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座陵墓出土「怪」獸骨,竟是這種絕跡動物,還破解一個歷史之謎

這座陵墓出土「怪」獸骨,竟是這種絕跡動物,還破解一個歷史之謎

原標題:這座陵墓出土「怪」獸骨,竟是這種絕跡動物,還破解一個歷史之謎


漢朝薄太后的南陵,有許多個陪葬坑。考古學家從其中的一個陪葬坑裡,出土了一種有些「特殊」的野獸骨頭。經過鑒定,竟是在國內早已絕跡的一種動物——爪哇獨角犀的骨頭。隨著這件犀牛骨的出土,還破解了一直困擾考古界的歷史之謎,您想要知道事情的真相,那就讓小編給您從頭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這位薄太后,是漢高祖劉邦眾多的妃子之一,她還是漢文帝的母親。因為劉邦已和呂后合葬,薄太后去世後,她的孫子(漢景帝劉啟)又為其單獨建造了一座龐大的南陵。


薄太后的南陵,就在西安東郊的白鹿原,當時西漢時期皇家的墓園之中。1975年9月,當地人在薄太后的陵墓東北側修水池時,發現了當年為薄太后修建的20座陪葬坑。陪葬坑為口大底小的長方形豎穴坑,因為隨葬品的不同,坑的大小也各不相同,但都用青磚砌築,工工整整,沒有絲毫糊弄。在陪葬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薄太后生前豢養的動物。修陵者將它們殺死後陪葬,希望能在另一個世界繼續陪伴薄太后。雖然今天,這些動物都只剩下的骨骼,但因為沒有遭到盜墓者的破壞,骨骼都很完整。通過對骨骼的辨認,考古學家辨認出了馬,羊,狗等眾多今天還很常見的動物。接下來才是重點,因為陪葬坑中,還有一類動物是不常見的。




在一個較大的陪葬坑裡,考古學家意外發現一件特殊的動物骨骼。這隻動物有四條腿,大小與馬,牛相近,卻絕不是馬牛,因為在它的頭部,有一隻角。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獨角獸?當然不可能。經過鑒定,這隻獨角"獸",竟然是一種犀牛,而且還是一隻爪哇獨角犀。


犀牛,在我國古代就有,而且數量不少。人們很快發現,犀牛渾身是寶,犀牛角和血可入戲葯,犀牛角和象牙一樣,可雕刻成各種珍貴的精美工藝品,犀牛皮可做盔甲等等。於是,從官府到民間,人們一直在大量捕殺犀牛,甚至不惜出動上千官兵,一次就能捕殺幾十頭犀牛。



犀牛不是螞蟻,也不是小強,可以殺不光,滅不凈,毫無節制地繁衍和生長,在這樣無節制的獵殺行動中,本來繁殖率就很低的犀牛,在我國古代,很快數量急劇下降。到了唐朝,已經有了外國進貢犀牛的記載了。而我們最常見到的獨角犀牛形象,一般都集中在殷商時期的青銅器上。此後,便少有出現了。曾經生活在中原的爪哇獨角犀,難道真的集體沒有活過商朝嗎?如果不是,那麼它們在哪一朝徹底消失了?這些,成了考古界的一個難解之謎。


想要解密,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找到爪哇獨角犀的骨骼,隨著薄太后陪葬坑中,出土了這件爪哇獨角犀遺骨——鐵一樣的事實證明,至少在漢朝,活著的爪哇獨角犀依然在中原存在過。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解密坊 的精彩文章:

專家在獅子山漢墓發現一個名叫「鋗」的怪器,它是干這個用的!
這座弓魚國陵墓中,出土一件鳥形「怪」器,背後還藏著三個謎團

TAG:歷史解密坊 |