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四代戰鬥機可以利用超音速巡航和超音速機動碾壓三代機

四代戰鬥機可以利用超音速巡航和超音速機動碾壓三代機

原標題:四代戰鬥機可以利用超音速巡航和超音速機動碾壓三代機


超音速空戰有很多案例,是個很古老的問題,50年代中後期,當時各國有一批戰鬥機按照這種超音速空戰指導思想設計,並且投入現役。因此發展出了一整套超音速空戰的理論體系,這還不是坐在家裡想出來的,是經過將近20年實際空戰和對抗演習得到的。


超音速空戰


最初的超音速空戰機動戰術體系,在這些空戰和對抗中得到了糾正,完善,和升華,對60年代和70年代以後戰鬥機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所以說不要以為超音速空戰是個什麼新內容。


在航空兵作戰中採用超音速空戰有專門的戰術機動策略,就是能量優先理論策略。在航空兵空戰戰術理論中,能量機動並不僅僅指反覆纏鬥格鬥,而是在各種條件下如何利用高度和速度的藝術,包括如何利用高速進行打了就跑各種策略。


超音速空戰


很多人一聽到能量激動就以為是只有反覆的糾纏格鬥,屬於基本概念錯誤


在航空兵的戰術基本理論中,角度機動和能量激機動策略在同一次交戰中是同時應用的,重疊交叉反覆隨時切換運用


採用超音速投入空戰,選擇上是要避免進行糾纏格鬥,而是要奉行採取快速打擊快速脫離。

在快速接近,開火,快速脫離三個超音速空戰經典過程階段,都有對應的快戰術策略和原則。自60年代以後,歷史戰爭中都有這樣的戰術行動



F105高速攻擊機


如越南戰爭,北越的米格21戰鬥機,很多情況下採取就是超音速空戰戰術。


基本的戰術原則是,保持大間距從美軍機群側翼通過。這個所謂的大間距,是能夠讓美國的麻雀導彈也鞭長莫及的間距。同時觀察美軍機群的反應。如果美機群沒有反應,在通過美國機群後開始折返攀爬高,然後藉助高度優勢增速到超音速,迅速接近美國集機群後半球,用導彈攻擊後脫離逃逸。

如果再通過美機群測翼時,發現美戰鬥機有追擊的反應,則立即轉向外側脫離逃逸。


這就是最典型的超音速戰鬥的基本戰術原則之一。



高空高速的米格21

當時的第二代戰鬥機為了達到攻擊的超音速,並不一定需要打開加力,往往是通過高度優勢增速來達到超音速。


越南戰爭期間使用這一戰術原則的遠不止越南空軍和朝鮮空軍的米格21,還包括美國空軍的f102,f104和f105。其中f105通常是在分散逃逸過程中,抓住機會對越南空軍的戰鬥機進行反突擊時,利用速度優勢採用這種戰術原則。



做機動的F15


在60年代以後的幾十年中,圍繞這些戰術原則完善了一系列對抗和反對抗更豐富的一些戰術。


總而言之,超音速狀態下作戰一定是避免捲入近距離反覆的糾纏格鬥,而是採取快速進入快速發射快速脫離,這是過去年代的戰術方法,也是今天和今後可用的超音速戰術策略。航空兵理論中將這一類戰術原則稱之為能量優先的機動策略。



做機動的F22


然而,過去的超音速空戰主要是利用超音速速度優勢,但飛機超音速時的機動能力很差。當代超音速空戰已經進入到超音速巡航加超音速機動的四代超巡戰鬥機階段。其可以利用速度再加上機動可以很好地消耗進攻導彈的能量,三代機的標配導彈基本上沒有能量挺到命中階段。所以可以達到免疫的效果。然後四代機可以通過高的超音速機動性運動到合適位置展開攻擊,而這時的三代機即使打開加力,急加速速度不會高於1.5馬赫,稍一機動,速度就掉到亞音速,三代機的推力只能維持亞音速機動不掉速度,這樣就出現了二戰末期出現的噴氣式飛機碾壓螺旋漿飛機的局面。



F22超音速機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崛起我中華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T-14主戰坦克相當一部分性能領先於世界
世界當紅F35戰鬥機具有無與倫比的態勢感知能力

TAG:崛起我中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