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濱海地區綠海龜體內金屬含量驚人,人類難辭其咎
WWF 澳大利亞和多所機構聯合開展的一項關於綠海龜的項目在歷時 3 年半的研究之後,發布了最終的報告。研究發現生活在濱海地區的綠海龜體內的化學物質水平明顯高於遠離海岸的綠海龜。
這項研究發起的緣由是 2012 年澳大利亞北昆士蘭的 Upstart 灣出現了大規模的綠海龜擱淺情況,並有超過 100 只綠海龜死亡。為了探究是否是人類活動造成了海龜的離奇擱淺和死亡,WWF 澳大利亞便聯合包括昆士蘭大學、詹姆斯·庫克大學在內的多所研究機構於 2014 年年中啟動這一探究海龜死因的項目「河流到大堡礁到綠海龜」(Rivers to Reef to Turtles)。
科學家們選擇了生活在三個不同區域的綠海龜作為研究樣本,其中兩個是 Upstart灣和 Cleveland 灣——受人類活動影響較大的濱海區域。另外一個則是作為對照的 Howick 群島,這裡距離湯斯維爾市(Townsville)有 500 公里,遠離人類活動的干擾。
科學家們篩查了幾乎與海龜有關的一切元素:水、沉積物、食物、龜血、龜殼。結果發現,生活在濱海地區的海龜體內和它們的食物中的鈷、銻、鎂等金屬含量都要比生活在 Howick 群島的同類高,而且它們健康狀況更差。
對於動物和人類來說,鈷都是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一旦過量,就會變得有毒。對一些不健康的綠海龜的檢測發現,它們血液中的鈷含量高達 800 mg/L,而正常的範圍在 7-33 mg/L之間。生活在 Upstart 灣的綠海龜,體內的鈷含量比對照組的高了 25 倍,這甚至比之前有記錄的任何一種脊椎動物體內的鈷含量都高。
濱海地區綠海龜體內過量的鈷及其他金屬與人類活動有直接的關係。海洋是河流最終的歸宿,而因人類活動(比如採礦)大量排放到地面和土壤中的化學物質在洪水來臨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被流經的洪水沖走,最後匯入海洋。這些化學物質污染和破壞了綠海龜的賴以為生的海草和珊瑚礁,這可能就是 2012 年綠海龜大規模死亡的原因。不過由於項目啟動的時候距離 2012 年的海龜死亡事件已過去兩年的時間,因此無法完全確定高濃度的污染物就是罪魁禍首。
「過去常有一種理論說海洋是如此廣闊,它可以把污染物稀釋到不會影響海洋生物的程度,」昆士蘭大學的副教授 Caroline Gaus 說:「但是人們應該意識到,許多我們從廁所沖走的化學物質,我們的花園、作物或者工廠使用的化學物質,最終會流進海龜體內,而我們現在尚不清楚它們會對海龜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多高濃度的化學物質會對海龜產生不利影響目前還沒有確切的結論。「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參與這項研究的格里菲斯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的兼職研究員 Cesar Villa 說。
題圖來自:wikipedia
※Uber、Lyft 相繼提交招股書,都可能是明年最大 IPO
※講述英屬印度時期明信片的新書,折射出百年間的諸多社會變化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