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處理器製造接近物理極限,英特爾試圖利用3D封裝重現摩爾定律

處理器製造接近物理極限,英特爾試圖利用3D封裝重現摩爾定律

1965年英特爾創始人戈登摩爾發表了摩爾定律:其內容為單位體積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量每隔兩年(英特爾的官方說法為18個月)增加一倍,英特爾自己也是一直按照這條預言來規劃產品,至少目前來說無論是英特爾還是AMD的晶元一直都是符合這個規律的,但是隨著接近物理極限,小於14nm製程的工藝讓晶元價格增高,工藝難度增大,一直現在英特爾的官方10nm都是難產的。

就在以為摩爾定律支配十幾年後要改變的時候,英特爾推出了自己的Foveros的3D封裝技術,其實3D封裝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垂直堆疊的技術已經出現多年,極大的推進了晶元的發展,像是3D NAND早就已經實現了64層的封裝。但是晶元是不通的,處理器晶元發熱量太高,在CPU、GPU以及AI處理器上一直沒有廣泛應用,英特爾的首席架構師Raja(一年前AMD圖形部門,後來被英特爾挖去的眾多技術人員之一)表示,新的封裝技術可以徹底改變目前的晶元架構,可以往晶元上方在疊加晶元,如果在英特爾處理器晶元上疊一個5G基帶晶元,那麼支持5G的處理器就誕生了。

新的3D封裝技術不僅可以改善性能,還可以改善功耗,堆疊起來的晶元並沒有性能和功耗的損失,但是現在還只停留在理論和演示階段,其實業界已經在3D封裝技術探尋多年,但是功耗、發熱和價格一直是問題,關於發熱只解釋底層晶元的熱量會傳導到上層,但是如何實現的並沒有解釋,應該與新的供電流程、絕緣材料等做到的。無論怎麼樣,這項新技術可以帶來更多的晶體管數量,集成度更高的晶元,這讓產品的性能會有非常大的提升。

Raja表示新的技術可以實現CPU與GPU晶元進行疊加,晶元與晶元之間的帶寬非常大,優勢要比單獨的GPU好很多,而不是向現在的APU那樣只能2D拼接,新的堆疊方式可以讓晶元和單一工作的晶元差別不大,好消息是使用新架構的產品會在12-18個月內進行量產,這樣就可以重新回到摩爾定律上去,就在目前大家都不看好英特爾的時候,新技術還是讓英特爾走在了前列,AMD要繼續加油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xq科技資訊 的精彩文章:

Win10即將推出沙盒功能,用來測試應用不錯,可以這樣開啟它

TAG:pxq科技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