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為什麼獅群越大,獅子卻越容易餓肚子?

為什麼獅群越大,獅子卻越容易餓肚子?

為什麼獅群越大,獅子卻越容易餓肚子?

作為唯一的一種群居性貓科動物,獅子的活動總是受到很多動物學家的關注。獅子群居有很多好處,比如說可以一起抵禦鬣狗等食肉動物的襲擊;可以一起哺育幼崽,增加幼崽成活率;一群獅子生活在一起也能減少精神上的壓力。在獅群中,「人多力量大」是顯而易見的,但是,並不是獅群的成員數量越多越好。往往獅群越大,獅子卻越容易餓肚子。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1.獅群越大,獵物越不夠分配

在獅群中,「人多力量大」的同時,也會面臨「僧多粥少」的問題。一頭獅子一次可以吃下30千克的肉食,假如一個獅群有10頭獅子,那麼它們至少就要捕獲一匹斑馬才能餵飽整個獅群。如果一個獅群有20頭獅子,那麼一頭斑馬往往不夠分配。在獵物充足的季節,獅群可以通過增加狩獵次數來平衡獵物不夠分配的問題;可是當獵物不充足特別是大型獵物都遷徙到其他地方的季節,它們的食物就很難有保障,雖然力量大,但是沒有獵物,力量也無處可施。


2.獅群越大,妄想不勞而獲的獅子越多

表面上看起來很團結的獅子,其實卻是一種十分自私的貓科動物,這僅僅從它們一起進食時的爭搶畫面就可以看出來。事實證明,無論獅群多大,哪怕成員數量接近30隻的超級大獅群,主要負責捕獵的獅子也屈指可數,更多的獅子是在捕獵的時候做做樣子,或者乾脆呆在家裡睡大覺,但獵物被捕獲後跑得比誰都積極。獅群越大,總是妄想不勞而獲的獅子相對就越多,尤其是極少參與捕獵的雄獅。這些只願意動嘴卻不願意出力的獅子,往往會給獅群的捕獵行動帶來很大的壓力。

也正主要因為以上兩個原因,獅群越大,獅群成員就越容易餓肚子,這也進一步限制了獅群的發展壯大。事實上,一個獅群成員數量極難超過25隻,如果超過25隻,內部就很難維持穩定,一些獅子就會因各種原因離開群體生活。動物學家發現,落單的獅子,成員數量為2隻、5隻和6隻的獅群更不容易挨餓。

關於為什麼獅群越大,獅子卻越容易餓肚子這個話題,你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留言討論哦。(歡迎關注大貓來了,每天為你分享有趣的貓科動物故事。原創作品,未經授權,抄襲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貓來了 的精彩文章:

關於兔猻的5個冷知識,你了解多少?
猞猁為什麼在冬天最開心?因為它們的天敵一個下山,一個冬眠

TAG:大貓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