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代畫家的一幅畫,看似平淡無奇,細看不合常理,齊白石:佩服

明代畫家的一幅畫,看似平淡無奇,細看不合常理,齊白石:佩服

文/無極

明代畫家的一幅畫,看似平淡無奇,細看不合常理,齊白石:佩服

很多人都喜歡繪畫,但是真正非常懂畫的人卻很少,繪畫是一門藝術,很多外行看畫,只是看畫的顏色,看畫的勾勒。真正懂畫的人卻能通過畫,看到畫畫的人,看到畫畫人的心。

中國的話很多是水墨畫,也被稱為國畫。西方的繪畫大多以人體為繪畫原型,畫作非常大膽,不管是用色還是勾勒,都力求接近本體。他們講究的是形似,而中國人去完全不同。古代的中國人很多時候畫畫,其實都是因為興之所至。因為我現在想畫畫,所以我畫畫。不是為了把畫畫得像,而僅僅只是為了表達我的情緒。

所以中國的文人很多時候被稱為怪人。不對,是中國的繪畫者。中國人非常講究含蓄,一幅畫好不好,不在於他表現出來的有多少,而在於這幅畫的內涵。也許用色勾勒不一定符合實際,但是一定符合作畫之人心中所想。

今天說到的這幅《驢背吟詩圖》就是這樣。每當我們看到這幅畫的時候,我們都會覺得這幅畫真的是非常不符合我們所學到的科學設定啊,而且這幅水墨畫可以說是非常單調的。整個用色除了墨黑和留白就沒有其他顏色了。比起維納斯通過各種顏色來烘托柔美,這幅畫可以說並不能吸引我們的眼球。

但是這幅畫之所以能被流傳這麼多年,就因為它有許多獨特之處。此圖的圖名為《驢背吟詩圖》,而觀其畫,你會發現一個非常特別的一處。嗯,那畫中老頭的神情,怎麼似乎真的就彷彿在吟詩。不對,應該說就是在吟詩,我們就是隔著畫布,隔著千萬里的距離,我們都能夠聽到那蒼老的吟哦的聲音。

而那小毛驢可以說是非常可愛了。處處畫的惟妙惟肖,可是那腿,作為現代人來看,尤其是學過解剖學的醫學生來看。小毛驢的腿是不是也太細了?而且那個扭曲程度真的能做到嗎?但是正因為這些不符合科學的筆法,反而讓我們感受到了只是小毛驢的形象的鮮活。它是那麼神氣,那麼驕傲。它的每一寸氣息都充滿了生命力,它就像是從畫中躍了出來。

徐渭的一生的情緒,還有他的藝術思想,就和他畫的驢蹄一樣。是細小的,是支撐不起龐大的身軀的。他身處在空想世界裡,自殺九次都沒有成功。雖然這幅畫作是在他還沒有瘋癲之前所作,但是其中所流露出的情緒已經幾盡崩潰。當我們對這幅畫嘖嘖稱奇時,我們難免會同情這個藝術家的孤獨寂寞。

幾縷垂露的藤蔓,老翁,小毛驢,其實既是悠然也是蕭索。清白的他,才華橫溢的他,孤獨寂寞的他了,鬱郁不得志的他。也許正是在通過這幅畫作,來尋找自己想要的答案。

徐渭的畫作的畫風其實讓小編想到了另一個大畫家--齊白石老先生。齊白石先生擅長畫蝦,其蝦都神韻非凡,蝦的情態的一筆一畫都體現了畫家的非凡眼光和非凡情致節操。而齊白石老人對這幅畫也是非常推崇,描摹那驢蹄也是摹了很多遍。還曾經表示願意做這作者徐渭的一個小學徒,倒是讓我們更加驚訝了。

一幅畫作,如此讓人過目不忘,不是因為它有多麼精緻,不是因為它色彩有多麼鮮艷,也不是它有多麼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而是因為此畫畫的不是形態,而是畫的靈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聞歷史文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陵上為何種石榴樹,而不是其他的樹?說了你可別不信
中國人說去世時的駕鶴西去,西去是去哪裡?不是佛教中所說的西天

TAG:趣聞歷史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