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勇:未來農業一定從B2C走向C2B 從農場到餐桌

張勇:未來農業一定從B2C走向C2B 從農場到餐桌

2018年1月18日的重慶脫貧大會上,張勇提出,希望2018年能在全國範圍內樹立10個電商脫貧的示範縣。「基於阿里生態幫助脫貧在戰略上實現創新,不僅利用互聯網增加銷售,同時實現新的產業創新機會,走出貧困,走向可持續發展。」

重慶奉節縣正初步感受到阿里巴巴電商脫貧的成果。2015至今,阿里巴巴先後通過「千縣萬村」計劃、農村淘寶、聚划算、天貓生鮮等讓奉節臍橙賣出了深山,還幫助奉節當地培養電商人才,建立臍橙產業標準,打造品牌,一步步用整個阿里生態和資源的力量,激活了奉節當地的電商生態。

2018年底當地採摘節開始不久,張勇就來到了奉節。離重慶市區有5到6小時車程的奉節,位於三峽庫區腹心。它有著綿延秀麗的風景,但因山高水遠、交通不便,當地農戶在2015年之前基本依賴果販收購臍橙,收購價一度低到8毛錢一斤,詩意田園的景象下是不少農戶的貧困生活。

如今,奉節當地企業和農戶的生活也得到了突破性改變,一些年輕人還回到了奉節。比2015年之前,當前奉節臍橙在阿里生態的成交規模已經增長了20倍。到2018年10月全縣累計減少貧困人口3.1萬戶12.3萬人,貧困發生率從13.5%降至1.36%。張勇還見到了一些當地因種植臍橙改善生活的貧困戶,其中有的貧困戶如今年收入已經可以超過10萬元。

張勇此行最強烈的感受是,用市場化的手段、公益的心態來脫貧。一系列變化不僅讓臍橙貨通天下,也吸引了像銘陽果業等如今可以每天打包一萬件臍橙的公司參與其中。「阿里巴巴作為平台,其實是通過賦能這些企業來幫助農戶脫貧。」張勇說。「我的觀點很明確,最終讓善於做市場的人做市場,善於做種植的人做種植,善於搞運輸的人做運輸,善於做網紅的人做網紅,搞直播。只有完成這樣的大分工、大協作,才能讓每個人找到自己的位置,各展所長,走向市場。」

奉節臍橙成了如今農產品里的「網紅」。「果重150-190g,果徑65-70mm,糖酸比高於13」,農村淘寶淘鄉甜不僅對每顆橙子的大小、甜度、酸度有要求,對橙子大小也有相應標準。它正是通過直供直銷的供應鏈模式,從種植源頭提高農產品標準和品質。奉節的臍橙品種多樣,還分為早熟、中熟和晚熟,銷售期很長,有的甚至可以賣到來年四月。

在張勇看來,未來的農業一定是從B2C轉向C2B的「訂單農業」。臍橙種植有高度的季節性,早熟、中熟、晚熟也非常確定,一年一季,非常適合做『訂單農業』。「完全可以讓奉節在鎖定市場,鎖定需求的情況下,走向市場。在數字和商業結合的大背景下,要以農業產業化的大視角來看脫貧,而不是用脫貧的視角來看農業產業化。建立標準要先有市場,這樣大家才願意因為市場的驅動而遵循標準。」張勇說。

2017年12月,阿里巴巴推出脫貧基金,並承諾在未來五年投入100億。作為阿里巴巴CEO,張勇主要牽頭的方向就是「電商脫貧」。「阿里是把脫貧當做戰略性業務在做,不只是所謂社會責任,更不僅是公益。我們要像創業一樣,去打這場脫貧攻堅戰。」在脫貧基金半年報交流會上,張勇這樣說。

張勇不僅期待能把貧困縣的農產品通過阿里巴巴的平台更好地賣出去,更期待圍繞當地經濟發展所需,打通「從農場到餐桌」的數字化產業鏈。他一直在想的是,如何用市場化的方式來脫貧,不僅讓農戶們脫貧貧困,生活改善,更能走向可持續發展。這意味著通過生態的力量,100億的脫貧基金可能產生千億甚至萬億的脫貧效應。

這也是阿里巴巴經濟體成長至今的思路。經歷了19年成長的阿里巴巴,橫跨電商、物流、金融、雲計算等生態,背後是千千萬萬的中小企業和超過6億的消費者,也具有越來越強的社會屬性,這一切的核心是用創新推動改變。

三年前,阿里巴巴提出了農村戰略,並與全球化和雲計算一起,作為未來20年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2018年6月7日,阿里雲ET農業大腦正式發布,將人工智慧與農業深入結合。在奉節臍橙的種植園裡,這些技術也得到了初步應用。張勇認為,「智慧農業要做深做透,科技真正要解決的是勞動力解決不了的問題。不是用科技解決事後防治病蟲害的問題,而是事前預防病蟲害的問題。」

無論在天貓、盒馬、大潤發還是銀泰,人們買到的很多農產品和生鮮,背後正是電商改變貧困的故事。這些產品來自雲南元陽、安徽金寨、新疆巴楚,又或是四川阿壩等條件惡劣、商業和基礎設施都很薄弱的貧困地區。很多貧困地區可能並沒有現成很好的特產,「如何用大數據把一個新的生產和種植方向,引到一個具體地區,樹立整個產業發展的新機會,這是阿里生態願意推動的。」張勇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黑馬 的精彩文章:

袁柏賢:新零售—零售裂變的新業態,到底值不值得投資?
好未來CTO黃琰:從教育的視角看知識付費的融合演變

TAG:i黑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