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沒有「外來妹」,沒有「公關小姐」,你就不能理解今日的廣東文化

沒有「外來妹」,沒有「公關小姐」,你就不能理解今日的廣東文化

我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呢,因為我是廣東人啊,我熱愛這個城市,我生於斯,長於斯,我是能寫出新版「熱愛廣州的101個理由」的那種人……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喜歡廣東的開放,自在,包容,多元。

現在偶爾還能看到楊鈺瑩的新聞,基本上都是圍繞她的保養得當,逆生長,有少女感;雖然是1971年出生的,但是仍然膚白貌美,看不出時光的痕迹。

但是,她也是陪伴著我們過了童年時光的明星啊!可能今天年輕人不知道,在九十年代初期,楊鈺瑩的「玉女」形象,紅透大江南北;那時,是廣東流行歌壇對整個中國流行樂壇定義的年代,也是廣州影視文化紅遍大江南北的時候,什麼叫萬人空巷,說的就是那時的廣東了。

沒有「外來妹」,沒有「公關小姐」,你就不能理解今日的廣東文化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楊鈺瑩近照

1/3

上世紀90年代,每家每戶的卡式磁帶錄音機傳出的皆是來自廣州的聲音:


「我不想說我很親切/ 我不想說我很純潔/ 可是我不能拒絕心中的感覺/ 看看可愛的天摸摸真實的臉……」

注意,我說的不是廣東,而是全國。

這首《我不想說》,是1991年最早反映打工者生活的電視劇《外來妹》,當時在中央電視台播出時,轟動全國。這首歌唱出了一個時代打工仔、打工妹的心聲,一時間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全中國的大街小巷都有這首歌的旋律。

據說,1992年至1997年是楊鈺瑩的時代,她的張張唱片輕鬆破百萬,有道是:「當年的音像店,三分之一是楊鈺瑩,三分之一是劉德華,剩下三分之一其他歌手平分。」

九十年代初,一大批流行歌手,都出自廣東,楊鈺瑩屬於每出唱片銷量皆過百萬的天后級人物了,此外,還有高林生,《牽掛你的人是我》唱到街知巷聞;程琳,推出專輯《信天游》開創了新民歌「西北風」的先河;甘萍,有《大哥,你好嗎》;李春波,有《小芳》以及《一封家書》;林依倫,有《愛情鳥》……

沒有「外來妹」,沒有「公關小姐」,你就不能理解今日的廣東文化

央視第一個以流行音樂為主的電視節目,第一期就是楊鈺瑩

90年代,尤其是前半闕,廣州流行樂壇簡直是一支獨秀,朗朗上口的曲調搭配通俗的歌詞很適合大街小巷傳唱,有水井處就有「村裡有個姑娘叫小芳」「這一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其實,這篇文章不是談廣東樂壇的;但是,為什麼偏安於一隅的廣東,甚至連普通話都說得很不標準的廣東,它的流行歌會火向全國,倒是值得一提。

當然不是因為廣東這個地方的人唱歌特別好聽,而是因為,廣東地區就是改革開放得了風氣之先,在娛樂事業上,也同樣率先改革,率先學習、引進、借鑒了香港等地的做法,才讓整個樂壇煥發出勃勃生機的。

沒有「外來妹」,沒有「公關小姐」,你就不能理解今日的廣東文化

(芳村疍家(水上居民)的木船停靠在芳村岸邊,遠處是白天鵝賓館。)黃亦民攝影作品,1984年攝於白鵝潭

那時,廣州有太平洋、新時代、中唱等聲名遐邇的影音公司,他們從模仿港台明星開始,到自身造星運動,舉辦各種歌唱比賽;還引領全國風氣之先,率先簽約歌星、包裝偶像,開啟了內地流行樂壇的篇章。有了活力,外地歌手也紛紛被吸引來廣東發展。毛崗麗(後改名為楊鈺瑩)就是坐著火車從江西來廣東的。在這裡,她被定位為玉女,擅長於甜歌。她的成功也證明,她非常善於演繹,而且也正吻合那個時代人們喜歡的這種甜美輕靡。

沒有「外來妹」,沒有「公關小姐」,你就不能理解今日的廣東文化

太平洋影音公司發布的《陳小奇十年經典金曲選》,黃霑曾說,「大陸有陳小奇,不必到香港」

回想起一九八三年,李谷一在春晚上唱的《鄉戀》,這麼端莊的歌曲,還被視為黃色歌曲呢。時代變化得真快啊。

可以說,沒有廣東人敢於喝「頭啖湯」的這種勇氣,沒有敢於先走一步、在制度上、在觀念上的創新,是不會有九十年代炫麗豐富的廣東樂壇的。

當然,九十年代後期,當北京也開始有了造星的制度運作,並有強大的央視和春晚等勢力的加持之後,廣東樂人也紛紛北上發展了。


2/3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橋頭堡,這點無庸置疑。但我不想講那些數據和各種宣傳材料;生活在廣東,並且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歷程長大,我能感受到改開對每個家庭的影響。除了生活水平的切實改善以外,還有紅極一時的各種影視劇。

與今天的影視劇幾乎全都是各種各樣的「懸浮劇」、各種各樣與現實沒有關係的歷史劇、玄幻劇、婆媳劇、時裝劇不同,那時的影視劇,尤其是廣東最火的那一部分影視作品,全都是反映現實的;何止反映現實,它們深刻而全面地記載了各個社會的改革開放的歷程;就像歷史進程中的微縮版,讓我們足不出戶就在電視屏幕上,看到具象化的時代變遷。

而且每一部非常好看,戲劇性很強,既有時代精神,又真實可感。

比如說,由楊鈺瑩演唱主題曲的《外來妹》。

沒有「外來妹」,沒有「公關小姐」,你就不能理解今日的廣東文化

9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越來越多的人南下打工,打工仔、打工妹成了各種生機勃勃的工廠里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外來妹》是由廣州電視台推出的十集電視連續劇,1991年在中央電視台播出,轟動全國。 它主要描述六個從窮山溝到廣東打工的女性的命運。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女主人公趙小雲(陳小藝飾),她本是山裡出來的一個普通打工妹,由於肯學、上進、愛動腦子、技術好,被任命為廠長助理,後來升任為建達廠生產主管。她實現了自己人生的飛躍,而這些,都是由她的個人奮鬥實現的。

沒有「外來妹」,沒有「公關小姐」,你就不能理解今日的廣東文化

《外來妹》

光是這一點,就令人很振奮了:時代的變遷,令一個農村女也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走向人生巔峰!這也是城市化進程帶給人們心靈上的震撼。

小雲和香港老闆(湯鎮宗飾)的情愫,也代表了很多女性對階層躍升的幻想——她們看到了在鄉下時不可能見得到的優秀男人,得到了他們的尊重;但同時尊嚴又令她不能再前進一步。否則,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就不是我們見到的憑個人奮鬥改變命運、在改革開放中最早一批的底層向上走的技術工人趙小雲了。

沒有「外來妹」,沒有「公關小姐」,你就不能理解今日的廣東文化

《外來妹》

那些女工們,「靚女」終因傷殘而回到了山裡;秀英為了錢而墮落了;玉蘭與當地小食店的老闆福生結了婚;而回到山裡結婚再也不準備外出打工的秀珍,卻發現自己已不屬於這裡了,她又帶出了一幫小姐妹。

每一種人生,都對應了在九十年代初蓬勃興起的生產線上的女工們的命運。

沒有「外來妹」,沒有「公關小姐」,你就不能理解今日的廣東文化

《外來妹》

《公關小姐》,在1990年推出,在廣東的收視率高達90.99%,女主角是一位來自香港的公關人士,所以在一國兩制的政策已經提出的情況下,可以非常便利地借鑒香港行業經驗,來表達廣東的這種「敢為天下先」的實幹精神。「鐵飯碗」打破,人際關係變化,一部劇,就帶旺了一個剛剛興起的行業,不少城市陸續成立了公關協會,企業成立了公關部,而這部戲甚至被當做了「教材」。

沒有「外來妹」,沒有「公關小姐」,你就不能理解今日的廣東文化

這還是中國改開以來最早的商戰片、最早的職場劇、最早的時尚劇。說到時尚劇,還要再提一下,女主角的大波浪發,由此全國風靡;而劇中的衣服,既時髦好看,又符合人物身份,很多穿著打扮都紅遍全國了。

也因為這種「時髦」,在把片子送出央視的時候,被批為「生活腐朽」,差點就不讓播出了。

更有意義的是,《公關小姐》,還給廣州做了一個大大的形象廣告。這部劇的主角是七名公關小姐,她們的男友都是廣州的個體戶、計程車司機、農民大學生、軍人、企業家等有廣州地方色彩的典型形象;一個一個的公關案例,也讓我們看到了廣州形形色色的人物和風情,還有廣州人率先改善起來的生活方式,種種粵式生活習俗。

沒有「外來妹」,沒有「公關小姐」,你就不能理解今日的廣東文化

《公關小姐》中,當年的廣州友誼公司

《公關小姐》中也反映了廣州出現的新鮮事,比如第一次「美在花城」的選舉就在電視劇中有所表現,儘管這次「選美」作為失敗的公關案例出現,但卻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交待得相當清楚,也體現了廣東人對待改革開放的清醒態度。總而言之,這部劇,把先進的公關理念和酒店管理方式,職業女性的風采,廣州這個大都市的風情,琳琅滿目地展現給我們看。

沒有「外來妹」,沒有「公關小姐」,你就不能理解今日的廣東文化

《公關小姐》

最後要提一筆的是,這部劇不僅題材新,表現形式新,盈利能力也很強,每集賣給央視就4萬,再加上電視劇播放期間近200萬元的廣告收入(那可是1990年),賺翻了!

還有《情滿珠江》,也是一部影響巨大的商戰片,故事是以南方某電風扇廠從鄉鎮小廠到國際集團為藍本的,展現了一群廣東企業家如何借著時代變遷,乘著改革春風,掙紮成長的痛苦過程。當然,劇中人物有錙銖必較的算計,也有棋高一著的智謀,更有古道熱腸的仁義;劇中甚至還有女知青為返鄉不惜出賣肉體,民營企業創辦中的明爭暗鬥,感情糾葛導致家庭解體等當時還比較「出格」的話題。

沒有「外來妹」,沒有「公關小姐」,你就不能理解今日的廣東文化

《情滿珠江》

它全景式地描繪了一幅幾十年來廣東由封閉走向開放的波瀾壯闊的畫卷,稱得上是史詩劇了。

當然,廣東的影視文化輻射的能量遠遠不止於這三部劇,只不過,它們最有代表性而己。


3/3

伴隨著廣東的改革歷程一起成長,作為一個普通人,其實感受很多。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初,在一位老人在南方「畫了一個圈」之後,廣東人的實幹,創新,敢為天下先,敢飲「頭啖湯」的精神,發揮到極致。

沒有「外來妹」,沒有「公關小姐」,你就不能理解今日的廣東文化

(廣州風味的煲仔飯。)黃亦民攝影作品,1989年攝於高第街 。

直到今天,北上廣深,四個超一線城市裡,廣東就佔了兩席,發展的後勁仍然很足。

為什麼我要挑歌壇和影視來談這個問題,因為這幾樣是老百姓們最了解、最有共鳴、最能激起共同回憶的。你說GDP,可能很多普通人就不懂這玩意兒,何況每個人貧富並不相同,對物質的感受並不一樣。但是誰沒聽過「村裡有個姑娘叫小芳」,誰沒聽過「我不想說,我很親切」?

沒有「外來妹」,沒有「公關小姐」,你就不能理解今日的廣東文化

《頭啖湯》的鏡頭中聚焦的廣東流行音樂

而且,這些影視劇,代表的不僅是影視水平的高低,更像是一部又一部的時代劇,史詩,紀錄片,從不同的切面給我們展現了廣東人在改革開放過程中的奮鬥軌跡和心路歷程,也揭示了一個時代的嬗變。

沒有「外來妹」,沒有「公關小姐」,你就不能理解今日的廣東文化

(市民排隊去吃麥當勞。)黃亦民攝影作品,1993年攝。

但現在,很難看到反映現實,反映當下的影視劇了。不止是廣東,全國都沒有了。職場劇變成了在辦公室里談戀愛,家庭劇變成了婆媳之間的鬥法,商戰劇等等也在屏幕上絕跡……不僅在於有沒有人去拍的問題,還在於,當下人的很難搞清楚我們如今的時代精神是什麼。

這也正是廣州市廣播電視台紀錄片中心要拍一部8集紀錄片《頭啖湯》,全面地反映廣東改革開放四十年成就的一個動力。重新拾回廣東人擅飲「頭啖湯」的精神。

《頭啖湯》的攝製團隊通過各種渠道,從珠江電影集團、中山圖書館、廣州國家檔案館、廣州廣播電視台媒資庫等地挖掘了大量珍貴的老廣州歷史影像資料,也得到了一些著名攝影師的支持,在片中以動畫的形式展示了多張具有強烈時代特色的老照片。

沒有「外來妹」,沒有「公關小姐」,你就不能理解今日的廣東文化

《頭啖湯》團隊

從重大歷史事件的珍貴瞬間,到衣食住行的點滴變化……這些珍貴的廣州影像,讓你瞬間穿越時光隧道,看到廣州40年來的滄桑巨變。

今年5月起,八個分集攝製組與三個外景航拍組同時出動;攝製團隊專業素質夠硬、採訪寫稿剪片也非常認真,《頭啖湯》是誠意滿滿的作品。

沒有「外來妹」,沒有「公關小姐」,你就不能理解今日的廣東文化

那就請觀看

大型紀錄片《頭啖湯》

從12月13~20日,

「廣州新聞頻道」每晚20:00首播,

「廣州綜合頻道」每晚23:00重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侯虹斌 的精彩文章:

每一個重男輕女的父親,都會對女兒說,我是為你好……

TAG:侯虹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