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山海經》中拯救上古人類的不是龍,而是十二生肖中的它

《山海經》中拯救上古人類的不是龍,而是十二生肖中的它

導讀:《山海經》中傳承的龍文化,指的並不是恐龍,或者西方神話傳說中的龍,而是三億年前東方古國中出現的一種真實存在過的高等生物。隨著時間的推延,地球上爆發了一次又一次的「大毀滅」,高等生物在每次大毀滅中都難以倖免,但它們都是「行滅神不滅」,所以人類就把這種古老的生物「行神合一」,構建成一個全新的生命體系,很多上古部落都將「龍」做為圖騰使用,最為戰旗使用,甚至部落首領還會稱自己是龍的化身。

龍之所以能在《山海經》中佔據很重要的地位,離不開龍對上古人類的「幫助」。《易經》中記載過「見龍在田,天下文明」,這句話來源於民間的一則傳說,龍可以為人類施法布雨,上古人類將龍稱之為「雨神」,但人們一般見不到龍,而有些龍會出現的乾旱的田地中,很多人不敢得罪龍,就拿著水澆在龍身上,試著讓龍重新飛升。龍能飛升之後,就又能為人類布雨,所以當時的人類認為是龍給人類帶來雨水,拯救了人類。

以今天的科學角度來看,龍出現在《山海經》時期人類視野中的幾率幾乎為零,而且天上降雨是依靠雲和水蒸氣,和龍是沒有關係的。所以說,關於龍拯救了當時的人類在今天看來並不是一個很可靠的觀點。而根據《山海經》記載,確實是有一種動物拯救過人類,而且也是我們經常能看得見的動物,並且位於十二生肖中,它就是十二生肖排第一的老鼠,這又是為何?

山海經中的鼠人

神農炎帝嘗百草時,不僅發現了藥材,還發現了可以吃的五穀,神農將這些五穀帶回去讓各個部落種植,第二年果然收穫了不少糧食。一次意外,神農又有了新發現。當時五穀產量低下,人類還主要是以打獵獲取的獵物為食,每年春季打獵總要先放火燒山,獵物受到驚嚇就會衝出樹林,跑到人類設計好的陷阱中,這樣人類就能輕易抓獲獵物。樹林中火燒完之後,整個樹林光禿禿的,被燒過的樹林總會長出一些五穀和長著果實的植物,並且五穀產量都要比部落種植的五穀多。這時候炎帝才發現是老鼠幫了忙。

神農炎帝

很多在農村生活過的人應該知道,老鼠每年秋天會有儲備食物的習慣,在上古社會也一樣,老鼠總是選擇一些顆粒飽滿的野谷作為食物儲存,等人們春季打獵燒山的時候,老鼠受到驚嚇逃跑,這些食物的種子就丟在了土地下面,種子本來就顆粒飽滿,而且獲得了更好的生存機會(陽光、水、肥更為充足),久而久之,這些穀類越來越多,人類才開始有規劃有目的地去種植這些穀類,才從食肉過渡到食植物,這在人類史上是劃時代的一刻,人類一項偉大的創舉也產生了,那就是農業!

在中華漢語中,很多糧食的名字的發音都和「鼠」相同,例如「黍(黃米)、秫(高粱米)、菽(豆類)」,此外,還有很多植物的發音和「鼠」相似,比如:「薯、蔬」。很顯然,一種合理的解釋是,這些農作物都是從上古時期人類從老鼠儲備的種子中培養出來的。

老鼠為上古人類帶來的新的食物,並且促使人類產生了農業,還改變了人類對食物的認知,食物對於上古人類來說就是命,所以可以認為是老鼠拯救了上古人類,老鼠排在十二生肖第一的位置也是實至名歸。大家認為呢?

參考文獻:《山海經》、《大荒西經》、《國語·魯語上》、《爾雅》,編輯:浪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秘史 的精彩文章:

教書先生出上聯:谷黃米白飯似霜,多年後皇帝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鬼谷子:有本事的人,身上常有兩種「特質」,遇見一定深交

TAG:解秘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