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冬至大如年?冬至都有哪些講究?
撰文/施立學(吉林省民俗學會理事長)
本文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12月22日,
我們迎來今年的第22個節氣——冬至!
《通緯·孝經援神契》記載:
「大雪後十五日,斗指子,為冬至。」
冬至沒有特定的日子,
和清明一樣,被稱為「活節」。
陽曆12月21日至23日,
太陽運行到黃經270度時,交冬至。
這是地球赤道以北地區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2018.12.22
一候蚯蚓結;
二候麋角解;
三候水泉動。
冬至
進入冬至,
天氣越來越冷,寒風蕭蕭,雪花飄飄,
中國北方開始出現大幅度降溫降雪的天氣。
據中國天氣網消息,
預計21日至23日,將有一股中等強度的冷空氣影響我國北方!
南方則以「陰雨」為主,21日至23日,
江淮、江漢、江南、華南大部、西南地區東部和南部等地有小雨或陣雨,部分地區中雨,局地大雨。
(圖片來源/中國天氣網)
「數九寒冬」來了!
「冬至一陽生」,
冬至日正是「數九」的第一天。
隨著「數九」的進展,陽氣逐漸增長。
但陽氣的生長是一個很緩慢的過程,
在生長過程中還要對抗自然界中的熱量散失。
因此在數九之初,
自然界中的熱量依舊呈現「入不敷出」的狀況,
溫度依然會持續降低。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直到「冬至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為寒盡」。
也就是說,過了「九九」之後,
自然界的「陽」才壓過了「陰」的影響,
氣溫才真正開始回暖。
為什麼說冬至大如年?
中華先民把「冬至」視為過年,
《清嘉錄》認為「冬至大如年」。
從殷周到秦朝,均以冬至為歲首。
古人計算24節氣是從冬至開始的,
冬至所在的「十一月」曾經是正月。
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舉行祝賀儀式,
包括臣子對君主的祝賀、弟子對師長的祝賀、幼者對尊長的祝賀,
謂之「拜冬」,例行放假。
古人在冬至時要祭拜天地
宋以後,冬至是祭祀祖宗的日子,
這一天人們向父母尊長拜節。
冬至,還是各種契約的簽訂和履行之日。
人們過渡田地房產,往往都在八月中秋言定,冬至這天正式交割簽約。
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故冬至歷來有「亞歲」之稱。
為什麼冬至要吃餃子?
「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這個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葯留下的。
漢南陽稂東人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
訪病施藥,大堂行醫。
辭官返鄉時,
他看到白河兩岸的鄉親饑寒交迫,不少人凍爛了耳朵,
便讓弟子搭起醫棚,支起大鍋,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
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
也叫「餃子」或「扁食」。
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另一冬至節食俗是吃餛飩,
因為中華民族始祖之一的盤古生於混沌,
以此紀念始祖盤古誕生。
冬至養生有講究!
冬至之後,
調整飲食作息至關重要,
冬季乾燥寒冷,極易上火,
飲食需要「增酸減辛」,多攝入水分;
冬天陽氣日衰,脾喜溫惡冷,
因此宜食溫熱之品保護脾腎;
為了避免上火,
飲食宜少量多餐,注意「三多三少」,
也就是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多,而且糖類、脂肪、鹽少;
還要注意避免加重燥氣,影響身體的正常運轉。
冬至快樂,考研Fighting!
TAG:知識就是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