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民俗文化:今日冬至,想起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民俗文化:今日冬至,想起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公眾號:小一時空 編輯)

民俗文化:今日冬至,想起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今日冬至。

冬至既是節氣又是節日,民間稱為「冬節」。

古言: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即下一個循環開始了,冬至一陽生、天地陽氣回升,為「大吉之日」。

民俗文化:今日冬至,想起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說起冬至,便想到這二十四節氣 ......

曾看到報道說:

2016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二十四節氣,號稱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真是可喜可賀!

民俗文化:今日冬至,想起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民俗文化:今日冬至,想起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立春花開 雨水來淋

驚蟄春雷 蛙叫春分

清明犁田 穀雨春茶

立夏耕田 小滿灌水

芒種看果 夏至看禾

小暑谷熟 大暑忙收

立秋之前 種完番豆

處暑蒔田 白露耘田

秋分看禾 寒露前結

霜降一冷 立冬打禾

小大雪閑 等過冬年

小寒一年 大寒團圓

「二十四節氣」形成於我國黃河流域,以觀察該區域的天象、氣溫、降水和物候的時序變化為基準,作為農耕社會生產生活的時間指南,是中國人特有的時間知識體系。

她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是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這正是它能夠成功申遺的最根本原因。「

民俗文化:今日冬至,想起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據資料載: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用於指導農業耕種。

東亞傳統夏曆(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分別根據日、月的運行制定:

月的部分是以朔望月為基準確定的,歲是以回歸年(太陽年)為基準確定的。陽曆每回歸年約365.2422天,二十四節氣據此而劃分。

歷史上我國的主要政治、經濟、文化、農業活動中心多集中在黃河流域,即中原地區,二十四節氣也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漢族勞動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

隨後人們根據月初、月中的日月運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象,利用之間的關係,把一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並且給每等份取了個專有名稱,這就是二十四節氣。

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

民俗文化:今日冬至,想起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圖片,資料源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一時空 的精彩文章:

悅讀者:林徽因的《笑》
花花世界:千面之花,富麗之王

TAG:小一時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