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的美麗河流:詩經中的河流之大沙河
衛河與焦作大沙河的淵源
衛河,漢稱白溝,隋稱永濟渠,宋曰御河,明稱衛漕,清代因該河發源於春秋衛地,終止於天津衛,取其首末兩端「衛」字而名之曰「衛河」,一直沿用至今。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源出山西省陵川縣奪火鎮南嶺。上游原為大沙河,1958年後改入豫北的共產主義渠。幹流起自河南省新鄉縣合河鎮,以下稱衛河。東北流經新鄉、衛輝、浚縣、 滑縣、湯陰、內黃、清豐等市縣,在南樂縣的大張北集出省,入河北省境,再至山東省,在南陶的稱灣溝處與漳河匯流。全長347公里,流域面積15 290平方公里。河南境內河長286公里,流域面積1 292平方公里。河寬40—110米。楚旺站多年平均流量8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含沙量為1.89公斤/立方米。今在滄縣南又挖成捷地減河,引洪水直接入海。
大運河
關於衛河的發源,業界曾有三種說法。一說發源於博愛縣之皂角村,這裡是原運糧河的起源處。歷史上的運糧河由此東北流匯合新河、沙河、門河、洪水河至合河鎮與衛河相接,這是按「河源唯遠」的觀點而定的衛河河源,後來,隨著運糧河的改道,這種觀點已成為史話。
二說發源於山西省陵川縣的奪火鎮。奪火在陵川縣城南35公里處,原名鐸壑,因春秋時為鐸遏父的封邑而得名,後訛傳,演變為奪火。此處高山林立,溝壑比比,古為永和隘,是陵川通往河南的咽喉,也是凈影峽谷的所在區域。運糧河改道以後,衛河上游的主要幹流為大沙河。而大沙河的河源在焦作北部的太行山中,凈影峽谷正是大沙河上游的發源地。
三說輝縣百泉為衛河之源。而衛河山區支流繁多,左岸較大支流有大沙河、峪河、黃水河、滄河、思德河、洪河、湯河、羑河、安陽河等,右岸有東、西孟姜女河,大獅澇河等。大沙河是衛河的最大最上游支流,屬天然河道,發源於山西省陵川縣奪火鎮,流經博愛、焦作、武陟、獲嘉、輝縣,經新鄉縣西北入共產主義渠。
詩經里有古衛風,描寫的就是古衛河兩岸先民生產生活的情景。在《詩經》中有大量關於河流的描寫,許多篇目以水起興。據有關統計,《詩經》中所涉及的水文就有江、淮、河、漢、沱、汝、淇、涇、渭、溱、洧、汾、汶、漆等河流20餘條。其中「衛風」是包括大沙河在內的古衛河一帶先秦時代的漢族民歌,流傳至今仍然膾炙人口。
古書上說的詩經里的圖畫
國風·衛風·木瓜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遊客紛紛拍照留住美景
國風·衛風·河廣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謂宋遠?跂予望之。
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誰謂宋遠?曾不崇朝。
國風·衛風·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