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逝去的背影
年終歲尾之際,手捧這份長長的名單,我們倍感沉重與惋惜。上面記錄的,都是學界無法忘卻的身影。他們的溘然長逝,是學界的巨大損失。他們身上所展現的這個時代的學者風範,將被我們永記與懷念。
身為學者,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更當「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生命總有盡頭,但學術思想可超越生命,獲得永恆。他們為後人留下的精神與財富,如春風化雨,必嘉惠學林。傳薪有斯人,我們定當追隨他們的腳步,在求知求真的道路上,奮力前行。
李傳龍(文學研究家)
1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
1929年5月生,湖北武漢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文藝學、美學研究,著有《文學與社會生活》《形象思維研究》《曹雪芹美學思想》《文學創作美學》等,發表《論文學的獨創性》《論鍾嶸的「滋味」說》《論想像》《脂評關於情與文的審美意識》等論文。
高明(古文字學家)
1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1926年12月生,天津人,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曾任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理事等職。在古文字教學、研究與人才培養方面貢獻巨大,參加過天馬—曲村、周原等重要遺址的調查和試掘工作,是一位考古出身的古文字學家。長期的田野發掘實踐,使他的古文字研究帶有歷史、文獻、考古三結合的大視野。著有《中國古文字學通論》《古文字類編》《帛書老子校注》等。
孫成木(史學家)
1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1931年3月生,福建泉州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在俄國史、蘇聯史研究方面精耕細作,成果豐富,曾擔任《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歷史卷》(歐洲史)副主編。著有《俄羅斯文化一千年》《十月革命史》(合著)等;主編《俄國簡史》《第一次世界大戰史》等。
王學泰(文史專家)
1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6歲
1942年12月生,北京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遊民與流民文化問題研究專家,擅長文學史與文化史的交叉研究。代表作有《遊民文化與中國社會》《清詞麗句細評量》《中國飲食文化史》《唐代文學史》(合著)等。
梁存秀(哲學家)
1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1931年6月生,山西定襄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德國古典哲學研究專家。長期擔任刊物責編,發表譯文百餘篇,組織翻譯《費希特著作選集》五卷本,葉秀山曾說,「費希特在中國很走運,有梁先生替他譯書」。其組織翻譯的《黑格爾全集》亦成績斐然。他高度重視哲學人才的培養,堅持手把手地帶學生,桃李滿天下。著有《黑格爾的自然哲學》,合譯《先驗唯心論體系》《自然哲學》《感覺的分析》等著作。
管彥波(史學家)
1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51歲
1967年6月生,雲南宣威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民族史、民族歷史地理,以中國南方民族社會歷史與文化研究見長,成果豐碩,著作等身。代表作有《民族地理學》《中國西南民族社會生活史》《雲南稻作源流史》《中國頭飾文化》《中國民族史研究60年》(合著)等。
金吾倫(哲學家)
1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1歲
1937年11月生,浙江蕭山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科學哲學、科學技術與社會,曾主持社科院、國家科技部的多項重要課題。參與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的研究制定工作,主要負責中國科技體制改革與國家創新體制建設研究。晚年雖身體抱恙,但仍活躍在學界。代表作有《生成哲學》《物質可分性新論》《科學變革論》《科學革命的結構》(合著)等。
鄧喬彬(文學研究家)
1月30日在上海逝世,享年75歲
1943年10月生,廣東珠海人,暨南大學文學院教授,曾在華東師範大學執教20餘載,兼任中國宋代文學學會副會長等職。其研究以詩詞為主,兼及繪畫與文化,在文藝理論、古代文學研究方面造詣頗深,在科研之餘還喜愛詩詞創作。代表作有《唐宋詞藝術發展史》《中國繪畫思想史》《唐宋詞美學》《中國詞學批評史》(合著)等。
宿白(考古學家)
2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1922年8月生,遼寧瀋陽人,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曾任中國考古學會名譽理事長,是中國考古學的奠基人之一。其研究首開中國佛教考古先河,在建築考古、印刷考古和版本學等領域亦成就斐然,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著有《白沙宋墓》《藏傳佛教寺院考古》《中國石窟寺研究》等。他一生淡泊名利,始終以「北大教員」自居。2016年獲得首屆中國考古學會終身成就獎。
饒宗頤(國學大師)
2月6日在香港逝世,享年101歲
1917年8月9日生,廣東潮州人,香港中文大學名譽教授、西泠印社社長,集學術與藝術成就之大成,被譽為南派文化宗師。貫通中西之學,學無不涉,涉無不精。他與錢鍾書並稱「南饒北錢」,錢鍾書說他是「曠世奇才」;與季羨林並稱「南饒北季」,季羨林稱他為「心目中的大師」。代表作有《敦煌書法叢刊》《詞集考》《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考》《唐宋墓誌》等。2014年獲得首屆「全球華人國學獎終身成就獎」。
楊心恆(社會學家)
2月19日在天津逝世,享年86歲
1932年9月生,江蘇邳縣人,南開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曾任中國農村社會學研究會副會長,南開大學社會學學科重建的重要發起人,為南開社會學和中國社會學的傳承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著有《社會學概論》《社會調查方法初步》《社會調查與統計分析》等。
徐思益(語言學家)
2月23日在烏魯木齊逝世,享年91歲
1927年11月生於四川,新疆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曾任中國語言學會理事、新疆語言學會副會長等職,開創了邊疆語言學研究領域,為新疆的現代語言學研究培養出了大批人才。1958年,他在南京大學留校任教僅一星期,就響應國家號召,到新疆支教,從此一生紮根邊疆,矢志不渝。著有《徐思益語言學論文選》《語言研究探索》《說話的學問》《語言理論探秘》等。
周叔蓮(經濟學家)
3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
1929年7月生,江蘇溧陽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工業經濟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對中國工業經濟、產業結構、工業發展戰略及經濟體制改革問題研究頗深,並進行了中國式社會主義經濟探索。他關注國有企業改革問題,並根據現實經驗進行理論分析,由此發現問題並建議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與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代表作有《經濟結構和經濟效果》《中國式社會主義經濟探索》《中國經濟的兩個根本轉變》等。先後獲「孫冶方經濟科學論文獎」「孫冶方經濟科學著作獎」「孫冶方經濟科學獎」。
聶石樵(文學研究家)
3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1927年2月生,山東蓬萊人,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曾任屈原學會副會長等職。在中國古代文學史撰述、古代作家研究、文學作品箋注等方面成果顯著。其文學史撰述視野通博,遴選敏銳,舉例至慎至精,體現出涸澤而漁的功力和披沙揀金的眼光。代表作有《先秦兩漢文學史》《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唐代文學史》《楚辭新注》《古代小說戲曲論叢》等。
李占祥(管理學家)
3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
1928年12月生,河北遵化人,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中國特色企業管理學的倡導者、開拓者和引領者,畢生心血都奉獻給了企業管理理論研究與教育事業,主持和參加了《中國社會主義工業企業管理》等教材的編寫,對企業管理學科建設和企業管理人才培養作出了貢獻。著有《矛盾管理學》等。
何齡修(史學家)
3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1933年11月生,湖南湘鄉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明清史專家,對清史研究史尤為關注,在承擔的集體編撰工作中投入了大量心血,不惜時間,不吝精力。晚年退休不離崗,仍參與《四庫禁毀書叢刊》的編輯出版。代表作有《清初復明運動》《〈柳如是別傳〉讀後》《李之椿案與復明運動》《明清的隔壁戲》《史可法揚州督師期間的幕府人物》等。
張斌(語言學家)
3月31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8歲
1920年1月生,湖南長沙人,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在漢語語法領域成就斐然,同時投入大量心血編寫教材,培養了一大批語法學人才,為中國的語言學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著有《漢語語法學》《理解與表達》《漢語語法修辭常識》《現代漢語語法十講》《漢語語法研究》(合著),主編有《現代漢語描寫語法》《現代漢語虛詞詞典》以及教材《現代漢語》《新編現代漢語》等。
耿昇(史學家、翻譯家)
4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4歲
1944年12月生,河北省保定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中外關係史和中亞史的研究,在中西文化交流史、敦煌學、突厥學、藏學、蒙古學、中國與阿拉伯—波斯關係史以及法國漢學等領域的研究和翻譯方面貢獻突出。著有《中法文化交流史》《法國漢學史論》,譯著有《絲綢之路》《中國社會史》《中國文化西傳歐洲史》《中國對法國哲學思想形成的影響》等。
沈伯俊(古典文學研究家)
4月18日在成都逝世,享年72歲
1946年4月生,重慶人,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歷任哲學與文化研究所所長、文學研究所所長。長期從事明清小說研究,在《三國演義》研究上有突出成就,其整理的《三國演義》廣受好評。著有《三國演義新探》《三國漫話》,合編《三國演義大辭典》《中國古典小說新論集》等,參加《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明清小說鑒賞辭典》《中國古代小說百科全書》《中國古典小說大辭典》等多部書的撰寫,選編《水滸研究論文集》,發表了大量學術論文、短評、札記、隨筆等。
李德齊(哲學家)
4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1924年10月生,山東濟南人,北京大學哲學系原外國哲學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西方現代哲學的翻譯工作,翻譯校訂了大量西方現代哲學論著,包括卡西爾、羅素、艾耶爾、石里克和懷特海等人的作品,英文及法文譯稿達50餘萬字,刊載於《哲學譯叢》《世界哲學》等刊物。
鄭德榮(中共黨史專家)
5月3日在長春逝世,享年93歲
1926年1月生,吉林延吉人,東北師範大學原副校長、榮譽教授,全國著名中共黨史學家、毛澤東思想研究專家,中共黨史學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重要開拓者和奠基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研究的推動者。畢生致力於馬克思主義研究和宣傳事業,始終堅守在教學科研一線,主編的《毛澤東思想史稿》開創毛澤東思想史科學體系的先河。被中共中央追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改革先鋒稱號。
唐明邦(哲學家)
5月4日在武漢逝世,享年94歲
1925年1月生,重慶忠縣人,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易學家,武漢大學中國哲學學科奠基人之一。畢生通觀中國傳統哲學思想,融合易道之學,致力於傳統文化的教學與研究事業,悉心培養了一大批中國哲學和《周易》學術研究人才,在中國哲學智慧的通俗化、普及化方面貢獻尤巨。著有《周易通雅》《當代易學與時代精神》《邵雍評傳》等。
唐金海(文學研究家、石鼓文書法家)
5月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78歲
1940年10月生,上海人,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復旦大學中國文人書法暨石鼓文研究中心主任。致力於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和文學史觀研究,負責並參與《中國當代文學研究資料叢書》和三卷本《中國當代文學史》的編撰寫作,主編並撰寫《二十世紀中國文學通史》。繼承為文學大家作傳的優秀學術傳統,撰寫《巴金年譜》《茅盾年譜》等。在從事文學研究教學之餘,亦勤於書法創作,著有《石鼓文書法之春》《石鼓文書藝苑薈萃》等。
趙鳳岐(哲學家)
5月1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1930年12月生, 遼寧彰武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堅持和發展辯證唯物主義,系統研究唯物辯證法的基礎理論,深入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哲學基礎,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重大現實問題。著有《辯證法論集》《歷史經驗的哲學反思》《論絕對與相對》(合著)、《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問題》(合著)等一系列探索、研究和闡發辯證法範疇的成果,以及《論「發展才是硬道理」》《發展與發展觀》《正確認識和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等以中國現實為基礎的哲學分析成果。
鄭張尚芳(語言學家)
5月19日在溫州逝世,享年85歲
原名鄭祥芳,1933年8月生,浙江溫州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漢語方言、古音、漢藏語言比較研究,從溫州方言中提煉出「語言密碼」,創立上古音體系。50多年筆耕不輟,終成漢語音韻學大家。參與調查並編繪《中國語言地圖集》,著有《上古音系》《溫州方言志》《鄭張尚芳語言學論文集》等。
趙昌平(出版家、唐詩研究專家)
5月20日在上海逝世,享年73歲
1945年10月生,浙江上虞人,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成員、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上海古籍出版社原總編輯。參與主持眾多重大古籍整理出版工程,積極培養古籍整理出版人才,為我國古籍整理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沉潛往複,好學深思,融思辨與考據於一體,在唐詩學、中國詩學、唐代文學研究上達到的深度和廣度為學界所公認。著有《趙昌平自選集》《顧況詩集》《孟子:匡世的真言》《唐詩三百首新編》等。
凌彰(外國文學研究家)
5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
1928年7月生於印尼,祖籍廣東新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長期從事東南亞文學、海外華人文學和荷蘭文學研究。從2002年開始致力於「唐詩」「詩經」的印尼文翻譯,以弘揚中華文化,陸續發表漢語印尼文雙語對照的唐詩名篇和有關唐詩的論述,以及譯成白話詩和印尼文的詩經和詩經論述。編有《海外微型小說選》,著有《黎薩爾與中國》(合著)等。
高放(馬克思主義理論家)
5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原名高元浤,1927年2月生,福建福州人,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我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和科學社會主義學科重要奠基人,在國際共運史、科學社會主義和政治學領域成就卓著。在學術上本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原則,不囿舊說,勇於創新。著有《社會主義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社會主義思想史》《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等。
倪慶餼(翻譯家)
6月2日在天津逝世,享年90歲
1928年生,湖南長沙人,南開大學英美文學教授。1947年開始從事翻譯工作,翻譯對象主要是英國19世紀到20世紀初的經典散文作品,尤其擅長翻譯「自然書寫」的詩化散文。在中國翻譯史和英美文學研究方面亦頗有建樹。出版譯著《史蒂文森遊記選》《英國浪漫派詩選》《小泉八雲散文選》《綠廈》《詩人漫遊記:文壇瑣憶》《鳥和人》《蘇格蘭旅遊回憶》等20多部。
周建明(新聞學家)
6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2歲
1956年5月生,黑龍江明水人,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中心主任。畢生踐行嚴謹治學、潛心育人的理想信念,長期致力於推動邊疆民族地區新聞傳播教育事業發展。主要研究方向為新聞評論、新聞法制、新聞發布制度、民族宗教新聞傳播等。著有《新疆新聞發展戰略研究》《新聞傳媒與和諧社會建設》(合著)、《中國新聞評論發展研究》(合著)等,譯著《中國人口問題》《現代社會學》(合譯)等。
陳國燦(史學家)
6月7日在武漢逝世,享年85歲
1933年10月生,湖北鄂城人,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一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史暨敦煌吐魯番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潛心探研,辛勤耕耘,碩果累累。主編《〈全唐文〉職官叢考》《吐魯番文書總目·日本收藏卷》《吐魯番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漢文佛教典籍》等,著有《斯坦因所獲吐魯番文書研究》《日本寧樂美術館藏吐魯番文書》《唐代的經濟社會》等,在中外學界產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響,為推動我國敦煌吐魯番學的發展,尤其是吐魯番學的創建與繁榮作出了卓越貢獻。
項啟源(經濟學家)
6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1925年5月生,浙江杭州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經濟研究所原副所長、研究員,曾任《經濟研究》編輯部主任。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和中國現實問題研究,主張從經濟規律系統角度研究社會經濟問題。著有《改革與發展的經濟理論探索》《論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歷史定位》《論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性質的規律》(合著)、《認識和運用社會主義經濟規律的問題》(合著)、《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回顧與反思》(合著)等。
陳謙豫(古典文學研究家)
6月26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0歲
1928年2月生,江蘇揚州人,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一生潛心於中國古典文學、中國古代文學理論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尤精於中國古代小說理論研究,是中國小說理論批評史研究的先驅者之一,在文心雕龍研究、中國古代小說評點研究等方面貢獻突出。著有《中國小說理論批評史》,發表論文《晚清小說理論管窺》《明代小說理論管窺》《我國古代小說家對小說地位和作用的認識》等。
容觀夐(人類學家)
7月2日在廣州逝世,享年96歲
1922年2月生,廣東中山人,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教授。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積極投入田野調查,博古通今,是中山大學復辦人類學系的重要參與者和見證人,在古代族源、民族關係和民族考古等研究領域有突出貢獻。著有《人類學方法論》《民族考古學初論》《文化人類學與南方少數民族》《容觀夐人類學民族學文集》等。
趙明義(政治學家)
7月4日在濟南逝世,享年86歲
1932年9月生,河北景縣人,山東大學終身教授,中國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學科重要奠基人,見證、參與、引領中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研究的創立與發展。以科學社會主義基礎理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當代國外社會主義為主要研究方向,編著《科學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歷史命運》《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真諦》(合著)等。
董衡巽(外國文學研究家、翻譯家)
7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
1934年1月生,浙江餘姚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曾任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名譽會長等職。長期致力於美國文學研究和翻譯,特別是海明威研究,被譽為「與海明威貼得最近的華人」。著有《美國現代小說風格》《美國現代小說家論》《海明威評傳》《美國文學簡史》(合著)等,編著《海明威研究》《美國十九世紀文論選》《外國現代派作品選》等,譯有《蘋果樹》《王子與貧兒》《競選州長》等。
烏丙安(民俗學家)
7月11日在德國柏林逝世,享年89歲
1929年11月生於呼和浩特,遼寧大學文學院民俗學專業教授、中國民俗學會榮譽會長。致力於民間文學和民俗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有《民間文學概論》《民俗學叢話》《中國民俗學》《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理論與方法》《烏丙安民俗研究文集》等具前瞻性和里程碑意義的民俗學專著,為中外民俗學研究、民俗學專業教學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學理支持作出卓越貢獻。
朱德發(現代文學研究家)
7月12日在濟南逝世,享年84歲
1934年9月生,山東蓬萊人,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原副會長、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一生致力於中國現代文學教學與研究,始終站在學術前沿,取得令人矚目的學術成就和教學成績。他的「五四」文學研究在學界始終領先。他提出的「現代中國文學史」概念改變了既有的中國現代文學史等學科狀況。著有《中國五四文學史》《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流派論綱》《主體思維與文學史觀》《世界化視野中的現代中國文學》《現代中國文學通鑒》(主編)等。
鄭偉民(經濟學家)
7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1931年11月生,江蘇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美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理論問題研究,著有《戰後資本主義經濟》《衰落還是復興:全球經濟中的美國》《鄭偉民集》等,參與撰寫《現代壟斷資本主義經濟》《世界經濟概論》《資本主義興衰史》等。曾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學者」稱號。
王亘堅(經濟學家)
8月7日在天津逝世,享年95歲
1923年10月生,河北豐潤人,天津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我國經濟槓桿學科的奠基人,經濟槓桿理論和財政價值分配論的創立者,稅收「三性」的最早提出者。長期從事財政、稅收方面的教學科研工作,揭示國家財政運動五大規律,發現並堅持物質利益規律,提出國家宏觀調控理論體系新構想,創設稅收科學新的學科體系,培養了一大批財稅專業人才。著有《財政、稅收與宏觀調控》,主編《經濟槓桿論》《財政學概論》《稅收學》等。2017年榮獲「中國財政理論研究終身成就獎」。
劉安武(印度文學研究家)
8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1930年7月生,湖南常德人,北京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外國語學院南亞學系教授。長期擔任印度文學的教學工作,中國印度近現代文學專業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導師。有《印度印地語文學史》《普列姆昌德短篇小說選》等多部專著、譯著,主編《泰戈爾全集》,合編、選編《東方文學史》《東方文學辭典》《東方文學作品選》等文學論著、辭書、作品集多種。
王慶成(史學家)
8月9日在美國逝世,享年91歲
1928年4月生,浙江嵊縣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長期致力於太平天國史、晚清史研究。在60餘年的治學實踐中形成了系統、全面的檔案文獻研究方法,為太平天國檔案文獻的搜集、編纂、校勘和考釋等作出了重要貢獻。著有《石達開》《太平天國的歷史和思想》《太平天國的文獻和歷史》等,主編《太平天國史譯叢》《太平天國學刊》等,參與編選《太平天國文獻史料集》等。
陳祖美(文學研究專家)
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0歲
1938年12月生,山東平度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清照辛棄疾學會副會長,長期致力於李清照研究。著有《李清照評傳》《多少事欲說還休:一代才女李清照》等,選編《謝靈運年譜彙編》,主編《唐宋詩詞名家精品類編》,並選注《李清照詩詞文選注》《李清照詩詞選》《李清照詞選》《〈漱玉詞〉箋譯心解選評》《淮海詞》等。
王學庄(史學家)
9月1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9歲
1939年10月生,安徽肥東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在辛亥革命史研究方面有較大貢獻。著有《鄒容》《孫中山的哲學思想》(合著),論文有《孫中山和辛亥革命關係研究隨感》《同盟會的分裂和光復會的重建》(合著)等,參加過《中華民國史》第一編(上、下)的編寫,合編《南社史長編》《拒俄運動(1901—1905)》《柳亞子選集》等。
孫海泉(史學家)
9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55歲
1963年6月生,北京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編審,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長期從事明清社會史研究,發表有《簡評〈邊塞詩人吳兆騫〉》《清朝前期的里甲與保甲》《清代保甲組織結構分析》《論清代從里甲到保甲的演變》《清代中葉直隸地區鄉村管理體制——兼論清代國家與基層社會的關係》《清初呂梁山區農民抗清鬥爭》《清代賦役制度變革後的地方基層組織》《順治康熙時期的地方基層制度》等論文。
王維志(人口學家)
9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1930年9月生,遼寧鐵嶺人,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人口統計和相關理論研究工作,重點研究人口統計和人口普查的方法論、人口壽命和死亡率、人口城鎮化與遷移、人口發展史等。主要著作有《人口統計》《人口數字的來龍去脈》等,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統計資料彙編(1949—1985)》和《中國人口年鑒》,對研究中國人口發展過程和趨勢作出了貢獻。
龍盛運(史學家)
9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
1929年8月生,湖南衡陽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尤其是太平天國史的研究。師從近代史名家羅爾綱先生,繼承了乃師的治學風格,其著作材料翔實,考辨精詳,紮實厚重。代表作有《湘軍史稿》《向榮時期江南大營研究》《太平天國運動史》(合著)、《清代全史》第七卷(主編)等。
王同勛(經濟學家)
10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1930年8月生,河南南陽人,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長期從事政治經濟學、中國經濟思想史、經濟管理思想史、社會發展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是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經濟思想史及管理思想史學科帶頭人。著作頗豐,著有《王同勛文集》等,主編或編寫《中國經濟思想史資料選輯: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部分》《中國通史全編》《領導方略通鑒》《社會發展史》《人類社會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社會發展史簡編》《振興中國的管理學科》等。
陳鐵梅(考古學家)
10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1935年5月生,上海人,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長期致力於科技考古、定量考古教學和研究工作,他用不平衡鈾系和電子自旋共振方法測量了我國大量舊石器遺址與古人類遺址的年代,提出了我國第一個舊石器考古年表。著有《定量考古學》《科技考古學》《簡明考古統計學》等,曾獲國家級科技進步三等獎、國家教委科研一等獎。
李希凡(紅學家)
10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1927年12月生,北京人,中國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研究員。長期從事《紅樓夢》研究,是著名的紅學專家,代表作有《紅樓夢評論集》(合著)、《弦外集》《紅樓夢藝術世界》《論中國古典小說的藝術形象》等,主編《紅樓夢大辭典》《中華藝術通史》等。此外,他還在中國現當代文藝評論、魯迅研究等多個領域頗有建樹。著有《題材·思想·藝術》《〈吶喊〉〈彷徨〉的思想藝術》《李希凡文學評論選》等。
高春燕(人口學家)
11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2歲
1946年9月生,山東濰坊人,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人口學的研究和翻譯工作,主編有《社區人口與發展》《中國人口管理現代化研究》等,翻譯《1998年人類發展報告:消費模式及其對人類發展的影響》(合譯),並為《中國人口年鑒》等書撰寫過多篇文章,也翻譯過《風險社會中社區發展的日程和策略》《人口結構改變與老人生活品質:以台灣為例》等文章。
蔣守謙(文學研究專家)
11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1936年1月生,江蘇清江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中國當代文學研究。著有《創作個性》《管窺蠡測——蔣守謙當代文學評論選》《新時期文學六年》(合著),主編《中國文學大辭典》(合編),編選《崇高意韻小說》等。另外,發表時評、散文、隨筆、詩歌多篇。
曹先擢(語言學家)
11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1932年11月生,浙江長興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著述豐富,涉及文字學、音韻學、語音學、辭書學等多個研究領域,在辭書編纂領域作出了突出成績,曾主持《新華字典》修訂工作,主持《新華詞典》編纂、定稿工作,擔任《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審定委員會主任。著有《漢字文化漫筆》《字里乾坤》《通假字例釋》《古代詞書講話》(合著)等。
劉緒貽(史學家)
11月10日在武漢逝世,享年105歲
1913年5月生,湖北黃陂人,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自20世紀50年代後主要從事美國史研究,也是我國早期社會學家之一。他與楊生茂共同主編的6卷本《美國通史》對學術界和思想界產生了重要影響。著有《20世紀30年代以來美國史論叢》等,主編《改革開放的社會學研究》等,主持或參與翻譯了《世界史編年手冊:古代和中世紀部分》《羅斯福與新政》《美國社會發展趨勢》《1900年以來的美國史》等書,編撰《美國研究詞典》等美國研究工具書及《戰後美國史(1945—1986)》。
何梓華(新聞教育家)
1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1931年10月生,廣東南海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原院長、教授。長期從事新聞理論研究,在新聞學界有重要影響。他先後主持制定新聞學科「八五」和「九五」研究規劃,主編有《新聞理論教程》《新聞學概論》《產業化——青年報刊業的前景與挑戰》(合編)等。其中《新聞理論教程(修訂版)》被教育部列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新聞學概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曾獲第二屆新聞傳播學學會獎之「終身成就獎」。
鄭乃武(考古學家)
11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1931年11月生,福建福州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考古學研究,曾參加黃河三門峽、劉家峽水庫和遼寧、內蒙古等地10餘處遺址、墓地發掘,以及長江宜渝段和嘉陵江水文考古調查。其中裴李崗文化遺址的發掘工作為我國中原地區仰韶文化前的考古填補了一段空白。發表考古學論文和發掘報告多篇,合著有《廟底溝與三里橋》《新中國的考古收穫》《中國陶瓷史》《雙砣子與崗上》,參與編撰的重要著作有《中國歷史地圖集》《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
吳安迪(翻譯家)
11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0歲
1938年10月生,上海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譯審,長期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從事翻譯和編輯工作,在外國語言學、文藝學方面有一定的研究。曾參加大型雙語辭書《大俄漢詞典》的編纂及《俄德英漢科學學辭彙》的編校工作。主編《國外社會科學》月刊,主編《外國文藝思潮·第3集》,獨立翻譯《美學思想史》,合譯《列寧與詞典》《普通語言學綱要》,譯著達百餘萬字。
易竹賢(文學研究專家)
12月3日在武漢逝世,享年83歲
1935年生,湖南湘鄉人,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長期從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在魯迅研究和胡適研究方面享有盛譽。代表作有《魯迅思想研究》《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胡適與現代中國文化》《胡適傳》等。其中《胡適傳》以翔實的資料、嚴謹的學風和實事求是的評價,成為胡適研究的標誌性成果。溫儒敏教授評價說:「易先生做學問很認真,畢生從事魯迅、胡適與現代文學研究,實績卓著。」
※徐國琦:浮生三記(三)
※陳俊強:惟刑是恤——漢唐刑罰的輝煌成就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