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微眾銀行馬智濤:公眾聯盟鏈發展初見成效,分散式商業模式可期

微眾銀行馬智濤:公眾聯盟鏈發展初見成效,分散式商業模式可期

2018年12月21日,歷經4個月的「2018金鏈盟中國區塊鏈應用大賽」在深圳落幕,來自國內外的近300支隊伍中決出的十強團隊分享了價值215萬元的獎金。金鏈盟技術委員會主席馬智濤在大會現場帶來了《公眾聯盟鏈的實踐與思考》主題演講。

「公眾聯盟鏈」(Open Consortium Chain),是馬智濤在2018年9月召開的第四屆區塊鏈全球峰會上首次對外提出。公眾聯盟鏈對聯盟鏈的進化升華,它並不是單一的鏈條,而是一種新的、基於區塊鏈商業應用所打造的、面向公眾提供服務的一種生態圈。

這3個月以來,國內區塊鏈發展形勢經歷了較大的變化,不少公鏈項目集體從火熱走向涼涼,從事聯盟鏈的創業項目也遇到了推廣落地的瓶頸,公眾聯盟鏈是否會成為一種新機遇?

以下是馬智濤的現場演講,巴比特整理:

在過去的一年,區塊鏈領域的發展經歷了高峰和低谷。

在高峰的時候,金鏈盟的成員沒有隨波逐流,進入低谷的時候,也沒有輕言放棄。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的信念,因為我們相信區塊鏈的價值遠遠不止於虛擬貨幣和ICO,我們看到未來應該是區塊鏈技術能夠對現有商業模式帶來的一些轉變。所以今年9月份的時候,我們在第四屆區塊鏈全球峰會上首次提出「公眾聯盟鏈」的想法,這並不是造出一些新的辭彙,而是希望市場對區塊鏈技術能夠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並且也能夠排除一些誤區。

以往大家對區塊鏈的解讀,很多時候會聯想到第一個應用,就是比特幣,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也有一個概念叫聯盟鏈,自從聯盟鏈推出市場以後,一直是很熱門的話題,但是當中也有很多市場的誤讀,所以在這裡希望跟大家分享我們的看法。

公有鏈是否為「公眾所有」?

大家對公有鏈的理解,很多人認為是公眾所有,它非常強調公平性。

如果我們看到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公有鏈,比如比特幣,以太坊,EOS,我們看到他們都是以算例記帳的方式,但是記帳方非常的集中,算力集中在少數人手上,所以真正是公眾所有嗎?並不見得。

公有鏈是否真正為大眾服務?

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大家對公有鏈的解讀,認為它是在服務我們這個公眾社會,服務大眾。全球76億人口當中,互聯網覆蓋了50多億人,但是真正參與到公有鏈的群體非常有限,僅有兩千萬。所以我們認為,公有鏈服務大眾的使命一直沒有真正達成,還是一個非常小眾的事物。

公有鏈能否承載「數字社會」使命?

公有鏈承載的數據規模,是否真正能夠承載數字社會的生命?2017年,全球的數據總量大概230億TB。作為騰訊的子公司,微眾銀行也拿到了一些數據,騰訊雲在支撐運營的數據是480萬TB。公有鏈最活躍的是以太坊,但只有不到1個TB的數據,所以真正通過單一的公有鏈條承載數字社會的使命還有很大的距離。

信任是否只能通過演算法來建立?

過去我們一直強調公有鏈,不需要有任何的信任,任何人有一台機器都可以做一個節點參與記帳。單純靠技術建立起信任,這是非常好的價值主張,但反過來看,人類社會發展了幾千年,我們是否只能依賴建立信用和合作夥伴的信任?不見得。

在人類社會當中有很多既有的體系,過去也是行之有效的,比如通過政府信用,包括已有的法律體制,包括監管機構頒發的牌照,如果合作夥伴之間可以通過資產抵押,也是能夠建立起信任。

我們也有很多標準的組織,比如工信部牽頭很多的標準協議,這些都是建立信用非常有效的手段,我們並不見得一定需要依賴演算法建立信任,演算法能夠增加信任,但不是建立信任唯一的方法,所以我們認為通過區塊鏈的技術可以增信,但是不見得要從零開始建立信任。

過去人們有一個誤解,就是聯盟鏈所能夠體現的價值只能促進聯盟成員之間,實現更高效率的協作。但是往往忽略了一點,我們現在通過互聯網連接了全世界的用戶,以及提供服務的商戶。事實上我們這些商業聯盟通過聯盟鏈建立起一個價值交換的價值網路的同時,也能夠通過互聯網為公眾提供服務。

基於這個觀點,我們認為以服務公眾作為目標的聯盟鏈條會是未來非常重要的趨勢,所以我們提出了公眾聯盟鏈的概念。


公眾聯盟鏈為公眾服務

公眾聯盟鏈的服務對象是公眾,我們的大眾不管是個人還是小微企業都可以通過公開的網路訪問聯盟鏈所提供的服務。它有聯盟的治理,不是一堆完全陌生的參與者所組成的網路,也是有一套通過聯盟成員共同運營的,通過我們的區塊鏈實現信息與價值交換的對應的聯盟和治理體系進行聯盟的管理。很重要的一點,最終這個公眾聯盟鏈要踐行分散式商業的理念,我們認為分散式商業是經濟發展模式非常重要的方向。


技術挑戰如何應對?

要實現公眾聯盟鏈的體系,我們認為有三個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區塊鏈的技術底層必須要具備多鏈條,跨鏈條,以及能夠處理海量交易的能力。

這是我們在FISCO BCOS重點研究的,包括首席架構師張開翔在這方面投入了很多好的想法,把FISCO BCOS的底層真正能夠做到處理海量的交易規模,並且能夠促進鏈條跟鏈條之間的互動互聯。

其次,我們需要支持快速、低成本的組建聯盟,以及建鏈的能力。

我們在這裡做一個對比,比如有了微信,人與人之間建立群組是非常容易的,可以快速地溝通,個人的辦公效率提高很多。未來中小企業也能夠非常便捷的去建鏈,組成商業聯盟,如果能夠做到一鍵建鏈的能力,我們分散式商業的模式將越來越普及。

現在的公有鏈,包括傳統的區塊鏈解讀都認為,構建一個鏈條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們希望通過FISCO BCOS的能力,把成本降到最低。

再次,實現開源和開放,因為聯盟之間需要充分的信任,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金鏈盟推出了FISCO BCOS這個平台,一直強調它開源的屬性,因為我們開源是賦予我們的軟體生命最有效的手段。


業務能力如何跟上?

在FISCO BCOS底層平台之上,我們認為還有一系列非常重要的業務能力要建立起來,並且開放出去,才能讓公眾聯盟鏈的生態發展得更快速。

其中,聯盟治理、數據治理、身份管理、事件管理、清結算的管理等等。我們認為這是分散式聯盟中非常重要的基本能力,我們希望在FISCO BCOS的生態圈中有更多的基礎能力建立起來。微眾銀行作為FISCO BCOS其中積極的的貢獻者,我們也在這個領域上做了很多研發,2019年預計會把這一系列的能力逐步開源,這也是我們覺得促進生態發展非常重要的一步,也非常鼓勵聯盟成員多來參與基礎能力的建設。


構建分散式商業

我們認為,分散式商業是未來整個經濟發展模式的重要方向。

為什麼我們這樣說?在座很多的來賓應該都是從事技術的,我們看到整個技術的發展在過去幾十年,從原來的大型機變成了小型機,然後變成PC伺服器,未來計算的單元可能變得越來越小。同樣的,我們認為商業模式也會走到這樣的過程。

過去我們的商業因為技術沒有這麼發達,所以一個商業機構手上掌握所有的資源,運行效率肯定是最高的。但是在上世紀的50-60年代,我們看到從美國開始,一些所謂的連鎖企業逐步發展起來,很多的營銷能力,經營能力,實現了基本的分散式體系。

在過去的5、6年我們也看到一個共享商業的模式逐步冒出來,比如網約車和共享單車,所以我們看到一些運營能力,終端服務能力也走上了分散式。但是在這些模式發展還是基於中心化的平台,我們認為未來,這個中心化的平台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代替,從而形成所謂的分散式商業。

各個參與方是對等參與的位置,大家可以共享價值,而且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智能協同,實現價值整合,完全透明的模式,並且有機會能夠讓我們跨界組成商業聯盟,這是我們認為未來經濟模式的一個方向和願景。

多鏈並發,場景無限

我們可以以一些例子給大家做一些分享。

比如分散式零售,我們認為零售商之間有很多的權益,他們服務他們客戶的權益,這就是分散式的商業模式實現的,比如一個客戶可能經常到快餐連鎖吃漢堡,也可能到路邊小店吃蘭州拉麵,這兩個零售商之間的權益是否能夠實現他們之間的價值交換?如果能夠通過區塊鏈的技術打通商業之間的權益,我們可以讓很多的中小企業發展得更好,這也是國家政策和經濟發展模式中非常強調的,我們希望實體經濟和中小企業能夠發展得更興旺。而分散式商業模式,我們認為是可以促進這樣的效果。在金融機構中,我們可以扮演零售商之間清結算的平台,這是分散式零售的例子。

政務方面,當中的機會是非常巨大的,政務之間有很多的數據,基於過去的一些隱私保護的要求,都不見得這麼容易從一個機構往另外一個機構傳輸,完全把數據打通共享。最近有人提出:我們現在談的不是數據共享的概念了,而是數據融合的概念,這個融合照顧到我們對於數據所有者的隱私保護。

我們也認為,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擁有數據和使用數據的機構之間,一個安全的數據傳輸的方式,而且在過程中,數據是可以參與和授權的,而且這個授權擁有痕迹,可以審計和追溯的。

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出台以後,對數據的共享使用越趨嚴格,如果我們有一套機制讓數據更有效的在合作夥伴之間流轉,而且達到合規,這是我們認為需要做到的基礎能力。在分散式政務這個場景中是可以發揮非常好的價值。

未來,我們我們認為社會上存在大量的區塊鏈條,可能是大大小小的商業聯盟組成的,他們之間有互聯互通的基礎,但是他們不是單一的鏈條,而是無數的鏈條組成一個真正能夠承載數字社會所需要的完整體系。對於技術而言,多邊並存,相互協作是硬性的要求。


萌芽生長,打開分散式商業之門

基於上面的理念,在今年8月份,金鏈盟舉辦了「2018金鏈盟中國區塊鏈應用大賽」。大賽的啟動吸引了大量的參賽者,有將近300支隊伍,當中包括了很多的商業單位、科研機構、個人開發者所組成的團隊。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大賽能夠促進公眾聯盟鏈健康發展,真正利用區塊鏈解決我們在商業過程中遇到問題,存在痛點的參與方能夠受到更多的鼓舞,以及更積極的參與到我們的事業當中。

在前一段時間,我們緊鑼密鼓的評審過程中也選出了30強的應用,以及我們在本月也把十強的應用選出來,基本上覆蓋面還是非常的廣泛,包括政務、金融、公益、醫療、版權等,所以區塊鏈不只是單一的應用,所能夠產生的價值可以是各行各業的。

最後,我們希望有更多的參與者加入到我們的生態圈裡,也祝賀最後進入十強的隊伍,因為你們是非常重要的種子,我們希望你們的成功能夠帶動更多一些認同我們理念的參與者參與進來,幫我們一起推進公眾聯盟鏈的發展,只有更多人參與進來,我們才能把分散式商業模式的大門打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巴比特資訊 的精彩文章:

王永利:比特幣成不了貨幣,區塊鏈50年內難以顛覆現有體系
上海交大教授:加密貨幣本身沒有加密,通過加密技術實現加密功能

TAG:巴比特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