘米,足徑7.5厘米。提梁處卧著一隻鳳凰,壺嘴有一隻母獅子正在哺乳,壺身用牡丹花裝飾,紋路簡單明快。

鳳凰是百鳥之王,獅子是百獸之王,杜丹是百花之王,因此,青釉提梁倒注提壺又被稱為「三王壺」,由此我們便能推斷出,這件物品主人的身份絕不簡單。

我國古代講究禮制,不同身份的人會使用不同的器具,而釉提梁倒注提壺就是彰顯身份的必備品。

陝西省彬縣出土一個怪壺,它上面沒有壺蓋,確實讓人嘖嘖稱奇

倒流壺有口無蓋,注水的秘密就在壺底,壺底中央有一個梅花形狀的小口,注水前需要將壺倒過來,然後通過底部的注水口,將水注入到壺裡。看到這樣奇特的怪壺後,部分讀者有個疑問,壺倒著注水,然後正著放在桌子上,壺中的不就會流出來嗎?

這個問題大家完全不用擔心,專家為解開謎題,特意對青釉提梁倒注提壺進行過「全身檢查」,這把壺內有兩個導管,是根據物理學中「連通器液面」等高原理設計的,因此壺內的水是不會流出來的。

陝西省彬縣出土一個怪壺,它上面沒有壺蓋,確實讓人嘖嘖稱奇

看到這個奇妙的設計後,各位讀者是否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在科技水平如此落後的年代,工匠們竟然可以製作出如此「神秘」的倒流壺。如今,「青釉提梁倒注提壺」被收藏在陝西歷史博物館,正向眾人展示它獨有的魅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野史蟲 的精彩文章:

這座戰國的古墓中,出土四隻袖珍青銅小老虎,它們竟是干這個用的
「偽名士」創作的一幅字帖,為何會成為遼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TAG:野史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