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為何馬刀可以取代長矛,成為騎兵武器之王?

為何馬刀可以取代長矛,成為騎兵武器之王?

騎兵軍刀,俗稱「馬刀」,馬刀身狹,略帶彎曲,刀把也長。可兩手同時握把。馬刀一般較輕,鋒利無比,威力較大。

矛為什麼會被馬刀取代?

騎士在馬背上使用武器也是有限制的。東漢之前,不論是匈奴還是漢軍都沒有馬鐙馬刺馬鞍之類的馬具,騎士在馬上作戰時保持平衡都很困難,就不要說雙手握持的長兵器了。

在這之前,騎兵的主要裝備是弓弩,而匈奴人憑藉其優秀的駕馭技術往往可以使用不長的馬刀。隨著馬鐙馬鞍的發明,東漢以後的騎兵在交戰時可以更好的發力,因此長矛才上了馬。

但是像青龍偃月刀之類的卻是無法上馬的。

第一,即便有力支撐,力量也有限,只能保證騎士進行「刺」的動作

而「砍」「劈」等動作只有在不造成巨大力矩的情況下才能使用,也就是說要在行進的馬上「砍」和「劈」只能用不長的武器,如劍或馬刀。

第二,騎兵之所以有近戰價值,在於其作戰時的高機動性。

你有沒有發現《三國演義》裡面騎在馬上用大刀畫戟的武將都是幾乎將馬停在地上開打的,這在真正的戰爭中是不可想像的,一旦騎兵停住甚至稍慢下來,十幾個長槍兵或長戟兵就圍過來了。

馬刀無疑更適於白刃格鬥。鋒利實用的馬刀仍是騎兵武器之王。我國史學界認為,騎兵在我國約始於春秋末,戰國初。

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即是著名的例證。這時期的騎兵因未產生馬鐙,騎士兩腳懸空,沒有著力點不利於馬上格鬥,加上還未出現用於斬劈的厚背長刀。

一般擊刺性的兵器對敵步兵作戰殺傷力小且不方便,而輕薄的劍在砍殺時又易於折斷,所以騎兵只裝備弓箭。適遠距離作戰。這就使騎兵的優點受到限制。

公元前128年到公元前119年的十年間,漢軍與匈奴的重大戰事.雙方投入的騎兵將近20萬。漢軍充分發揮了騎兵輕捷迅速的特點。從此,騎兵成為軍隊的主力,縱橫馳騁在戰爭的舞台上。

環首刀體是細長型,多為直脊直刃,刀柄和刀身之間沒有明顯的區分,也無護格。刀柄多用木片相夾,外面纏以粗繩,便於持握。同劍相比,環首刀一面有刃,另一面為厚實的刀脊,因而比兩面刃的劍便更適於騎兵衝擊時的斬劈。

漢代的造刀工藝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出現了三十煉、五十煉甚至百鍊鋼刀。即以含碳量較高的炒鋼為原料,經過三十、五十、乃至上百次的摺疊鍛打而成。

山西太原北齊墓壁畫中持刀騎兵

南北朝的步、騎兵都裝備短柄鐵刀,其特點是刀身直,刀柄末端沒有圓環。山西太原北齊墓壁畫中的人物所佩的就是這種刀。

右下角留言,看看你喜歡哪種冷兵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士刀傳奇 的精彩文章:

揭秘長劍的基本持握和拔劍方法:帥到沒朋友!

TAG:武士刀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