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騎兵力克匈奴的戰場利器——兇悍霸氣的環首刀
原標題:漢代騎兵力克匈奴的戰場利器——兇悍霸氣的環首刀
西漢是鐵的時代,蓬勃興起的鍊鋼業將漢代軍隊鑄成為那個時代罕見的鋼鐵雄師。由於西漢時期騎兵的發展,悄然產生了一種長達1米的環首鐵刀。
畫像石介紹:
山東嘉祥武氏祠畫像石——「二桃殺三士」,畫像石上的環首刀型。東漢晚期,1978年嘉祥縣滿硐鄉宋山村出土。
西漢是鐵的時代,蓬勃興起的鍊鋼業將漢代軍隊鑄成為那個時代罕見的鋼鐵雄師。由於西漢時期騎兵的發展,悄然產生了一種長達1米的環首鐵刀。「這種刀型製做簡約,直身,一側開鋒利刃口,另一側為厚重的刀背,刀尖斜直,刀身與刀柄無明顯界限,柄端連鑄一鐵環,故有環首刀之稱。」在尚無馬鞍和馬蹬的騎兵眼中,那粗獷而細緻的直窄刀身蘊含了前所未見的凌厲殺氣,厚實的刀背能將輕易承受住猛烈揮砍的應力,使它們化身為撲襲的獵鷹。
圖為:國家博物館所藏東漢鋼刀,刀脊上有錯金隸書銘文:「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宜子孫」
這種在漢代發展的直身單刃新兵,沒有明顯的劍格,柄以木片夾束,再緊縛粗繩,由於刀背厚實,不易折斷,劈砍功能增加更適合在馬上作戰;也由於兵器需求量大增,刀的製作技術更適合大量裝備軍隊,因而環首刀迅速地取代了長劍在戰爭歷史中的主導地位。
漢武帝時在全國各地設立鐵官,專管鐵器生產,而冶煉方面也有長足的進步。煉鐵高爐斷面由圓形發展到橢圓形,是煉鐵歷史上的一個技術進步,這比1850年美國和英國建成的橢圓形高爐早了1000多年。東漢時使用百鍊鋼和局部淬火的技術,使兵器更加強韌鋒利,隨著漢朝對四方的經略,東及日本、西達西域,可說威名遠播,當時的日本對環首鐵刀全盤接收,並著手仿製,對後來日本刀的發展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環首刀徹底取代長劍是在東漢末年,在那之後它將作為一個經典和傳奇橫跨過400年時光直達隋唐。
北朝環首刀
隋朝環首刀
三國時代,各國軍隊都大量生產環首刀,士兵的近戰護身兵器沿襲兩漢,每人配發一把環首刀,並使用兩漢的炒鋼、百鍊鋼、淬火等鋼鐵生產技術。《太平御覽·蒲元傳》中提到,三國時的諸葛亮曾命「蒲元」這個人造刀,蒲元在斜谷開工,為了造出好刀,還特地指定要使用蜀江江水來為刀刃淬火,所造的三千口刀非常精利,被稱為「神刀」。南朝時期陶弘景在《刀劍錄》中描述,孫權在黃武五年(226年)造劍十口、刀萬口,從這可看出,劍在這時已成為玩賞用兵器,而刀則為士卒實戰的兵器,所以一造就是以萬來計算。
戰爭打得是經濟綜合實力,動輒幾萬人,幾十萬人,甚至幾百萬人參與戰爭,沒有強大的經濟基礎是不行的。石器、青銅器時代過後,鐵器時代的到來,漢代經濟、政治、軍事與文化全面發展,疆域版圖也急劇擴大,奠定了以後華夏發展的基礎。這與中國當時先進的冶鐵技術和在戰爭中用優質的鋼鐵鍛造出具有先進設計的漢代環首刀的普遍使用有直接關係。至此漢代環首刀的流芳遺韻一直影響著整個中國古兵器時代刀的設計和鍛造方式,並且影響到整個亞洲地區。成為世界古刀源頭之一。
※刀劍的研磨對於刀身來說,有何影響?又經過怎樣的發展?
※三十歲不死的都是懦夫?歐洲近代軍隊里最高危的職業——輕騎兵
TAG:中華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