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打造政產學研新型研發機構 加速人工智慧科研成果轉化

打造政產學研新型研發機構 加速人工智慧科研成果轉化

12月20日上午,南京人工智慧高等研究院啟動儀式在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興智科技園舉行,南京經開區管委會主任沈吉鴻、南京市科委副主任蔡伯聖、清華大學中科院院士張鈸、地平線CEO余凱、南京人工智慧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吳強等出席了啟動儀式。

南京人工智慧高等研究院成立於今年4月24日,由全球人工智慧領域知名創業獨角獸企業地平線、清華大學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政府平台共同傾力打造,是南京市大力發展的政產學研融合新型研發機構。研究院基於機器學習基礎理論、計算機視覺技術、語音語言處理技術、高性能計算等前沿技術研究,重點圍繞智能製造、智能城市、智能醫療等重要行業領域進行產學研成果轉化。與此同時,依託自身的高端人才培養及公共平台服務,集聚海內外行業領軍人才、孵化創新企業,為南京市產業升級、科技創新提供有力的技術與人才支撐,助力人工智慧生態體系建設。

清華大學張鈸院士、南京經開區管委會主任沈吉鴻、南京市科委副主任蔡伯聖、地平線CEO余凱共同為南京人工智慧高等研究院揭牌。

經開區管委會主任沈吉鴻在歡迎辭里表示,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加快推進建設「中國(南京)智谷」,南京人工智慧高等研究院的創立,緊密響應「兩落地,一融合」的號召,改革深化產學研傳統合作模式,打通了技術從創新到轉化的「最後一公里」,將原來互相割裂的創新要素和環節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從而產生獨特的優勢,既成為創新的「發動機」,又成為產業的「策源地」。

張鈸院士在發言中指出,中國的人工智慧發展目前雖然在應用場景技術走在世界前列,但是中國的AI基礎層人才儲備薄弱,缺乏高級人才支持和高端教育體系為產業發展續航。中國人工智慧的發展需要政府、企業和高校幾方通力合作,加大對人工智慧基礎研究的投入和高端人才培養,任重而道遠。

研究院余凱認為中國人工智慧發展要保持長久的競爭力,必須具備創新性人才儲備和可迭代的技術探索儲備兩個必要條件。作為研究院院長,他闡述了研究院面向前沿技術研究、高端人才培養、公共平台服務及創新產業孵化的四個職能特色,展示了研究院成立半年來的技術研究和產業孵化的成果,並給出了研究院的發展規劃,希望通過3-5年努力,培養一流人才、轉化一流成果、打造一流產業,將南京人工智慧高等研究院建設成為國內領先和國際知名的人工智慧創新以及產業高地!

南京人工智慧高等研究院集政產學研一體,深度融合,充分發揮高校、院所人才團隊的研發與創新優勢,第三方產業化公司的產業化經驗與市場化渠道優勢,以及政府平台的資源整合與平台服務優勢,採用市場化的機制形成合力推動我國人工智慧科技成果轉化、產業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鎂客網 的精彩文章:

和谷歌搶人,挖微軟牆角,Facebook AI實驗室5年逆襲之路
軟銀旗下ARM子公司推出針對自動駕駛汽車感測器的晶元

TAG:鎂客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