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木蘭辭》里,為什麼軍書卷卷都有花木蘭父親的名字?

《木蘭辭》里,為什麼軍書卷卷都有花木蘭父親的名字?

《木蘭辭》里,為什麼軍書卷卷都有花木蘭父親的名字?

《木蘭辭》大家在中學的語文課本上應該都有學過。《木蘭辭》里向我們講述了女英雄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古往今來,無不讚頌花木蘭的孝順、英勇、巾幗不讓鬚眉。

其中開頭有一句「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其中的「爺」其實是古人對自己父親的稱呼,與我們現在稱呼父親的父親為爺爺有所不同。但是撇開這一點,這句話聽起來也有幾分奇怪。為什麼是十二卷軍書,卷卷都有花木蘭父親的名字呢?要是朝廷點兵,有一個名字不就足夠了嗎?

作品裡的「卷」其實在古代是指冊。朝廷的徵兵名冊是由上往下一級一級發布下去的。而且這個「十二卷」也不單單指的是十二本徵兵的名冊。

縱觀全文,裡面「十二」出現了幾次,除了「十二卷」,還有「十二轉」、「十二年」,而這篇《木蘭辭》也不過才四百來字。

如果每一次用到都是指「十二」這個數量的話,連續好幾次都是「十二」也太過巧合了。況且,花木蘭所處的是北魏時期,但是的平民服兵役是沒有什麼準確的時間的。應該說,只要國家需要,他們就要去服役,不需要就賦閑在家當農民。

所以那句「同行十二年」,如果是指花木蘭服兵役的時間也不太合理。

由此也可見,這「十二」在裡面不是指一個確切的數量,而是一個虛詞。就好像我們平常說的「士別三日」,其實指的也不是只有三天。

至於為什麼那麼多的徵兵冊子都有花木蘭父親的名字,有兩種可能。一是這樣的描述表示了花木蘭的父親是一定要上戰場,以此強調花木蘭父親上戰場這件事是避無可避。但是我們也知道,這時候花木蘭的父親已經上了年紀,上戰場幾乎就是有去無回了。這才有了後來木蘭的故事。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花木蘭的父親叫做花弧,以前是朝廷的一員大將,如今雖然告老還鄉,但還是朝廷的「後備」大將,所以才是卷卷都有他的名字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隨想錄 的精彩文章:

《紅樓夢》元宵節,賈母罵襲人不懂規矩?其實是說給王夫人聽的
他一生中有一妻二妾,二房陪他時間最短,他:去世後要與二房合葬

TAG:歷史隨想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