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火鍋時的一個習慣,可能讓你得癌!多注意一下就能避免
都說不下雪的冬天是沒有靈魂的~
但對於吃貨來說,下不下雪不重要,只要有火鍋吃就夠了。
正應了那句話:沒有什麼事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畢竟,在寒冷的冬里,沒有幾個人能抵抗得了牛百葉、金針菇、牛肉丸、肥牛肥羊、鴨腸鴨血、蝦滑、豬腦的誘惑。
圖源/SOOGIF
不過,這麼好的火鍋,吃起來卻並不是那麼簡單。
估計很多人疑惑了:
吃火鍋不就是燙燙涮涮的事兒?有啥難的?
的確不難,但講究卻很多,一些細節不注意,就會」病從口入「。
前不久,就有一位網友因吃火鍋而引」蟲「上身。
吃了未燙熟的牛肉,小伙體內長出5米長蟲
9月16日,網友 @貓總重新上路 發博稱「感覺屁股有東西在爬,伸手一摸,居然摸出了一隻特別大的蠕蟲!」,並配上了」蠕蟲「的相關視頻。
圖源/微博截圖
一時間,引來了一大批網友的圍觀評論。
其中,有個評論細思極恐
圖源/網路
當天下午,貓總就去了當地醫院就診,遺憾的是並未得出確切結果。
隨後的三天里,他又跑了幾家醫院,但依然無果。
最終,他在福建省疾控中心得到了確切的答案:經檢查,確認他感染的是牛帶絛蟲。
醫生表示,貓總摸到的「蠕蟲」,只是整條蟲的一個節片,那條蟲估計有5米長! 5米長!5米長!
圖源/貓總微博截圖
問題來了——
這麼長的蟲是如何進入他體內的呢?
說來你可能不信,這蟲是被他」吃「進去的。
牛帶絛蟲,從名字就可以猜出,是從牛那裡感染的。
如果牛肉裡帶有牛帶絛蟲的幼蟲,即牛囊尾蚴,人吃了就會被感染。幼蟲進入人體,3個月左右,就會發育為牛帶絛蟲,並寄生在人的腸道。
」貓總「回憶說,他體內的蟲子可能來自火鍋:「最近幾個月最愛吃潮汕牛肉火鍋,涮燙幾秒就入口,大概就是患病的來源了吧。」
圖源/SOOGIF
劃重點,涮燙幾秒就入口!
就是這個行為,才讓寄生蟲有機可乘!
燙煮時間太短,根本無法殺死肉上的寄生蟲,人吃了後就會被感染。
像豬帶絛蟲、魚絛蟲、旋毛蟲、弓形蟲、囊蟲和肺吸蟲,它們都可能通過半生不熟的豬肉片、牛肉片和魚、蟹等進入人體。
其中,某些寄生蟲還會在人體內到處遊盪,侵犯大腦、眼睛、軀幹和四肢。
豬帶絛蟲侵入四肢
圖源/網路
所以,為了避免感染寄生蟲,吃火鍋的時候,大家一定要記住兩點:
涮肉類時,千萬不能只圖鮮嫩,過水即食。一定要儘可能地多涮涮,燙熟了再吃!就像貓總說的,要盡量吃熟肉。
最好多備兩雙筷子,一個夾熟食,一個夾生食,做到生熟分開。
一雙筷子既夾生肉又夾熟食,很容導把生食中的細菌、寄生蟲帶入口中。
除了此之外,還有一個吃火鍋的習慣,很多人也需要改改。
吃火鍋時有這個習慣,可能讓你得癌
想必很多人已經猜出來了這個習慣,沒錯,就是老生常談的「趁熱吃」。
雖然已經說過很多次了,但依然有人聽不進去。
經常在食物一撈出鍋就迫不及待放嘴裡吃,一邊吃一邊說著好燙,但就是不改。
圖源/SOOGIF
你以為「趁熱吃會得癌」的說法,是開玩笑的?
並沒有!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已將65℃以上的熱飲列入2A類致癌物!
火鍋濃湯的溫度可高達120℃,而我們的口腔和食管表面的黏膜很脆弱,能耐受的高溫只有50℃~60℃,超過65℃便能燙傷黏膜。
火鍋吃得太急,很容易燙傷口腔、食管以及胃黏膜。
偶爾的燙傷,黏膜還可以自我修復。但若反覆如此,就會導致不正常的細胞越來越多,誘發食管癌。
圖源/SOOGIF
因此,建議大家:
吃火鍋時,食物不要撈出即食,最好先放在小碟里放一放,涼一涼,不燙口了再吃。
尤其是視火鍋如命的四川人、重慶人,一定要注意。
除了這兩個不良習慣要改外,吃火鍋時,還要做到3個不。
牢記3個不,讓你吃得更健康
不要喝火鍋湯底
由於各種食物長時間加熱,經過濃縮後的火鍋湯嘌呤含量高,而且偏油、偏咸,它們是痛風、關節炎、血尿酸高、高血壓、高血脂、腎功能排泄障礙疾病的誘因。
所以,最好別喝湯火鍋湯底,一定要喝的話,應早點喝。
圖源/SOOGIF
不要邊吃邊喝冷飲
很多人喜歡在吃火鍋的時候喝冰可樂或冰鎮啤酒,一口熱菜,一口冰飲,感覺賊爽。
事實上,這種忽冷忽熱的吃法,對胃黏膜極為不利。
它可造成胃腸道生理功能失調,影響胃腸道的消化功能,引起腹痛、腹瀉等不適癥狀。
因此,吃火鍋時不建議喝冰可樂或冰鎮啤酒。
不要吃太久
吃火鍋不宜打「持久戰」,一吃幾個小時,胃腸連續工作,消化液分泌減少,長期如此,會導致消化功能紊亂。
此外,暴飲暴食還會誘發胰腺炎、胃腸道疾病。
建議先吃一些澱粉類的食物,比如土豆、紅薯等,吃到八分飽就可以了。
最後,分享一個快速去除衣服火鍋味的小妙招:
只需檸檬一顆即可,因為檸檬酸能溶解掉衣服上的油脂小分子。
圖源/SOOGIF
具體做法:
找一個帶噴口的小罐子,往裡面倒入清水,再滴入一兩滴檸檬汁,搖勻。
將液體噴於衣服表面,再將它掛在通風處自然風乾,味道很快就會消失。
或者直接把檸檬片放在吹風機的後蓋上,用冷風對著衣服吹一段時間,也能去味。
TAG:家庭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