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冬至·福至

冬至·福至

2018.12.22 農曆:冬月十六 戊戌【狗】 冬至

二十四節氣

陰極之至

陽氣始生

冬至為農曆十一月中,「至」是極致的意思,冬藏之氣至此而極。它包含三層意思:陰寒達到極致,天最冷;陽氣始至,上升才逼天氣寒徹;太陽行至最南處,所以晝最短,夜最長。

冬至首先要送鞋,它是藏之終,生之始,故也稱「亞歲」,重要性僅次於除夕。歲月要走過,所以,亞歲迎祥,履長納慶,送鞋是為納更多的吉祥。

冬 ? 至 ? 夜

按古人說法,冬至是一個安靜之節。

這是為順應陽氣剛萌動的天時地理——它初萌微弱,需大家一起呵護之,以天下靜扶助微氣以成萬物,共同成就一個健康、明媚的春天。

由此,這一日要關閉城門,關閉市場,停息戰事,禁止喧鬧,所以,冬至夜是一年中最安靜的長夜。

冬 ? 至 ? 問 ? 候

按照南方習俗,冬至節與清明節一樣重要,都要祭奠亡靈。這樣,一年中,除夕、清明、七月十五與冬至,一共四次。懷念已經故去的親人、追思深深銘刻於心的過去的溫馨,越來越變成我們心靈的一種寄託。

下班回家後,晚上參與一下祭奠,向已經隔了一個世界的親人致以冬至的問候,讓他們也有一個溫暖的冬夜。

冬 ? 至 ? 三 ? 候

一候蚯蚓結| 冬至之日「蚯蚓結」,蚯蚓感陰氣蜷曲,感陽氣舒展,六陰寒極時,糾如繩結。

二候麋角解| 冬至後五日「麋角解」,鹿屬陽,山獸,感陰氣而在夏至解角。麋屬陰,澤獸,感陽氣而在冬至解角。

三候水泉動| 再五日「水泉動」,水乃天一之陽所生,現在一陽初生,所以,水泉已經暗暗流動。

以上節選自《微讀節氣》/朱偉著

冬 ? 至 ? 習 ? 俗

冬至祭天

「祭天」即是古代的「郊祀」禮,是歷代帝王禳災祈福的一種方法,是冬至日必須舉行的一種儀式。

《周禮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於祈求國泰民安。

《後漢書禮儀》:「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

唐宋時,以冬至和歲首並重。

《清嘉錄》則直言:「冬至大如年。」

漢人自古冬至需拜天祭祖,而今國內只有潮汕地區延續此習。

南吃糰子

冬至吃湯圓,是我國江南地區的傳統習俗。

湯圓也稱湯糰,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所以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

每逢冬至日清晨,南方各家各戶都會開始磨糯米粉,並用糖、肉、萊、果、更豆、蘿蔔絲等做餡,包成冬至團,不但自家人吃,亦會贈送親友以表祝福之意。

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冬至,老上海人是最講究吃湯圓的,親人們聚在一起品嘗新釀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圓子,然後用肉塊壘於盤中祭祖。

北吃餃子

在我國北方,每年農曆冬至日,都有吃餃子的習俗。

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亦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葯之事。

東漢時,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向民眾施捨「祛寒嬌耳湯」。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里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大家每人兩隻「嬌耳」和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

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因而,冬至吃餃子防凍耳朵的習俗就被沿襲下來。

消寒會

《天寶遺事》載,唐人王仁裕每逢大雪,則掃雪通路,延請賓客到居處宴飲,稱之為暖寒會。

後人在冬至之後,招集朋友,輪番聚飲,稱為消寒會。

《金陵歲時記》記載:「吾鄉當冬至節後,九人相約謙飲,自頭九以至九九,各主東道一次,名日消寒會,文人墨客飲酒之餘,兼及韻事。」

獻襪履

古代女子在冬至日向公婆敬獻鞋襪。

三國時魏國曹植在《冬至獻襪履表》中言:「亞歲迎祥,履長納慶。」

唐代小說《酉陽雜俎》中載:「北朝婦人常以冬至日進履襪及靴。」

後唐《中華古今注》稱:「漢有綉鴛鴦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此後婦女在冬至日向公婆敬獻襪履,便相沿成習。

舊俗中無論南北,都流行這一風俗,寓意「陽生於下,日永於天,長履景福,至於億年。」

因此,在過去,冬至也稱為履長節。

數九九

我國大部分地區習慣自冬至起"數九",每九天為一個小節,共分為九九八十一天。民間流傳著一首歌謠:"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這首歌謠生動形象地反映出不同時間的季節變化。也表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

冬 ? 至 ? 詩 ? 詞

《小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杜甫這首詩,思緒是安之若素的,沒有大起大落的孤痛凄傷,只有浮生難得的閑適清歡。這一回,他放下以往寫蕭涼冬景時心中孤寂悲愴的愁,添了些極為歡妙明媚的因素,在詩中,字裡行間都能讀到詩人期冀春日趕快到來的迫切心情。

《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白居易當時正宦遊在外,夜宿於邯鄲驛舍中,有感而作此詩。全詩語言質樸無華而韻味含蓄,構思精巧別緻,詩人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躍然紙上。

《冬至日遇京使發寄舍弟》

唐?杜牧

遠信初逢雙鯉去,他鄉正遇一陽生。

樽前豈解愁家國,輦下唯能憶弟兄。

旅館夜憂姜被冷,暮江寒覺晏裘輕。

竹門風過還惆悵,疑是松窗雪打聲。

詩人以本身的感觸來揣測親人的處境:天冷了,弟弟是否安好?是否及時添衣加被?尾聯更加顯示了兄長的心境之繁重。颯颯的寒風已讓人深感不安,更何況是冷雪呢?思念關切之情演化為更深的惆悵焦急,層層推動,逐步增強對親人的關心之情。

《冬至後》

宋?張文潛

水國過冬至,風光春已生。

梅知相見喜,雁有欲歸聲。

老去書全懶,閑中酒愈傾。

窮通付吾道,不復問君平。

此詩先寫景,之後接著言情,後表明自己的志向,全詩自然,簡潔,一氣呵成。

—《END》—

往期精彩

7.原創:寫一首詩需要多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中國 的精彩文章:

這樣的蘇東坡,你見過嗎?
古代這10位「很閑」的詩人,都「非等閑」

TAG:詩詞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