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腹痛分部用藥辨

腹痛分部用藥辨

提到腹痛,我們最關注的是疼痛部位和性質的差異,而這些差異的存在,我們就不能一味的只想一方一葯的概括,更不能濫用止痛藥。本文將腹痛明確分部,針對不同的部位所對應的經絡及用藥給予總結,相信通過本文的介紹,大家治療腹痛過程中,更加得心應手。

腹痛分部用藥辨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腹痛分部用藥辨

作者/郝建新

腹痛是臨床極為常見的一類病證。由於致痛原因及病變髒腑不同,疼痛的出現部位和性質差異很大。故治療時既不能以一葯一方而概之,又不能濫用止痛藥。臨症若以部位為綱,區別使用止痛藥,既可避免藥物的濫用,且能提高治療效果。以下試分而論之。

一、脅痛

脅腹位於上腹部兩側,為足厥陰、足少陽兩經所過。故脅痛多與肝膽疾患有關,選用止痛之品則以歸肝膽二經者為宜。

香附:

功能行氣止痛。偏走肝經,性質平和,尤善行肝氣而止痛。李時珍譽之為「氣病之總司」。故為治療氣滯脅痛的常用之品。

川楝子:

功能行氣止痛。性寒走肝,兼能清熱。長於清熱行氣而止痛。故凡氣滯脅痛,兼有熱象者,用之為宜。

青皮:

功能疏肝破氣。性烈而力猛,破結氣,止脅痛作用甚強。《珍珠囊》謂之能破「肝經積氣。」遇氣滯脅痛之重症,宜選用之。

延胡索:

功能行氣活血,且止痛作用尤為突出。尤善行肝經脅滯而止痛。《本草綱目》言其「專治一身上下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治氣滯血瘀之脅痛尤為常用。

鬱金:

功能行氣活血止痛。其性寒涼,既能止痛,又能清熱。若治氣滯血瘀之脅痛而兼見熱證者用之為宜。

白芍:

功能養血斂陰,柔肝止痛。性柔而緩,長於柔肝止痛。《本草正義》曰:「養肝陰而柔和剛木桀驁之威,……芍藥所以能治……胸脅脹痛者,……即是此法。」故肝陰不足之脅腹作痛常選該品以治之。

二、胃脘痛

胃脘位於上腹中部,臍下至心窩處。為脾胃所居。故胃脘痛多與脾胃之疾有關。選用止痛之品則應以歸脾胃二經者為宜。

木香:

功能調中宣滯,行氣止痛。偏走中焦脾胃,尤善行脾胃之氣而止痛。《本草正義》謂之「以氣用事,故專治氣滯諸痛。」故治氣滯胃脘作痛,本品尤為常用。

枳實:

功能破氣消積。性猛力強,直走中焦。尤善破積氣,止胃痛。《別錄》謂之主「破結實,消脹滿,心下急痞痛」。凡氣滯食積之胃脘痛重症,用之為宜。

五靈脂:

功能活血散瘀止痛。且善治心腹疼痛。李時珍謂之能治「男女一切心腹、脅肋、少腹諸痛。」凡治瘀血內阻之胃脘痛,本品視為首選。

三七:

功能活血止痛。外傷科尤為常用,殊不知內服止痛之效甚佳。若治血瘀胃痛,單用即效。

乾薑:

功能散寒止痛。性大熱而祛中寒力強。為治中焦寒痛之要葯。故無論寒邪傷中或中焦陽虛之胃脘疼痛,本品皆為首選。

高良姜:

功能溫中止痛。善祛中寒而止痛。《本草匯言》謂為「溫脾胃之葯」。因寒邪直中所致之胃脘痛,用之為宜。

艾葉:

功能散寒止痛。無論外灸內服皆能治療胃寒疼痛,故臨症亦可選用。

三、少腹痛、小腹痛

少腹位於下腹兩側,為足厥陰經所過。小腹位於臍下正中,為任脈所過。因二者同居下腹,疼痛多與肝、腎等臟病變有關,故選葯治療差別不大。

附子:

功能散寒止痛,益火助陽。性大熱而走下焦,為散陰寒止痛之要葯。故凡因寒所致之少腹、小腹疼痛,無論虛實皆可用之。

吳茱萸:

功能散寒行氣止痛。性熱走肝,尤善溫解肝經寒滯而止痛。《本草便讀》謂之能「治肝氣鬱滯,寒濁下踞,以致腹痛疝瘕等疾」。故凡寒滯肝脈之少腹疼痛,用之為宜。

烏葯:

功能溫腎散寒,行氣止痛。善走下焦,理寒滯而止痛。無論少腹、小腹,凡因寒凝氣滯致痛者,皆可用之。

荔枝核:

功能散寒止痛。偏走肝經,長於溫散肝經寒滯而止痛。《本草綱目》謂之能治「癲疝氣痛,婦人血氣刺痛。」故因寒凝氣滯引起的少腹疼痛,常選用本品。

桔核:

功能行氣止痛。獨歸肝經,為治少腹作痛的常用藥物。凡因氣滯而致少腹作痛,用之尤宜。

上述按腹痛部位所論藥物,可供臨症者參考。

註: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台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END——

⊙版權聲明:文章摘自《陝西中醫》1986年06期,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佩蘭

⊙運營編號:YNZY000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南中醫 的精彩文章:

中藥也能引起過敏反應
20年耳鳴再加重,我用4診解決問題

TAG:雲南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